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金融论文 >

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9-12-03 05:11
【摘要】:“流动性、安全性、盈利性”是商业银行日常经营的基本原则,是银行赖以生存的基础,而流动性在这三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确保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充足是实现商业银行安全性和盈利性的保证。引发2007年的次贷危机的也正是信贷市场的流动性不足。次贷危机给全世界的金融系统以警示,因而在次贷危机后,流动性管理成为2010年新修订的巴塞尔协议Ⅲ中最为关键的要求。协议要求商业银行要把流动性管理放到日常管理的首位,再次明确了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指标管理和计量的重要性。近年来,宏观经济依旧保持通胀的势头,可是同时银行体系却经常处于资金紧张的境地。之前在央行多次的流动性释放操作支持下,银行体系每次面临流动性紧缺时都能得到救助。但这其中蕴含的严重的流动性风险隐患却从未得到消除。 新一届政府意欲迅速推进经济结构转型,于是央行自2013年开始逐步减少对市场的流动性支持。2013年6月爆发的“钱荒”事件,充分暴露出我国银行体系中固有的流动性管理不足。“钱荒”是指商业银行存在严重的短期流动性不足,促使银行向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寻求短期流动性的支持,造成同业拆借利率的飙升。 “钱荒”事件发生之后,大多数的文献都将其归因于宏观流动性的改变,比如监管力度加强、互联网金融冲击、国内资金外流等等。诚然,外部环境的改变造成了非常显著的影响,但其根本原因还是前述的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存在缺陷。面对外界环境的波动,我们的银行体系本应有足够的抵抗力去应对。但是在这次央行未能伸出援手的时期,银行体系却暴露出“钱荒”的问题。可见我国银行体系的抵抗力不够,造成宏观流动性充足而银行流动性匮乏的窘境。 基于此,本文深入研究了我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首先对“钱荒”事件发生前我国的宏观流动性变化进行分析,虽然在2013年6月,银行体系的确受到外汇占款减少、基础货币下降、银行存款增速下降、监管力度加大等因素的影响,但是宏观的货币流动性依然充足,仅从过剩趋向于正常。其次,本文对与同业拆借市场相关联的同业业务现状进行分析,同业业务偏好资产负债期限错配的特质与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存在矛盾,因而快速发展的同业业务不利于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接下来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指标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流动性整体趋紧,并且大型商业银行和中小型商业银行在流动性管理理念上存在差异,同时指出了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不足之处。然后,根据NB银行近两年的年报和半年报整理出其资产负债期限匹配数据,从主体到部分对其资产和负债分期限项目的错配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得出NB银行的资产负债存在明显的期限错配的结论。在外部因素发生显著变化的2013年,很容易面临“钱荒”的窘境。最后本文对SHIBOR、商业银行流动性指标和资产负债期限结构指标进行实证分析,得出资产负债期限结构通过对流动性的指导能够显著影响同业拆借利率的走势;并结合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对影响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因素进行考量。本文的创新点在于不流于表征只看到导致“钱荒”问题的外部因素,而是深入同业拆借市场的交易主体商业银行,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指出其根源来自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期限匹配管理的不足,并对预防“钱荒”、防控流动性风险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图文】:

中经网,世界主要国家,国家数,广义货币


2.1.2.2 M2与Ml增速差如果货币供应量呈现明显的广义和狭义货币增速差则表明在经济运行中货币的交易和结算需求减少,资金不再活跃,以存款的方式又回到金融体系中,而没有进入实体经济对其做出贡献。由图2-2可见M2、Ml和这两者的差值是平稳增加的,只不过增加的幅度看上去是M2最大,其次是M2与Ml差值,再者是Ml。进一步观察相应的增长率数据(如表2-6),可以看到:Ml增长率波动较大,经常进入负值区间,均值为1.13%;而M2增长率相对Ml波动较小,,均值为1.42%; M2和Ml的增长率之差波动也较大,均值为0.29%。可见增速差是存在的,但是相对较小。虽然政府在逐步控制央行的流动性释放,M2和Ml增长率差值也在零值附近徘徊,但结合M2和Ml的增长率来看总体流动性是足够充分的。

月度,人民币,单位,储备货币


图2-2 2006年?2013年我国Ml、M2月度数据(单位:亿元人民币) 表2-6 2012年?2013年我国M0、Ml、M2环比变化率月度数据(单位:%) — 时间 M2增速 Ml增速 M0增速 储备货币增速2012.01 0.51% -6.84% 17.88% 5.68%2012.02 1.32% 0.11% -14.00% -5.92%2012.03 3.27% 2.84% -3.60% 1.50%2012.04 -0.67% -1.08% 1.22% -1.02%2012.05 1-17% 1.34% -2.31% -1.08%2012.06 2.77% 3.18% 0.50% 2.75%2012.07 -0.64% -1.54% 0.85% -1.11%2012.08 0.63% 0.94% 1.06% 1.31%2012.09 2.03% 0.37% 6.37% 3.30%2012.10 -0.77% 2.27% -3.68% -0.64%2012.11 0.90% 1.22% 1.80% 0.16%2012.12 3.10% 3.97% 4.33% 7.43%2013.01 1.85% 0.83% 14.25% 0.24%2013.02 0.65% -4.86% -3.42% -0.39%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832.3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瑞义;郭颖峰;;国有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根源与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年04期

2 巴曙松;袁平;任杰;韩丽;李辉雨;;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研究文献综述[J];金融纵横;2007年21期

3 牛锡明;;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现状及管理对策[J];中国金融;2008年11期

4 戴铭华;易政;;金融危机下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J];财经界(学术版);2010年10期

5 杜岳;;关于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现象的分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年01期

6 曾小军,张三波;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理论[J];经济学动态;1995年04期

7 沈敏;;论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J];时代金融;2013年33期

8 邓启峰;;新形势下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变化和政策建议[J];管理观察;2013年30期

9 周南;;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建议[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10 童频,丁之锁;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特征及其制度背景[J];经济研究;2000年09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苏鹏飞;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能力急需加强[N];中华工商时报;2013年

2 夏志琼;重塑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N];证券时报;2013年

3 栗志纲;加强商业银行流动性的管理[N];金融时报;2000年

4 黄庭钧;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难度增大[N];经理日报;2007年

5 周萃;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面临考验[N];金融时报;2008年

6 记者 周芬棉;商业银行流动性覆盖率不低于100%[N];法制日报;2013年

7 建设银行总行投资银行部 宋彦勇 辽宁省建设银行投资银行部 温晓卓;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及最新理论进展[N];河北经济日报;2010年

8 ;找准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着力点[N];上海金融报;2013年

9 本报记者 夏青;商业银行流动性覆盖率应于2018年底前达100%[N];证券日报;2014年

10 记者 周萃;商业银行流动性覆盖率2018年年底前应达100%[N];金融时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曾林阳;基于期权的商业银行流动性定价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2 杨文泽;商业银行流动性建模、预测与优化[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3 楼铭铭;商业银行流动性层次管理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4 刘昕;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姚龙;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影响因素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2 常思;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3 冯瑞;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环境和制度原因及对策[D];苏州大学;2008年

4 严光贤;中国现代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分析及理论建构[D];复旦大学;2008年

5 韩上鉴;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D];浙江大学;2007年

6 褚英贺;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问题[D];吉林大学;2009年

7 侯薇薇;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9年

8 高鹏;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探讨[D];山西财经大学;2006年

9 曹萌;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李迎梅;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5690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25690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344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