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金融论文 >

1934~2010年美国银行业盈利模式变迁的价值链解析与启示

发布时间:2019-04-01 10:45
【摘要】:美国银行业盈利模式变迁集中反映在美国银行业收益结构的变化上,起因于金融价值链的裂解与聚合,并通过对银行价值链的重构实现向全能银行的成功转型。借鉴美国经验,我国商业银行应树立全功能银行的经营理念,根据风险绩效优化传统信贷业务,发展主动性风险业务,加强系统风险管理,降低费用和资本支出。
[Abstract]:The change of the American banking profit pattern is reflected in the change of the income structure of the American banking industry, resulting from the cracking and polymerization of the financial value chain, and the successful transformation of the value chain of the bank to the universal bank. Based on the experience of the United States, the commercial bank of our country should set up the operating concept of the full-function bank, optimize the traditional credit business according to the risk performance, develop the initiative risk business, strengthen the system risk management, and reduce the cost and the capital expenditure.
【作者单位】: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分类号】:F837.1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洪燕云;欠发达地区发展区域特色经济的思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2 任宇石,马新;论入世后我国企业资本运营新趋势[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3 回智光,徐欣;日本经济的发展与宏观经济管理[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4 卢明华,李国平;全球电子信息产业价值链及对我国的启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5 孙妮娜;索志林;;农产品加工企业战略联盟的构建[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10期

6 王怀昌;中国物流业的新发展[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7 肖淑红;中国体育健身俱乐部价值链管理状况及其实施对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8 钟华,韩伯棠,周治平;经济集聚机制研究几个问题探索[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9 李长玲,邵景;信息与知识价值链[J];图书与情报;2004年03期

10 鲁茅茅,王晨;特许经营系统研究[J];商业研究;2000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田同全;袁蔡群;张瑾;;以石油产业为例论公司竞争力对情景的依赖性[A];第一届中国能源战略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刘义鹃;宛晓春;;基于价值链分析的我国茶业竞争力问题研究[A];全国茶业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殷雷;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2 王立志;企业仿生的机理和表型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3年

3 胡峰;跨国公司在华并购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陈耀;企业战略联盟持续竞争优势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3年

5 程玉春;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产业组织合理化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6 顾保国;企业集团协同经济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7 王必达;后发优势与区域发展[D];复旦大学;2003年

8 蒙宇;核心竞争力与金融企业文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3年

9 张军;企业成长的系统控制论[D];四川大学;2003年

10 林季红;跨国公司战略联盟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傅学坤;成都前锋电子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2 马明;论成商集团实施加盟连锁发展模式的战略措施——成商集团应对入世挑战的对策探讨[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3 李园;跨国公司的战略联盟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4 李思增;有关烟草企业整合营销的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5 薛继瑞;数字神经系统与企业竞争优势[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6 张迎;北京石油集团营销策略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7 余华中;昆明科林公司资产重组战略[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8 陆华强;扩张性财务风险的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9 鲜文铎;企业价值评估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10 冯杰;陕西省医药总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西北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佐夫;;金融危机与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J];投资研究;2009年02期

2 吴静;;开放与竞争条件下中资银行的发展策略[J];西南金融;2006年02期

3 巴曙松;;全球银行业加速向资本集约型经营转化[J];金融经济;2010年23期

4 邢征宇,陈维民,李珂;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浅析[J];海南金融;2005年09期

5 陈瑾;;银行业整体效益可期[J];银行家;2007年11期

6 吴琦;许戈武;何红;;试探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银行盈利模式[J];金融论坛;2008年03期

7 陆剑清;;聚焦银行业终止“免费午餐”的背后——中国金融营销的事件评析[J];上海商业;2006年Z2期

8 周杰;;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对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启示[J];企业导报;2011年05期

9 张海龙;我国券商盈利模式特征分析与风险防范[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10 罗茂琳;ETF能否催生交易时代[J];数字财富;2004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李伏安;;银行业与保险业相互补充、相互支持,在互动中共同健康发展[A];中国金融论坛(2005)[C];2005年

2 钟丽芳;张爱华;;信息技术投入对企业效益的影响研究——以银行业为例[A];融合与创新——中国通信学会通信管理委员会第29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王晓辉;于仁竹;刘海明;;浅析银行业资金结算模块化组织的运行与协调[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张凤路;;对天津港设立融资性担保公司开展融资性担保业务的思考[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下)[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朝晖;银行业高增长盈利模式或难延续[N];中国证券报;2009年

2 湘财证券研究发展中心 梁忠 邱志承;银行业 盈利模式亟待转变[N];证券时报;2005年

3 特约撰稿 郭田勇;银行业改革 仍任重道远[N];上海证券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张建平;我国银行业总资产高达37万亿元[N];中国证券报;2006年

5 记者 黄杨 赵红梅;银行业案件高发势头得到遏制[N];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

6 武天国;我市召开银行业案件防控工作会议[N];新乡日报;2007年

7 通讯员 王保宪邋郑岩;市银行业定下今年目标[N];济宁日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朱周良;美银行业巨头今“体检”国有化是最后底牌[N];上海证券报;2009年

9 中国银监会克孜勒苏监管分局;克州银行业稳健发展[N];克孜勒苏报;2009年

10 任晓;连平:明年银行业盈利增长20%以上[N];中国证券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竹青;银行业国际化进程及效应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2 卢阳春;转型期中国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的制度变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3 余保福;银行业关联交易及其规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4 秦凤鸣;金融全球化与银行业重构[D];厦门大学;2004年

5 宋敏;中国银行业脆弱性、测度及其效率改进[D];河海大学;2006年

6 张渠;银行国际化并购与绩效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7 傅晓初;中国银行业市场化绩效研究[D];暨南大学;2004年

8 阎庆民;中国银行业风险的评估及预警系统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9 曹俊勇;银行资产证券化与我国的路径选择[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10 殷伟;欧盟银行业一体化的竞争与效率分析[D];复旦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傅佳琳;我国券商盈利模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2 陈国喜;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3 雍旭;中国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竞争力及发展策略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4 张叶;中国证券公司盈利模式转变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5 张竹云;我国证券公司盈利模式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6 张湘瑜;我国证券公司盈利模式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7 张雪峰;证券公司盈利模式转型与创新问题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7年

8 杨波;我国汽车金融盈利模式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9 廖涛;论加入WTO与中国银行业的对外开放[D];湖南大学;2002年

10 虞(王争);试论欧元区银行业的全能化战略及其启迪[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4514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24514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fca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