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开放型经济的影响及中国的和平发展
【图文】:
融危机使中国的外向型经济受到严峻挑战机使中国的外向型经济受到严重冲击。2008 年中国经济增长率从2007出口贸易从 2008 年 11 月份开始出现了连续的负增长。2009 年中国3. 9% ,其中货物出口下降 16% ,进口下降 11. 2% ,与主要贸易伙伴的进图 1 2009 年中国出口增长率
亚论坛 2012年第 2 期国际金融及货币体系改革、原材料价格波动、全球治理等议题加强了沟通和政策协调; 中国积二十国集团有关会议,推动二十国集团保持合作势头。( 二) 中国加快了与外部的自贸区建设国际金融危机期间中国与东盟深化了双方的务实合作。2010 年 1 月 1 日中国—东盟自由贸FTA) 正式生效,建成了发展中国家间最大的自贸区,双方经济一体化程度提升至前所未有的与东盟自贸区启动后,双方经贸合作蓬勃发展。2010 年间,双方贸易额达 2 927. 8 亿美元,比长 37. 5%。在东盟各国向世界出口锐减的情况下,其对中国的出口不减反增,2010 年达到 1 元,中国成了东盟的最大贸易伙伴。中方提出了到 2015 年双边贸易额达 5 000 亿美元、[7]中新增投资 100 亿美元等双方经贸合作的新目标。“在未来 10 年,中国将加快实现与东盟国家通道的互联互通。通过双边援助贷款、中国—东盟投资合作基金和商业信贷等多种方式为东公路、铁路、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提供金融支撑。同时,根据东盟方面的需要,加强对海上和互通的投入,有序推进相关领域的便利化和标准化建设,为促进本地区商业、资本、信息的自人员往来和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更好条件。”[8]中国希望各成员国企业充分利用自贸区的优惠各自的比较优势,拓展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建设和维护好自贸区,使区内各国经济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优势互补。当美国和欧洲的债务问题使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大为增加时与东盟的经贸合作,,对双方抵御外部经济的不确定性、保持经济稳定发展有很大帮助。图 3 2010 年中国出口增长率
【参考文献】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本报记者 刘水明;趋利避害 推进合作[N];人民日报;2011年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N];人民日报;2010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万春;肖泽群;;国外城镇化的风险防范经验对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启示[J];武陵学刊;2011年02期
2 肖小虹;;民族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生态战略研究——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10年04期
3 李海涛;;新时期党的私营经济政策研究[J];理论月刊;2011年02期
4 刘仓;;新中国文化建设的历程、成就和经验探析[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1年03期
5 张昆仑;;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对于河南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及其实施策略[J];开封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6 林利民;;试评析21世纪“世界转型”与中国的新机遇[J];现代国际关系;2010年S1期
7 李晓捷;王立苹;张士岭;;中国内地儿童康复医师队伍现状调查[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0年12期
8 王世伟;;关于《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编制的若干问题[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1年03期
9 周国富;;试论我国从生存型社会向发展型社会转型的发展趋势和阶段性特征[J];浙江社会科学;2010年08期
10 周素勤;;加强我国农村老年文化建设的意义及措施[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年1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唐金桃;陈其国;;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C];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邵可可;我国开展反向抵押贷款的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2 戴明艳;榆树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效果评价[D];吉林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本刊编辑部;;这个冬天怎么过?[J];学习博览;2008年12期
2 董海华;;金融危机背景下外向型经济能力提升研究——江苏常州外向型经济分析[J];江苏商论;2010年03期
3 吴尚群;;金融危机下的圣诞节[J];农产品市场周刊;2008年48期
4 ;金融危机的正面影响[J];共产党员;2008年24期
5 郭书克;;金融危机的中国机遇[J];理财杂志;2008年12期
6 ;金融危机 我们共同面对![J];网印工业;2008年12期
7 诸大建;;将美国金融危机转化为中国发展机会[J];沪港经济;2009年01期
8 ;声纳[J];中国海关;2008年12期
9 魏亮;;金融危机阴霾下的世界经济[J];世界知识;2008年22期
