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规制对中国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效应
发布时间:2020-02-14 22:01
【摘要】:环境与国际竞争力的关系源于国际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与资源消耗之间存在密切联系。随着专业化生产和国际分工的发展,各国以比较优势进行对外贸易成为现实,从而推动全球经济和各国GDP的迅猛增长。但随之而来的是生态环境的恶化,环境问题成为世界性经济发展的难点问题。特别是,随着全球变暖问题受到广泛关注以及全球环境资源压力的不断增加,环境规制政策与国际竞争力的关系越来越深地嵌入人们的视野。 当前国际社会逐步意识到治理环境污染的迫切性,世界各国纷纷提高自己的环境规制水平。但各国环境禀赋、经济发展阶段及经济结构存在较大差异,难以形成统一的环境保护标准。环境规制标准差异导致各国比较利益和国际分工的差异,从而成为影响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中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对外贸易规模迅速扩大,尤其是入世后贸易自由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国。与此同时,外商直接投资也在迅猛发展,已成为全球第一大外商投资目的地。高速增长的对外贸易与直接投资极大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但粗放式的贸易增长方式与不加选择的外资引进对环境质量造成巨大破坏,环境问题在中国日益突出。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等种种环境问题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桎梏。因此,近些年来,中国政府顺应国际趋势,不断加强环境规制的力度。 未来一段时间,中国面临的国际经济形势依然是复杂和严峻的。由于全球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未来国际市场需求依然低迷,外资企业投资动力也在持续下降。随着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不断升值,中国各出口产业竞争力都将受到严峻考验。同时,各国为抢夺国际市场、提高本国产业竞争力,将更加频繁的将环境保护作为采取非关税壁垒的借口。那么,如何制定适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环境规制政策,即保证环境质量和资源保护,又不降低甚至提高国际竞争力,确保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将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环境规制与国际竞争力是一对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矛盾体,国内、国外环境规制水平对一国比较优势、技术进步以及直接投资都产生重大影响,进而影响到一国的产业结构、贸易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那么,国内、国外环境规制水平的变动到底对中国国际竞争产生何种影响,其影响机制又如何,本文将从三个层面展开详细分析: 首先,对贸易竞争力的影响方面,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发现,在理论研究层面,环境规制对贸易竞争力的影响一直存在传统学派和修正学派的争论;而在实证研究层面,也一直没有定论。究其原因,有方法方面的争论问题,也有数据方面的问题。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包含环境规制的拓展引力模型,研究发现两国双边贸易量受到两国国内生产总值、多边抗阻、进口国环境规制水平、出口国环境规制水平等因素的影响。进而,本文采用2006-2011年中国与27个贸易伙伴国面板数据,基于改进的引力模型实证检验环境规制对中国贸易竞争力的影响,并得出结论:国内环境规制政策对我国贸易竞争力产生成本效应,国外环境规制政策对我国贸易竞争力产生波特效应,综合影响为正,随着环境规制水平的提升我国制造业和污染产业的贸易竞争力趋于上升,其结果符合合理的理论预期。 其次,对技术竞争力影响方面,现有文献在理论研究层面基本上持肯定态度,即:环境规制会促进技术;但在实证领域并没取得一致的结论,同时缺乏对影响机制的研究,尤其是对中国技术进步影响机理的研究。本文以Ambec和Barla(2002)构造的委托-代理模型为基础,研究发现在满足一定条件下,环境规制可同时提高研发投资和企业期望收益。进而,本文基于1999-2011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模型,运用系统矩估计方法对中国环境规制政策对技术效率的影响机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中国环境规制对技术进步的效应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环境规制下的技术进步与地区经济发展呈现倒U型关系,这符合环境库茨涅兹曲线的理论思想,当地区经济发展达到一定高度时,污染产业比重下降,此时增强环境规制对技术进步的作用逐渐减弱;中国环境规制刺激下的技术进步主要通过技术引进方式实现,这主要因为中国承接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皆属于环境技术不高的产业。 再次,对吸引外资竞争力方面,现有文献通常认为环境规制水平低可以成为吸引国外直接投资的诱因。本文认为环境规制水平绝对低并不是导致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原因,成长于不同制度环境的企业形成基于不同默会知识的组织程序,改变组织程序导致企业成本提高,因此,制度差异是影响企业跨国扩张策略选择的主要因素。鉴于此,本文基于制度差异的视角就环境规制对中国吸引外资竞争力进行研究,采用logit模型对2003-2011年113个国家对中国直接投资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环境规制差异、民主程度差异和政策稳定性差异与直接投资发生概率成负向关系。正因为如此,环境规制水平较低的中国吸引的国外直接投资企业也主要来自环境规制水平相对较低的国家或污染密集型产业,造成中国成为‘污染避难所”的假象。 最后,在总结上述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根据国内、国外环境规制对中国贸易、技术和引资竞争力影响的机制及传导机理,结合中国实际,从环境政策、外贸政策和产业政策层面提出中国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政策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X321;F752.02;F832.6
本文编号:2579618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X321;F752.02;F83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小平;卢现祥;陶小琴;;环境规制强度是否影响了中国工业行业的贸易比较优势[J];世界经济;2012年04期
2 周念利;;基于引力模型的中国双边服务贸易流量与出口潜力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年12期
3 张弛,任剑婷;基于环境规制的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策略选择[J];生态经济;2005年10期
4 周力;朱莉莉;应瑞瑶;;环境规制与贸易竞争优势——基于中国工业行业数据的SEM模拟[J];中国科技论坛;2010年03期
5 王国印;王动;;波特假说、环境规制与企业技术创新——对中东部地区的比较分析[J];中国软科学;2011年01期
6 沈能;刘凤朝;;高强度的环境规制真能促进技术创新吗?——基于“波特假说”的再检验[J];中国软科学;2012年04期
7 赵玉民;朱方明;贺立龙;;环境规制的界定、分类与演进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年06期
8 宣烨;李光泗;;FDI对国内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的实证研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9 李强;聂锐;;环境规制与区域技术创新——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10 张红凤;杨慧;;规制经济学沿革的内在逻辑及发展方向[J];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江珂;中国环境规制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5796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25796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