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金融论文 >

中央银行沟通的金融市场效应——基于中国数据的实证分析

发布时间:2019-07-04 14:38
【摘要】:本文利用我国2006年10月至2011年6月的数据,对中央银行沟通的短期金融市场效应进行了考察。结论表明,我国中央银行沟通对短期收益率和汇率具有显著的、合意的影响,但小于货币政策决定的效应。沟通有助于金融市场的稳定,但不足以抵消政策决定中意外成分引起的波动性。沟通对资产价格水平和波动性的影响均是非对称的,紧缩意图沟通的效应大于宽松意图沟通。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口头沟通的效应强于书面沟通,货币政策意图沟通的效应强于宏观经济展望沟通。
[Abstract]:Based on the data from October 2006 to June 2011,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short-term financial market effect of central bank communication. The conclusion shows that the communication of the central bank in China has a significant and desirable effect on the short-term rate of return and exchange rate, but it is smaller than the effect of monetary policy decisions. Communication contributes to the stability of financial markets, but not enough to offset volatility caused by unexpected elements of policy decisions. The influence of communication on asset price level and volatility is asymmetrical, and the effect of tight intention communication is greater than that of loose intention communication. Further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effect of oral communication is stronger than that of written communication, and the effect of monetary policy intention communication is stronger than that of macroeconomic prospect communication.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
【基金】:2011年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11YJC790309) 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2CJY110)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10-0778)的资助
【分类号】:F224;F832.31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贾德奎;胡海鸥;;基于市场预期行为的货币政策透明度检验[J];财经论丛;2006年05期

2 贾德奎;;西方经济学界货币政策透明度理论研究述评[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6年01期

3 魏永芬;;我国货币政策的透明度及效应分析[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4 李广舜;;国内外财政透明度研究成果综述[J];地方财政研究;2007年02期

5 王满仓,赵守国;财政透明化背景下的政府治理变革[J];经济学家;2005年04期

6 肖崎;;从通货膨胀目标制看货币政策透明度建设[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7 胡少维;深化体制改革 疏通传导渠道——关于货币金融问题的思考[J];金融与经济;2005年10期

8 徐筱雯;高艳;;货币政策透明度、通胀偏差与预期成本[J];南开经济研究;2006年04期

9 肖崎;;政策透明度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J];济南金融;2006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昱;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货币政策[D];吉林大学;2006年

2 张惠;银行监管治理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岳国华;货币政策透明度规则及中国货币政策实践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2 胡昆;通货膨胀目标制及其在我国的适用性研究[D];湘潭大学;2006年

3 张益赋;财政透明度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4 季晓霞;中央银行货币政策透明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5 马艳锋;货币政策传导的博弈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何锦前;最后贷款人制度法律问题研究[D];湘潭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高见;;论通货膨胀目标制在中国的可行性[J];经济科学;2006年05期

2 夏斌,廖强;货币供应量已不宜作为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J];经济研究;2001年08期

3 谢平,罗雄;泰勒规则及其在中国货币政策中的检验[J];经济研究;2002年03期

4 张屹山;张代强;;前瞻性货币政策反应函数在我国货币政策中的检验[J];经济研究;2007年03期

5 魏永芬;关于货币政策透明度问题的研究[J];金融研究;2004年10期

6 徐强;;GDP缩减指数是测度通货膨胀的可靠指标吗?[J];统计研究;2006年05期

7 赵进文;黄彦;;中国货币政策与通货膨胀关系的模型实证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02期



本文编号:25099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25099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28c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