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金融论文 >

金融与实体经济关系的重新审视

发布时间:2019-07-19 15:28
【摘要】: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并不是一个新的课题,但二者之间的关系的变化赋予了它新的研究意义。本文研究了金融与实体经济关系的现实演变,阐述金融与实体经济的两种分离模式;对金融与实体经济关系进行了重新审视,并指出实体经济是金融的基础,金融是实体经济发展的工具;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当前我国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失调表现,即二元金融模式的困境;提出协调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应遵循"实体经济→金融结构调整→金融自由化→发展资本市场→虚拟经济"的改革路径。
【图文】:
图1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与金融关系的传导机制
2012年第9期50险分散与稳定增长的责任。[8]随着金融的发展,金融对于实体经济的作用正朝着新的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如实体经济的兼并与收购、信息披露、信用体制建设、财务管理等活动都是在金融的辅助下完成的,金融对于实体经济的作用越来越广泛。[9]鉴于金融具有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各种积极作用,可以将其称为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工具。当实体经济需要变革和创新的时候,金融可以通过各项功能来发挥其促进实体经济增长的作用,金融的工具属性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体现。图1也描述了金融对于实体经济的积极作用,在金融的支持下实体经济可以实现扩大再生产的目标,但这一目标会因虚拟经济过多地吸收金融资本而受到影响。图1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与金融关系的传导机制三、我国现阶段金融与实体经济关系失调的表现通过研究我国金融与实体经济关系存在的各种失调表现,可以为寻找协调金融与实体经济关系的对策提供方向。我国金融系统发展失衡、二元化问题由来已久(图2与表1的数据均显示我国金融系统正面临着严重的失衡问题,而图3的数据进一步反映出,近些年来,拥有我国大部分金融资产的银行业的区域发展失衡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与此同时,无论是金融发达区域,还是金融落后区域均存在金融与实体经济脱节的现象。在金融资本充足的经济活跃地区,由于金融本身的逐利性,加之虚拟经济较实体经济相比有着更高的回报率和更快的流通率,使资本大规模地从实体经济市场流入虚拟经济市场,导致了社会资本错配。例如,从属于虚拟经济的房地产业在近些年发展势头迅猛,由于其超高的利润率,金融体系的资本疯狂流入房地产业,并大量地占据了实体经济的生产资金。大量经营实业的企
图22010年各地区银行业资产分布数据来源:2010年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表年各地区证券
2012年第9期51图22010年各地区银行业资产分布数据来源:2010年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图32006—2010年各地区银行业资产走势图数据来源:2006—2010年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表12010年各地区证券业与保险业分布单位:%东部中部西北东北总部设在辖内的证券公司数66.711.116.75.6总部设在辖内的基金公司数96.903.10总部设在辖内的期货公司数68.711.7118.6总部设在辖内的保险公司数85.43.16.35.2保险公司分支机构49.418.2248.4保费收入54.619.2188.2数据来源:2010年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四、协调我国金融与实体经济关系的路径选择处理好金融与实体经济关系的目标是使金融与实体经济相互融合,二者之间任何形式的分离都会破坏经济的正常发展。实现这一目标应全力推行经济体制金融体制改革,以协调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并且在这一过程中要重视化解主要矛盾,以保持二者的关系长期协调稳定。笔者认为,,当前协调我国金融与实体经济关系的改革路径应该按着“实体经济→金融结构调整→金融自由化→资本市场发展→虚拟经济”的步骤进行,理由如下:金融改革不能脱离实体经济,因此实体经济的改革和自我完善应先行,这样才能发挥金融的工具作用;金融结构的调整应先于金融自由化,我国金融市场结构的集中度很高,没有打破垄断而直接开放市场将会适得其反,金融垄断集团可能会组成卡特尔联盟,向市场征收更多的垄断租金,如利率市场化后大银行可以联合起来提高信贷价格,导致存贷利差未缩小反而扩大;金融自由化是资本市场
【作者单位】: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
【分类号】:F832;F1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徐璋勇;;金融与实体经济“分离假说”及其政策意义[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2 曾康霖;传统金融理论模式的再认识——金融与实体经济分离的初步分析[J];经济学家;2004年03期

3 邱兆祥;安世友;;关于金融安全的思考[J];金融发展研究;2011年09期

4 孙伍琴;从金融与实体经济的适应效率看金融结构的演进趋势[J];浙江金融;2004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永琴;;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功能观与结构观的比较[J];商业研究;2012年04期

2 田华臣 ,张宗成;析我国外汇占款对冲策略[J];国际贸易问题;2005年01期

3 应琼扬;;金融业服务回归实体经济本位摭谈[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4 李辉富,周红兵;现代通货膨胀定义:修正抑或替代?——对“通货膨胀是货币现象还是物价现象”的再考察[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5 刘灿;李桂兰;;现阶段国有商业银行制度的适应性效率分析[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6 王旭丽;胡曙虹;;金融与经济发展的规模、结构、效率协调分析[J];经济论坛;2011年03期

