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金融论文 >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法律障碍及对策

发布时间:2019-12-03 01:40
【摘要】: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法律问题,包括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的基础资产的筛选和资产池的构建、SPV的组建、资产的转移等,其中对我国现行的法律规范为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所提供的法律环境、尚存的法律障碍和法律空白进行了分析,并根据我国法律现状,对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法律的完善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方案。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李尚公,沈春晖;资产证券化的法律问题分析[J];法学研究;2000年04期

2 郭玉军,甘勇;论我国资产证券化中特殊目的机构的法律构建[J];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3 黎四奇;对我国资产证券化法律障碍的分析与建议[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5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华国庆,曾虎;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法律障碍及对策[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2 刘晓辉,李静;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法律思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3 郭敏;;资产证券化外部环境与对策探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4 李晓刚,杨贵芳,方刚;对我国资产证券化若干问题的思索[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5 孙超;;论未来应收账款的转让融资[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6 张培尧;;资产证券化中SPV破产风险隔离法律机制探讨[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7 张瑜,张彩虹;我国实施项目资产证券化的可行性与影响因素[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Z1期

8 白湘,熊德勇;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过程中金融工程风险的管理与控制[J];商业研究;2002年02期

9 潘林峰,徐秀叶;我国实行资产证券化的现实意义及前景分析[J];商业研究;2003年03期

10 韩惠,孙鹤鸣;谈资产证券化中的法律问题[J];商业研究;200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陆秀芬;;浅析证券化资产的终止确认标准[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桂银香;;美国次级债券产品形成机理及风险分析[A];中国企业运筹学[C];2009年

3 李雯;;以转让方式转移拟证券化债权资产的相关法律问题探讨[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4 傅建武;;资产证券化的法律困境与信托运用[A];中国商法年刊第三卷(2003)[C];2003年

5 陈晓婧;王锦虹;;我国实行资产证券化的若干法律问题分析[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5年

6 王雪梅;;我国实施知识产权证券化的法律思考[A];2009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年会暨中国律师知识产权高层论坛论文集(下)[C];2009年

7 魏忆龙;;推展中国的知识产权证券化[A];2009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年会暨中国律师知识产权高层论坛论文集(下)[C];2009年

8 朱大旗;王玮;;资产证券化涉税问题的法律分析[A];财税法论丛(第9卷)[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光辉;知识产权证券化的风险及其防范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赵静;资产支持证券的监管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刘玄;资产证券化的风险及其防范[D];南京大学;2011年

4 那铭洋;资产证券化和金融发展、金融稳定关联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杨洁涵;美国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功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孙超;应收账款融资的法律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7 阎炯智;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0年

8 梁涛;基础设施项目融资模式及其资本结构优化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9 吴志宇;住房置业担保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10 李莹;财富资本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君健;我国农村金融资产证券化SPV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李仁杰;次贷危机背景下房地产投资信托(REITs)法律制度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项茜;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中风险隔离机制的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宗来;论债权让与中禁止让与特约的效力[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李_g;房地产投资信托法律制度比较研究与中国借鉴[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陆经纬;资产证券化中的信用评级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周琳琳;CC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8 张曼;武汉市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融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9 张艳;山东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体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周四明;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法律问题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朱怀念,唐棣;试论我国推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法律环境[J];法学评论;2002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青;;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成因与治理对策[J];学理论;2009年16期

2 梅林;;简论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法律问题[J];理论建设;2009年06期

3 李志辉;美国银行业经营与管理模式的变化动因分析[J];美国研究;2000年03期

4 赖伟;;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成因及法律防范[J];现代商业;2007年14期

5 段正清;试论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成因及解决办法[J];台声.新视角;2005年01期

6 华国庆,曾虎;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法律障碍及对策[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7 胡伟献;对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的理性分析[J];实事求是;2004年05期

8 袁崇坚;杨淳;朱永红;王晓;;资产证券化业务中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分析[J];思想战线;2009年S2期

9 李长山;隐形不良资产──商业银行的隐忧[J];了望;1999年45期

10 金名;资产证券化初露端倪[J];检察风云;2003年2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苏文川;;服务国家建设 服务商业银行——代前言[A];中国投资学会获奖科研课题评奖会论文集(2002—2003年度)[C];2003年

2 李培栋;;开放经济下,资本账户自由化对商业银行的经济效应分析[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山东经济学院与会人员论文汇编[C];2006年

3 成雪;;基于核心竞争力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A];第三届全国软件测试会议与移动计算、栅格、智能化高级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崔滨洲;陈汉华;陈彬然;张进;石汉祥;裴自义;汪兴全;虢春华;万为华;周助新;胡和清;金鹏;倪遥遥;胡进;安俊;周永先;刘斌;石祖葆;;国有商业银行上市研究[A];中国投资学会获奖科研课题评奖会论文集(2002—2003年度)[C];2003年

5 胡万成;;国有商业银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研究[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6 盐城市农村金融学会课题组;;监管体制改革对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影响及对策[A];江苏省农村金融学会二○○三年度招标课题研究报告汇编[C];2003年

7 赵葆华;孟洪涛;张晖;;浅议商业银行增长方式的转变[A];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金融支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徐宁;;商业银行事后监督工作的启示[A];征信:加强信用体系建设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首届齐鲁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6年

9 邓清;;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创新策略研究[A];2010年度中国总会计师优秀论文选[C];2011年

10 吴超林;张春生;;中国M2/GDP畸高原因的再考察——基于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分析[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21次会议论文(2007)[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证;资产证券化:处理不良资产的“捷径”?[N];厂长经理日报;2002年

2 世纪证券 陈鸿原;资产证券化拯救不了不良资产[N];中国证券报;2004年

3 证券时报记者  耿飞;银行急需警惕不良资产上升风险[N];证券时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王智 赵晓强 洪艳蓉;资产证券化正逢其时[N];经济日报;2005年

5 吴晓辉;商业银行缓解风险管理压力有了新途径[N];上海证券报;2005年

6 ;资产证券化“呼”之欲出[N];经理日报;2004年

7 任晓邋王光平;商业银行信贷扩张动力仍强劲[N];中国证券报;2008年

8 朱幼平;我国开展资产证券化的必然性与路径选择[N];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

9 本报记者  王小明 实习记者 马春萍;5亿元补偿上限护航深商行收购 中国平安整合银行旗舰[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10 ;如何看待资产证券化[N];上海证券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褚景元;中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转移机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2 吴慧强;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D];暨南大学;2006年

3 魏世杰;业务分散、空间分散与商业银行绩效[D];南开大学;2010年

4 薛峰;我国商业银行产业组织结构与产业竞争力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5 孙宏;我国商业银行产品创新管理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6 何亮;商业银行的厂商理论[D];暨南大学;2005年

7 吴海峰;资产证券化理论和实践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3年

8 宋安平;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9 任壮;我国商业银行兼营投资银行业务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10 彭纯;商业银行组织管理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朝晖;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2 王朋;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研究[D];天津商学院;2006年

3 王健实;建行资产证券化项目的案例分析与启示[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4 徐懿;资产证券化及其在不良资产处理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2年

5 李朝贤;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研究[D];河南大学;2005年

6 卢宇平;银行不良资产的国际比较与借鉴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7 徐海;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8 马群英;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9 林琳;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及其案例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10 于樱楠;资产证券化对中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影响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5689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25689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cd6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