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金融论文 >

论我国小额贷款公司风险防范的制度保障

发布时间:2020-02-09 04:56
【摘要】:小额贷款公司自2005年开始试点至2012年年末,其数量已有6000多家,可见小额贷款公司迎合了社会发展的需要,是顺应时代发展的产物。但由于转制村镇银行门槛较高,绝大部分的小额贷款公司都无法走上村镇银行的道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将作为小额贷款公司而存在,这就使得小额贷款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重要,而一套完善的风险防范制度是其得以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我国小额贷款公司面临的主要风险可分为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内部风险主要是指操作风险,即由小额贷款公司自身内部控制制度、治理制度等不健全而引发的风险。外部风险指除了小额贷款公司自身内部问题引发风险以外的风险,主要包括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在本文中主要是指与小额贷款公司相关的体系制度的不健全、不完善而引发的风险。对于小额贷款公司出现的上述风险,我国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法规加以防范,诸如中国银监会和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的《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及各个地方政府颁布的关于小额贷款公司的暂行办法,但这些规定都过于笼统、零散且不全面,我国小额贷款公司风险防范制度仍然存在种种缺陷。其缺陷主要表现为:1、内部风险防范制度方面。操作风险: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完善及行业协会制度缺乏;2、外部风险防范制度方面。(1)信用风险:小组联保制度及征信体系制度的不完善;(2)市场风险:行政法规、规章对利率的限制及农产品价格规避机制不完善;(3)流动风险:资金来源渠道规定不合理及赋税制度不合理。(4)自然风险:农业保险制度的缺失。因此,我们需借鉴域外小额贷款机构成功典型的经验。在此,本文选取了孟加拉乡村银行、印度尼西亚人民银行及美国富国银行作为典型的代表,分析他们成功的经验。同时,结合我国国情,汲取对我国小额贷款公司发展具有借鉴意义的制度。对于小额贷款公司风险防范制度方面存在的缺陷,亟待我们在学习域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能使其趋于完善的建议。因而,本文提出了通过建立交叉联保机制、构建信息共享下的惩罚激励制度来完善小组联保制度;小额贷款与小额农业保险联动发展及健全小额农业保险法律法规;完善社会信用征信法律法规及小额贷款公司自身征信体系制度的建设等具体建议措施以完善小额贷款公司在信用风险防范方面的制度。当然,针对其他风险防范制度缺陷,也提出了具体的建议措施,在此便不一一赘述。
【学位授予单位】: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832.4;D922.28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乔瑜华,韩更章;我国小额信贷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J];理论导刊;2005年11期

2 刘人玮;;我国小额贷款公司的现状与出路[J];法制与社会;2009年23期

3 朱群芳;;小额信贷的立法探讨[J];企业经济;2011年10期

4 余晨;;以民办商会为依托的小额贷款公司初探[J];法制与经济(中旬);2011年12期

5 王卓;李小雨;肖娟;;小额信贷视角下合会的运行机制[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7年02期

6 李薇;;培育良性社会机制的突破口——城乡小额信贷政策评析[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7 夏启明;马福军;;小额信贷的路径选择及法律规制[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8 王传刚;;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的法律障碍及克服路径[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9 李毅斌;;小额存款收费问题之多维解读[J];法制与社会;2010年02期

10 杨敏丽;宋维龙;;甘肃省农村妇女小额信贷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2010年2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秀芳;于树胜;;小额信贷与金融创新问题探讨[A];中国青年农业科学学术年报[C];2002年

2 王敏;;对陕西省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典型调查[A];金融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作用——陕西省金融学会第十九届金融征文获奖论文集[C];2011年

3 程恩江;Abdullahi D.Ahmed;;信贷需求:小额信贷覆盖率的决定因素之一——来自中国北方四县调查的证据[A];经济学(季刊)第7卷第4期[C];2008年

4 陈肯界;张少辉;;基于小额贷款效率视角下小额信贷促进农户增收的非线性分析[A];市场经济与增长质量——2013年岭南经济论坛暨广东经济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5 中国人民银行潍坊市中心支行课题组;刘云昭;杨金柱;吴兴勇;庆建奎;陈建昌;;中国特色的农村小额信贷模式——潍坊市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案例[A];金融发展理论与实践(2010)[C];2011年

6 戴亮;漆明春;;贵州省农信社小额信贷的信用风险及其管理与防范研究[A];“中国视角的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苏彤;卢颖;;浅议我国商业银行介入小额信贷业的模式选择[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B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8 朱建芳;;普惠金融体系下小额信贷绩效内涵及其评价的理论模型构建[A];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宏观管理与政策学科青年基金获得者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汪锋;;开发性金融支持小额贷款公司发展模式研究[A];金融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作用——陕西省金融学会第十九届金融征文获奖论文集[C];2011年

10 杨文硕;;小额贷款公司“银行化”的法律思考[A];金融法学家(第三辑)[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武锐;小额贷款公司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聂振平;江苏省小额贷款公司管理制度创新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3年

3 姜美善;小额信贷:影响、持续性和推广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王宁兰;基于小额保险的小额信贷风险防控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5 梁巧慧;股东构成与小额贷款公司多重目标实现[D];山东大学;2015年

6 鲍岱钦;中国林业发展的小额贷款支持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7 冯希莹;下岗失业人员小额贷款政策执行过程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8 唐文萍;中国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9 李莉莉;正规金融机构小额信贷运行机制及其绩效评价[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冰;甘肃省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2 吴循;小额信贷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3 刘苇;小额信贷法律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4 刘俊;小额信贷引入小额保险机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5 朱新玲;金融性财务公司小额贷款监管体系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3年

6 张治鑫;小额诉讼制度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4年

7 魏春华;深圳市小额信贷创新发展及规范管理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3年

8 黄芸芸;小额旅游纠纷解决机制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9 胡雨斌;关于改善小额贷款行业经营状况的研究[D];中共上海市委党校;2015年

10 范周隆;小额贷款公司非现场监管体系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5777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25777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892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