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本位与中美货币政策的福利分配——基于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视角
[Abstract]:Starting from the peripheral countries represented by China,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the dollar standard on the welfare distribution of monetary policy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by using the method of dynamic general equilibrium of macroeconomics in the new open economy. The results show that when the peripheral countries adopt expansionary monetary policy, the dollar standard leads to the incomplete transmission of exchange rate. The United States, as the core country of the dollar standard, can always obtain positive welfare increment, and whether the welfare of the peripheral countries increases is affected by the degree of dollar standard, the elasticity of consumption substitution and the size of the country. Among them, the degree of US dollar standard and the elasticity of consumption substitution mainly affect the total amount of welfare distribution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while the size of the country will directly affect the proportion of welfare distribution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In general, China can reduce the welfare losses caused by the dollar standard by internationalizing the yuan, improving the bargaining power of exporters and strengthening international monetary policy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经济开放度、货币政策有效性和货币政策国际协调——基于新开放宏观经济学视角的研究”(10YJA790066) 武汉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美元本位与货币政策规则的选择——基于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的福利分析”的资助
【分类号】:F827.12;F822.0;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天栋;张卫平;薛斐;;国际美元本位制能继续维系吗?[J];统计研究;2010年0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静娜;;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J];现代商业;2010年05期
2 张广生;;宏观经济政策紧缩条件下的商业房地产[J];上海商业;2008年03期
3 车玉明;;“两个防止”的重要手段[J];新长征(党建版);2008年01期
4 ;2009年度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J];黑龙江粮食;2010年01期
5 张琴;;我国货币政策实证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8年06期
6 郭田勇;;“货币从紧”之后[J];中国中小企业;2008年01期
7 ;2008我们还能买房吗?[J];卓越理财;2008年04期
8 王娟;;宏观经济政策对我国股票市场的影响[J];金融经济;2008年08期
9 李晓彬;;我国货币政策的信贷渠道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0年01期
10 袁申国;卢万青;;中国货币政策行业投资效应的差异性分析[J];经济经纬;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曹永琴;;贫困是非对称货币政策的副产品吗?——理论及基于中国1952—2006的实证检验[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7)[C];2008年
2 郑超愚;;中国总需求函数及其货币政策含义[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1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3 朱庆;;利率变动与我国居民消费行为[A];征信:加强信用体系建设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首届齐鲁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庄佳强;;中国货币政策对产出影响的实证分析[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5 邱崇明;张亦春;牟敦国;;资产替代与货币政策[A];中国金融学会第八届优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5年
6 方显仓;;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利率与信用渠道传导的影响——兼论我国频繁使用准备金工具的原因[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7)[C];2008年
7 徐俊武;罗毅丹;;过剩产能能否抑制通货膨胀?——基于包含随机波动的TVP模型考察[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8 陆磊;;非均衡博弈、央行的微观独立性与最优金融稳定政策[A];中国金融学会第八届优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5年
9 庞洪梅;;当前货币政策与投资增长的博弈[A];投资增长速度研究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韩平;李斌;崔永;;我国M_2/GDP的动态增长路径、货币供应量与政策选择[A];中国金融学会第八届优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徐思佳;央行五项举措落实适度宽松货币政策[N];中华工商时报;2008年
2 记者 李彦伶;“金融国九条”:为宽松货币政策保驾护航[N];各界导报;2008年
3 记者 谷秀军;货币政策继续适度宽松 经济发展长期趋势未变[N];金融时报;2009年
4 证券时报记者 胡学文 王昭丞;中国经济企稳 宽松货币政策见效[N];证券时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朱以师;货币政策微调[N];中国房地产报;2009年
6 任晓;宽松的货币政策 火热的房地产市场[N];中国信息报;2009年
7 张远军;货币政策在促进就业方面大有可为[N];金融时报;2009年
8 本报评论员 商灏;该如何管理通胀预期[N];华夏时报;2009年
9 本报评论员 石忠岭;微观调整不改宽松货币政策大局[N];现代物流报;2010年
10 方平;博弈论视角下的货币政策微调机制改进[N];金融时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瑜;资产价格波动与货币政策[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张龙;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及其配合效应分析[D];西北大学;2010年
3 徐滢;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理论、实践与效应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4 庄佳;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产出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5 江群;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6 曾华珑;我国货币政策与房地产价格的互动关系及其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7 戴建军;我国货币供应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和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8 陆文磊;基准利率传导和管理的金融市场微观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余U喲,
本文编号:25183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2518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