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金融论文 >

破解“特里芬”难题——主权信用货币充当国际储备的稳定性

发布时间:2020-02-13 02:24
【摘要】:主权信用货币是否注定充当国际储备货币面临两难,尚缺乏严格的理论与实证。本文的贡献在于,证明了在现代国际货币体系下,主权信用货币充当国际储备保持稳定性的条件是国际储备货币发行国实际经济增长率大于或者等于通货膨胀率与国际储备货币收益率之和。以美元为例的实证研究表明,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与现代国际货币体系下,美元国际储备长时间偏离保持稳定性的可持续水平,这为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提供了新的解释,当前的美元困境也得到了经验验证。对此,我国必须深入研究美元主导的巨额外汇储备资产安全性问题,同时构建保持国际储备货币稳定性的政策机制。
【图文】:

收益率图,稳定性图,框架图,黄金


图1美元储备资产与美国所持黄金之比的动态路径图2美元国际储备与美国黄金储备之比的动态路径与美国黄金储备之比和美国黄金增长率乘积,即k=gr,那么dr/dt=0,表明美元国际储备资产与美国黄金储备之比不会随时间而变化,处于均衡状态,从而表现出稳定性。由此可见,k/g给出了系统均衡的条件(k=gr)与非均衡状态下,美元国际储备资产与美国黄金储备之比处于可持续情况下的极限值(k≠gr)。(二)纳入收益率变量的扩展分析框架上述分析表明,只要美国保持正的黄金储备增长率,就能促使美元国际储备与美国黄金储备之比收敛,维持美元货币体系稳定性。然而,外国持有美元国际储备的同时,会进行美元外汇储备投资运作,获取投资收益。这些投资收益内生推动美元外汇储备不断上升,美元国际储备与美国黄金储备的比例也将受到影响。因此,需要进一步扩展上述分析框架,纳入美元收益率变量。基于上述考虑,美元国际储备变化就来源于两方面内容,一是国际收支逆差引起的国际储备增加K,二是美元国际储备投资收益Ri,此处i为美元收益率,则:dR/dt=K+Ri(6)将式(6)代入式(2)得:dr/dtr=d(R/G)/dtR/G=dR/dtR-d(G)/dtG=KR+i-d(G)/dtG=K/GR/G-d(G)/dtG+i=kr-g+i(7)即:dr/dtr=kr-g+i(8)式(8)也是一阶线性微分方程,根据一阶线性微分方程的性质知道它存在唯一的定常状态r=k/(g-i),并且该方程的通解形式是:r=kg-i+C2e-(g-i)t(9)其中C2为常数。从方程(9)可以看出,如果美国黄金储备增长率与美元收益率之差小于零,那么美元国际储备与美国黄金储备之比将趋向无穷大,从而美元国际储备不具有稳定性,美元收益率的上升将增加美元国际储备付息成本,从而影响了美元国际储备的稳?

收益率图,稳定性图,国际储备,动态路径


唯一的定常状态r=k/(g-i),并且该方程的通解形式是:r=kg-i+C2e-(g-i)t(9)其中C2为常数。从方程(9)可以看出,如果美国黄金储备增长率与美元收益率之差小于零,那么美元国际储备与美国黄金储备之比将趋向无穷大,,从而美元国际储备不具有稳定性,美元收益率的上升将增加美元国际储备付息成本,从而影响了美元国际储备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当g-i≥0时,此时动态系统(9)是稳定的,但是美元收益率的增加将减缓美元国际储备与美国黄金储备之比动态路径的收敛速度,同时也将促使稳态水平k/(g-i)向上移动(见图2)。根据上述讨论,可以得出命题一:1152012年第4期

【共引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祝小兵;东亚金融合作和中国的战略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罗超群;东亚货币合作中的中国政府行为分析[D];湘潭大学;2007年

2 海铅;中国外汇市场做市商制度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楚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与发展中国家利益原则[J];金融研究;2001年02期

2 聂利君;金融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研究[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3年06期

3 梅新育;;日欧不能取代美元国际货币地位[J];中国外资;2008年12期

4 章昀;禹钟华;;“多级均势理论”视角下的国际货币体系改革[J];当代经济;2009年18期

5 刘伟;;金融危机与当前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探析[J];消费导刊;2010年02期

6 付竞卉;;关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问题的研究综述[J];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08期

7 刘臻;焦明钰;;探讨现行国际货币体系[J];中国商界(下半月);2010年09期

8 陆宇q;;后危机时代的人民币国际化[J];中国商界(下半月);2010年11期

9 ;2025年人民币将成国际货币[J];上海企业;2011年06期

10 徐学峰;从黄金非货币化的历史必然性看特别提款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和前景[J];世界经济研究;198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洪才;;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缺陷及其改革[A];国际经济分析与展望(2010-2011)[C];2011年

2 曾培炎;;凝聚共识 循序渐进 推进国际货币体系结构性改革[A];中国经济年会(2011-2012)会刊[C];2012年

3 李海海;;国际货币体系演进的新兴古典经济学分析[A];第十二次资本论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黄益平;;国际货币体系的未来:一个中国经济学家的视角(英文)[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金融危机:挑战与应对”经济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9年

5 李增刚;;国际货币体系演变及现实困境的政治经济学分析[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李建;;建立有中国特色人民币汇率理论的一些思考[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中)[C];2004年

7 竹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国际货币战略的演变[A];21世纪初世界经济格局与中美经贸关系:全国美国经济学会会长扩大会议暨“21世纪初世界经济格局与中美经贸关系高级论坛”论文集[C];2004年

8 蒋定之;;危机下金融监管改进问题[A];金融危机:监管与发展——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09[C];2009年

9 武建东;;从战略上认识人民币汇率改革方向[A];“全球经济一体化下的中国经济与中国股市”座谈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李长久;;美元汇率波动的影响和启示[A];美国新经济周期与中美经贸关系——全国美国经济学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镇江;口伐美元:一场没有方向的战争[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2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成员、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副院长 殷剑峰;金融危机的前景:后技术革命时代的国际货币体系[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3 复旦大学国际金融系副教授 陆前进;多元化国际货币体系是现实选择[N];东方早报;2009年

4 国家发展改革委外经所博士 曲凤杰;“美元霸权”将会受约束[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5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李扬;亚洲具备条件建立统一货币体系[N];社会科学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侯美丽;金砖国家“抱团”力推新国际货币体系[N];中国经济时报;2011年

7 蒙代尔;“欧元之父”蒙代尔:国际货币体系的变革趋势[N];社会科学报;2009年

8 丛玫;王岐山发文升级“中国声音”[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9 冉学东;美元“尾大不掉” 超主权货币是长期目标[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10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 罗伯特·蒙代尔 冯梅 俞晓晶 整理;金融危机与国际货币体系变革[N];解放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凌云;“双本位”国际货币体系的形成与影响[D];南开大学;2010年

2 苏天鹏;论国际货币体系对金融危机的作用机制[D];复旦大学;2011年

3 张Z

本文编号:25789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25789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b55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