7 曾康霖;传统的金融经济理论需要再认识——基于物价传导"断裂"的启示[J];金融研究;2004年07期

8 杨文进;;银行体系性质与经济增长率之间关系的分析[J];金融与经济;2006年03期

9 康文峰;;构建中国社会资本与实体经济发展的双促机制[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10 上海市金融学会课题组;胡平西;;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金融业的改革与发展[J];上海金融;2006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崔健;银行、信用货币创造和经济周期波动[D];南开大学;2010年

2 王苏望;流动性与资产价格波动[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3 肖崎;金融资产膨胀下货币政策的困境和对策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4 田春雷;金融资源配置公平及其法律保障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经青;区域金融结构与区域经济增长[D];浙江大学;2011年

2 周庭佐;货币超发对中国经济影响效果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3 陈高杰;新疆经济增长与失业问题的关系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0年

4 张燕;论我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相互关系[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5 王璐;论我国商业银行贷款业务中企业偿债能力分析的局限性及改进措施[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6 欧阳珍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M_2/GDP比例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7 傅联英;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8 罗丛生;我国M_2/GDP趋势动态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9 程栋才;中国融资结构变迁及其风险防范问题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9年

10 姜惠然;韩国银行业不良资产的处置及其对中国的启示[D];复旦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安世友;;试析中国外汇储备管理存在的风险及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08年1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柯勇;;解读虚拟经济[J];珠江经济;2002年12期

2 徐学勤;;嘉兴“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09年04期

3 周丽;;中国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不平衡状态的动态分析:1979—2009(英文)[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03期

4 任忠烈;;环境保护视野下关于经济发展的思考[J];经营管理者;2011年14期

5 余自林;日本资金积累在经济高速增长中的作用及启示[J];企业经济;1993年03期

6 岳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哲学思考[J];云南社会科学;2003年S2期

7 王华书;;贵州和谐社会建设中贫困缓解与可持续发展关系探讨[J];理论与当代;2007年06期

8 李超;;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0年21期

9 王伟;;交通运输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12期

10 戴颂华;非均衡性区域协调发展——21世纪内地与香港发展关系的战略思考[J];城市发展研究;199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慧凤;;经济体系与会计的互动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11年年会暨第二十四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朱颖超;张在旭;朱渊超;;中国经济增长与石油消费协调发展对策建议[A];第六届中国不确定系统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杨景胜;孙稳石;;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协调机制规划分析[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吉林大学国有经济研究中心课题组;杜莉;;振兴东北过程中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匹配发展[A];中国投资学会获奖科研课题评奖会论文集(2004—2005年度)[C];2005年

5 李绍贵;郑铁;;科学发展观与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A];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第13分会场)[C];2006年

6 万年庆;张本昀;刘军伟;;河南省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暨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吴文化;;世界经济形势变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A];全球经济形势变化与我国集装箱运输发展对策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姜永坤;;当前世界经济运行特征与中国战略对策——“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运行态势前瞻[A];新中国对外关系60年 理论与实践: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9年

9 钟伟;;从流动性过剩到股市泡沫:汇率是纲 重估是方[A];“全球经济一体化下的中国经济与中国股市”座谈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徐长生;何小松;;美国新经济周期波动的成因[A];美国新经济周期与中美经贸关系——全国美国经济学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陈刚;美媒感叹:“我们需要中国式的做法和速度”[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2 李毅;日本感受危机冲击的强度与实际影响存在距离[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3 阮春生;继续支持我市经济建设 推动丽水又好又快发展[N];丽水日报;2007年

4 赵刚;救市后 美国经济“呼救声”渐起[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5 杨斯媛;走出危机还要9个月[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闫立良;周小川:保持适当利差利于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N];证券日报;2009年

7 记者 群宗 次仁卓玛;我区金融系统召开学习贯彻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N];拉萨晚报;2010年

8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经济学教授 鲍泰利 本报记者 赵刚 编译;20国峰会:千里之行第一步[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9 本报驻慕尼黑记者 吴筠;关键词:萧条 裁员 失业 悲观[N];文汇报;2009年

10 肖莹莹 王云;美国实体经济很受伤[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龚颖安;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2 董俊华;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3 陈华强;我国银行体系与实体经济发展互动关系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4 周莹莹;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影响及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5 仲崇文;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朱毅;中国金融自由化进程及其对实体经济影响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7 朱伟骅;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背离程度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8 王大勇;我国经济形态规模与活性之间的关联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9 丁志华;煤炭价格波动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效应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10 王翔;金融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多重机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白新华;虚拟经济模式下的泡沫经济[D];重庆大学;2005年

2 李燕彬;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3 孙丽丹;对我国虚拟经济发展和深化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呼应;东北老工业基地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均衡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5 乔晓红;地质公园与属地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6 郭承伟;对我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研究[D];汕头大学;2010年

7 杨桂英;虚拟经济的本质及其对实体经济的影响[D];暨南大学;2011年

8 莫燕联;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的传染路径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1年

9 廖茜;全球金融危机对印尼实体经济的影响与政策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2年

10 赵飞;全球金融危机对日本实体经济的影响和对策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5163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25163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1f0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