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金融论文 >

新型村镇银行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9-11-27 04:21
【摘要】:众所周知,金融系统是经济发展的关键,而我国的农村金融经济是制约着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地区目前存在资金供应不足的现象,农村金融的生态环境也出现了恶化现象,金融服务水平和质量不高等现象也正在不断出现,那么为了能够改变金融市场出现的这种情况,中国人民银行出台了多项优惠政策支持,如村镇银行暂不向中国人民银行缴纳存款准备金,符合条件的村镇银行还可以加入大额支付系统,小额支付系统等。我国银监会专门发布了关于调整和放宽农村地区金融机构准入政策的文件,为能够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提出了若干可行性建议,并按照“低门槛和严监管”这样的监管原则,积极倡导民间各类资本发展农村地区进行投资并设立村镇银行及农村资金互助社等一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这些金融机构的成立还标志着新一轮“农村金融的新政”逐渐拉开了帷幕。目前,我国的村镇银行设立已经逐渐弥补了当前农村金融机构的空白,也逐渐的打破了之前以农行、农信社和邮储作为主体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这些新成立的村镇银行还可以通过多方位筹资的渠道,来吸收广大的社会闲散资金进入到农村地区,从而增加了农村地区的资金供应量,满足了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多元化的要求,并逐渐缓解了农村金融供给出现不足的局面,使得农村的金融经济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因此,我们还可以通过促进村镇银行的发展,来不断的提升农村地区的农民生活水平与质量,并对我国的农村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战略性意义。综上,对新型村镇银行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重点分析了村镇银行的背景,目前的现状,制度,,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对策等方面。以期对读者做出参考。
【图文】:

示意图,行业竞争结构,示意图


图 2.4 行业竞争结构分析示意图首先,新进入者的增多对村镇银行构成威胁。一方面,近年来,在全球经济一体的趋势下,随着我国金融业的进一步开放,国外资本逐渐进入了我国金融市场,其中些也将市场定位于农村地区、特别是经济较发达的农村地区。从整体上看,与国外银相比,我国银行在经营理念、战略策划、内部管理、业务优质化、产品完善度等方面存在不少差距,这些都对国内客户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另一方面,我国政府为了推动村地区经济发展,近年来对于建立农村金融机构,放开农村金融市场方面做了很大努力准入门槛放低,私人资本进入村镇银行成为可能,宽松的政策环境与放松的金融监管使得农村地区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普遍增加,业内竞争压力剧增。其次,替代品的出现对村镇银行发展带来了冲击。这里的替代品。泛指除村镇银以外,进入农村金融市场各商业银行。两种能够相互替代的产品,往往意味着消费者了更多的消费选择,其消费产品的提供对象也就有了更多的不确定性。但是,在市场户及资源一定的前提下,一种替代品的出现,必然意味着另一种替代品的减少,也就味着提供金融服务的各家银行面临着激烈的竞争。

银行风险管理,村镇


图 2.6:村镇银行风险管理.2.4 挖掘客户村镇银行在小微企业金融业务中占有重要地位,小微企业银行业务是其核,他们更加关注区域小微企业客户细分市场。借助区域资源和地区政策扶持镇银行可在区域打造多方联动的融资服务平台,而村镇银行的销售团队也非市场,在当地拥有广泛的的政府资源和客户关系网络,为该区域服务小微企了先天有利条件。然而过去由于受管理经验和技术能力的限制,村镇银行服务小微企业的优发挥出来。例如,创新能力受制于团队能力和客户种类的限制,产品研发机发展不相适应;差异化渠道的建设和整合能力有限;部分银行风险管理的水限,流程管控风险能力不足,制约了业务发展等。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832.3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楠楠;孙立娟;;我国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5期

2 宋品宣;;村镇银行发展中的问题和对策[J];银行家;2011年12期

3 戴永春;;村镇银行的发展及对策[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09年06期

4 李晓红;;关于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若干思考[J];经济论坛;2011年06期

5 陈保明;;农村信用社与村镇银行的比较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11期

6 薛林;卫倩倩;;村镇银行金融风险及其监管初探[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1年05期

7 宣飞;;存款保险制度的中国模式研究[J];技术与市场;2011年09期

8 徐瑜青;周吉帅;刘冬;;村镇银行问题调查与研究[J];农村经济;2009年04期

9 游春;胡才龙;;利率市场化对我国中小银行影响的问题研究[J];农村金融研究;2011年08期

10 朱美玉;;我国村镇银行与美国社区银行对比分析及建议[J];金融会计;2011年12期



本文编号:25664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25664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4a0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