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金融论文 >

名义利率与通货膨胀:来自中国的证据

发布时间:2019-12-03 09:30
【摘要】:运用LM双结构突变检验、Gregory-Hansen结构突变协整以及考虑双重结构突变的Johansen协整等方法对我国的名义利率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在样本所处的时间段内,名义利率的数据生成过程是存在结构突变的单位根过程;名义利率发生了两次结构突变,突变点的位置分别在1996年5月与1997年10月。在不考虑结构突变情况下,名义利率与通货膨胀之间不存在长期均衡的关系,即我国不存在"费雪效应";在考虑结构突变情况下,名义利率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以内生结构突变点为虚拟外生变量的长期均衡关系,但协整方程中通货膨胀系数小于1,我国存在部分的"费雪效应"。最后,本文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图文】:

方差图,动态结构,误差修正模型,脉冲响应函数


的自我修正机制,反映了人民币名义利率在短期内对长期均衡的偏离的自我调整。当名义利率在短期内低于长期均衡水平时,未来名义利率有上升的趋势;当名义利率短期内高于长期均衡水平时,未来名义利率有下降的趋势。④考虑结构突变的“费雪效应”名义利率影响因素分析:脉冲响应分析与方差分解在上述误差修正模型的基础之上,本文再进行脉冲响函数分析,以期更直观地显示扰动下的名义利率行为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脉冲响应函数反映了在误差修正模型扰动项上施加一个单位的标准差的新息对内生变量对当期及未来的影响。图1与图2分别描述了一个标准差的名义利率和一个标准差的通货膨胀对名义利率10个月的影响。从图1可以看出,名义利率对自身的冲击影响较大,且呈逐渐下降的趋势。通货膨胀对名义利率的冲击较小且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第3~4期达到最大,第10期基本接近0,其冲击始终大于0;意味着通货膨胀对利率有正面的影响效应,通货膨胀上升,名义利率上升,但上升的幅度有限。这一结论与误差修正模型分析结果相符。由于名义利率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误差修正模型的动态结构系统,因此,可以进一步找到名义利率受自身及通货膨胀的影响。方差分解可以对在给定的时期内,分析其它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方差的贡献大校从表8可以看出,名义利率对自身的影响较大,通货膨胀对名义利率的影响较小,名义利率方差的变化主要是由于自身的变化引起的,这与前面的脉冲响应分析的结果是一致的。分析结果表明:在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机制中,利率的波动主要的原因来自于自身的变化,物价的对于名义利率的影响基本上微乎其微,调控利率本身的效果要比物价来得更加显著。表8误差修正模型方差分解结果PeriodVarianceDecompositionofNRATES.E.NRATEINFLATION10.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刘康兵,申朴,李达;利率与通货膨胀:一个费雪效应的经验分析[J];财经研究;2003年02期

2 何国华;袁仕陈;;货币替代和反替代对我国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J];国际金融研究;2011年07期

3 余力;陈红霞;李沂;;我国通货膨胀的严重性及生成机制研究[J];经济学动态;2010年11期

4 张辉;黄泽华;;我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的实证研究[J];经济学动态;2011年03期

5 李宏瑾;钟正生;李晓嘉;;利率期限结构、通货膨胀预测与实际利率[J];世界经济;2010年10期

6 刘金全,郭整风,谢卫东;时间序列的分整检验与“费雪效应”机制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年04期

7 封福育;;名义利率与通货膨胀:对我国“费雪效应”的再检验——基于门限回归模型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年01期

8 王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调控与宏观经济稳定——基于新凯恩斯主义垄断竞争模型的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年11期

9 王少平;陈文静;;我国费雪效应的非参数检验[J];统计研究;2008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苏h椒,

本文编号:25691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25691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3a9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