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金融论文 >

中国金融业的突破——论中国金融控股集团的管治

发布时间:2019-11-18 21:28
【摘要】:顺应金融集团化经营的国际趋势,我国金融控股集团初具规模,为发挥综合效应,有必要对我国金融集团的治理与监管进行改造,实现控股公司对专业子公司从治理到管理跨界,相应加重金融集团责任,建立健全多层次金融监管体制。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冯增炜,林作甫;金融监管模式比较与选择[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丁志雄;金融控股公司风险预警系统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艳,曹艳文;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协调对接与互联[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2 侯珏;正确认识我国财政政策的隐性风险[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3 俞坚,蔡利忠;中央银行、货币市场与利率市场化改革[J];商业研究;2002年12期

4 舒廷飞;中国金融制度的创新与发展[J];商业研究;2004年02期

5 伍燕芳;;浅谈国外保险风险证券化[J];商业研究;2006年05期

6 倪绍锋;刘超;;利率有效性理论研究及实证分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8期

7 张旭;多重视角下的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测度[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2年03期

8 徐凤,桂林,谢臻;货币替代及我国相关对策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2年S3期

9 张旭,伍海华;中央银行独立性测度的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J];财贸研究;2002年03期

10 肖崎,赵志涛;我国货币政策的股市传导机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经济论坛);2003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文生;中国投资基金发展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2 胡新智;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理论与实践的影响[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3 周英章;转型期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及其提升途径[D];浙江大学;2002年

4 刘秉文;国有企业融资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5 桂敏杰;中国股票市场非竞争均衡与制度变迁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6 翟志坚;证券市场监管:经验分析及其理论框架[D];复旦大学;2003年

7 金影子;区域经济发展与财税金融政策[D];东北财经大学;2002年

8 李圣君;中国财政货币政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2年

9 张衢;行长论[D];暨南大学;2003年

10 方显仓;我国货币政策信用渠道传导的微观机制及其效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亚;面向新世纪的我国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D];天津财经学院;2001年

2 彭晓红;农业银行运营体系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1年

3 王剑灵;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研究[D];湖南大学;2001年

4 王定祥;通货紧缩条件下货币财政政策协调运行问题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1年

5 陈辉;市场化的企业孵化器及其运作[D];西北大学;2001年

6 刘艳;我国转轨时期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D];湘潭大学;2001年

7 陈锦旗;证券公司风险管理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1年

8 蔡文媛;我国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研究[D];重庆大学;2001年

9 胡永忠;入世后的中国农业银行竞争发展策略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10 张丽;论金融机构的联合监管[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梅梅,熊莉;试论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控制[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2 何嗣江,闻岳春,严谷军;关于构建金融机构营运状况预警系统的设想[J];金融研究;2000年12期

3 谢升峰;金融控股公司内部交易的风险与防范[J];武汉交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4 邱华炳,马金良;金融跨业合作的中外比较及中国金融控股公司模式选择[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卫国;金融风险监测预警系统研究[D];河北大学;2001年

2 胡可愉;论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管理[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阮永平;;金融控股集团道德风险问题研究——基于侵害债权人利益的视角[J];财经问题研究;2011年08期

2 伍李明;郑明高;;我国金融业综合经营模式选择、比较和建议[J];生产力研究;2011年08期

3 蒋波;;综合经营视角下的金融监管模式探析[J];改革与战略;2011年07期

4 赵哲;;加强对地方金融控股公司监管的思考[J];领导之友;2011年09期

5 朱德忠;;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发展问题探析[J];投资研究;2010年02期

6 ;解读日本六大财团之谜[J];中国总会计师;2011年06期

7 ;信贷工厂[J];内蒙古金融研究;2011年06期

8 纪宇;;关于内蒙古金融控股公司发展模式的思考[J];北方经济;2011年14期

9 孙博;孙广通;;提高混业类中间业务收入的贡献度[J];中国金融;2011年14期

10 吕丹;;论我国现行金融监管体制的合理性与进一步改革[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年06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山西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田冬华;金融控股集团的风险及其管理[N];山西科技报;2004年

2 记者 张文绩;浦发正积极探索建立金融控股集团[N];上海金融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钱秋君;中投避嫌金融控股集团[N];华夏时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赵浩;深耕湖北 建设一流金融控股集团[N];中国证券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吕东;银行打造金融控股集团提速[N];证券日报;2011年

6 公司总经理助理兼英大国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党组书记 王风华 英大国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李效勇;全面建设国内一流金融控股集团[N];国家电网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王海春;多元化提速 绿地成立金融控股集团[N];华夏时报;2011年

8 中信银行研究规划部总经理 张春子;后金融危机时代金融控股集团的发展趋势[N];金融时报;2010年

9 卓夫 黄邵明 赵华平;中国需要跨国金融控股集团[N];金融时报;2000年

10 程硕;金融控股集团,,2006加速前进[N];经理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贺庆平;中国金融控股集团权利关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肖彬;中国农业银行发展金融控股公司的模式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3 刘浩;金融控股公司发展模式及风险管理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4 王姝;金融控股公司的生成演变、风险控制与发展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大鹏;河南省金融控股集团组建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2 戴普军;设立云南省金融控股集团的可行性研究与路径设计[D];云南大学;2012年

3 姜惠平;金融控股集团资本监管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4 胡小龙;湖南组建金融控股集团的可行性研究与设计[D];湖南大学;2008年

5 方果;金融控股集团多元化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6 胡晓琳;我国金融控股集团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探讨[D];兰州商学院;2008年

7 洪慧梅;金融业综合经营的国际经验和我国模式的选择[D];同济大学;2007年

8 高洁;论湖南地方金融控股集团的组建[D];湖南大学;2009年

9 薛彬;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演变及其对中国的启示[D];吉林大学;2008年

10 张小龙;我国保险业混业经营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5627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25627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8f8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