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实证研究
【图文】:
2.1.2.2 M2与Ml增速差如果货币供应量呈现明显的广义和狭义货币增速差则表明在经济运行中货币的交易和结算需求减少,资金不再活跃,以存款的方式又回到金融体系中,而没有进入实体经济对其做出贡献。由图2-2可见M2、Ml和这两者的差值是平稳增加的,只不过增加的幅度看上去是M2最大,其次是M2与Ml差值,再者是Ml。进一步观察相应的增长率数据(如表2-6),可以看到:Ml增长率波动较大,经常进入负值区间,均值为1.13%;而M2增长率相对Ml波动较小,,均值为1.42%; M2和Ml的增长率之差波动也较大,均值为0.29%。可见增速差是存在的,但是相对较小。虽然政府在逐步控制央行的流动性释放,M2和Ml增长率差值也在零值附近徘徊,但结合M2和Ml的增长率来看总体流动性是足够充分的。
图2-2 2006年?2013年我国Ml、M2月度数据(单位:亿元人民币) 表2-6 2012年?2013年我国M0、Ml、M2环比变化率月度数据(单位:%) — 时间 M2增速 Ml增速 M0增速 储备货币增速2012.01 0.51% -6.84% 17.88% 5.68%2012.02 1.32% 0.11% -14.00% -5.92%2012.03 3.27% 2.84% -3.60% 1.50%2012.04 -0.67% -1.08% 1.22% -1.02%2012.05 1-17% 1.34% -2.31% -1.08%2012.06 2.77% 3.18% 0.50% 2.75%2012.07 -0.64% -1.54% 0.85% -1.11%2012.08 0.63% 0.94% 1.06% 1.31%2012.09 2.03% 0.37% 6.37% 3.30%2012.10 -0.77% 2.27% -3.68% -0.64%2012.11 0.90% 1.22% 1.80% 0.16%2012.12 3.10% 3.97% 4.33% 7.43%2013.01 1.85% 0.83% 14.25% 0.24%2013.02 0.65% -4.86% -3.42% -0.39%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832.3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瑞义;郭颖峰;;国有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根源与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年04期
2 巴曙松;袁平;任杰;韩丽;李辉雨;;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研究文献综述[J];金融纵横;2007年21期
3 牛锡明;;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现状及管理对策[J];中国金融;2008年11期
4 戴铭华;易政;;金融危机下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J];财经界(学术版);2010年10期
5 杜岳;;关于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现象的分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年01期
6 曾小军,张三波;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理论[J];经济学动态;1995年04期
7 沈敏;;论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J];时代金融;2013年33期
8 邓启峰;;新形势下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变化和政策建议[J];管理观察;2013年30期
9 周南;;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建议[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10 童频,丁之锁;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特征及其制度背景[J];经济研究;2000年09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苏鹏飞;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能力急需加强[N];中华工商时报;2013年
2 夏志琼;重塑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N];证券时报;2013年
3 栗志纲;加强商业银行流动性的管理[N];金融时报;2000年
4 黄庭钧;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难度增大[N];经理日报;2007年
5 周萃;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面临考验[N];金融时报;2008年
6 记者 周芬棉;商业银行流动性覆盖率不低于100%[N];法制日报;2013年
7 建设银行总行投资银行部 宋彦勇 辽宁省建设银行投资银行部 温晓卓;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及最新理论进展[N];河北经济日报;2010年
8 ;找准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着力点[N];上海金融报;2013年
9 本报记者 夏青;商业银行流动性覆盖率应于2018年底前达100%[N];证券日报;2014年
10 记者 周萃;商业银行流动性覆盖率2018年年底前应达100%[N];金融时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曾林阳;基于期权的商业银行流动性定价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2 杨文泽;商业银行流动性建模、预测与优化[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3 楼铭铭;商业银行流动性层次管理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4 刘昕;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姚龙;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影响因素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2 常思;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3 冯瑞;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环境和制度原因及对策[D];苏州大学;2008年
4 严光贤;中国现代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分析及理论建构[D];复旦大学;2008年
5 韩上鉴;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D];浙江大学;2007年
6 褚英贺;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问题[D];吉林大学;2009年
7 侯薇薇;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9年
8 高鹏;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探讨[D];山西财经大学;2006年
9 曹萌;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李迎梅;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5690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25690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