10 ;声音[J];中国经济周刊;2008年4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汪玉奇;;反危机背景下中部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战略研究[A];2009年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年会暨“贯彻国务院《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王蔚;傅文龙;;美国金融危机的传染机制及其对我国的影响渠道——兼论对山东经济的影响与山东的应对之策[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9年
3 张杰;;积极应对金融危机挑战努力保持平度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金融危机条件下平度经济发展的对策[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9年
4 罗芳;王洪波;;金融危机对长三角区域经济影响的地域性差别研究[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陈胜昌;;世界金融危机影响下的中国发展方式评析——兼评“中国模式”的讨论[A];生产力理论创新与社会实践--中国生产力学会第15届年会暨世界生产力科学院(中国籍)院士研讨会文集[C];2010年
6 主父海英;;世界金融危机的成因及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正负影响剖析[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9年
7 郭欣根;;国际金融危机的原因及中国应对之策[A];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9年
8 陈宪忠;;在应对金融危机中科学发展——以荔浦为例[A];金融危机中县域经济的科学发展[C];2009年
9 谢丽威;;金融危机抑制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及应对策略[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9年
10 欧新黔;;应对金融危机的国家产业政策调整报告——在“2009年全国企业管理创新大会”上的讲话[A];加强管理和技术进步:应对危机的现实选择——2009年全国企业管理创新大会资料汇编[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首席记者 张淼;携手应对金融危机 深化合作实现共赢[N];牡丹江日报;2009年
2 强兴华;美国金融危机下的中国经济及其它[N];金融时报;2008年
3 熊娟;澳Y世代旁观金融危机[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4 叶莉苹;金融危机考验欧洲一体化[N];中国财经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杨立群 成珞 驻美记者 姚大乘;金融危机大背景下中美“磨合”需多久[N];解放日报;2008年
6 李拯宇 干玉兰;韩全力应对金融危机挑战[N];威海日报;2008年
7 石卓然;世界金融危机:中国该如何尽义务[N];中国改革报;2008年
8 夏凯旋 甘肃省嘉峪关市政府副市长、经济学博士;从美国金融危机看我国推动科学发展[N];经济参考报;2008年
9 记者 宋梅秋;分析金融危机影响[N];吉林日报;2008年
10 山西证券 张丁恩;金融危机探源及启示[N];山西经济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牟晓云;金融危机对中日韩三国经济的影响及政府的对策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许红梅;虚拟经济与经济危机[D];厦门大学;2009年
3 罗经华;金融危机与产业均衡[D];浙江大学;2010年
4 黄禹铭;后金融危机时代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结构与主导产业选择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5 高云辉;普京时期的俄罗斯经济振兴与经济风险[D];吉林大学;2010年
6 杨鸿;雁行模式与东亚经济合作[D];复旦大学;2005年
7 韩云虹;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前瞻性分析[D];辽宁大学;2009年
8 李军晓;先行一步[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9 王思薇;中国区域技术效率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10 张长新;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泽潇;金融危机下中日关系的现状及未来走向[D];吉林大学;2009年
2 童藤;金融危机收入分配效应的机理及案例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3 赖艳丽;外商直接投资对广东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实证分析[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9年
4 谢霖;美国金融危机对国际经济与政治格局的影响[D];兰州大学;2010年
5 李军政;G8与G20:比较研究[D];外交学院;2010年
6 黄俊红;金融危机背景下对匈牙利有偿私有化的利弊评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谷星辉;跨越式发展背景下的喀什外向型经济初探[D];新疆财经大学;2011年
8 刘东元;辽宁省外向型经济的时空差异与演变特征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俊;金融危机下中国社会保障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D];山西财经大学;2010年
10 席彬清;21世纪初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对美经济政策新变化[D];郑州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5777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25777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