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金融论文 >

基于地区差异视角的外部治理环境与盈余管理关系研究——兼论公司治理的替代保护作用

发布时间:2020-04-10 07:54
【摘要】: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现象,这种不平衡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及其治理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基于外部治理环境视角,研究盈余管理的区域分布特征及规律,采用2003-2009年沪深两市836家上市公司数据,运用OLS回归方法检验了不同地区外部治理环境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了公司治理在薄弱的外部治理环境中发挥的替代保护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基于经济地理学的角度,我国各地区的外部治理环境和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存在显著的局域空间集群现象,分布特征有规律可循,即东部地区外部治理环境最好而企业的盈余管理程度最低,中部地区外部治理环境一般,而企业的盈余管理程度也居中,西部地区的外部治理环境最差且企业的盈余管理程度最高;(2)外部治理环境因素显著影响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市场化程度越高、政府干预程度越低、法治水平越高,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越低;(3)公司治理水平的差异会显著影响外部治理环境因素对盈余管理的关系,公司治理水平的提高可以有效减轻外部治理环境对盈余管理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孙铮,刘凤委,李增泉;市场化程度、政府干预与企业债务期限结构——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经济研究;2005年05期

2 夏立军,方轶强;政府控制、治理环境与公司价值——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J];经济研究;2005年05期

3 刘汉民;所有制、制度环境与公司治理效率[J];经济研究;2002年06期

4 张维迎;法律制度的信誉基础[J];经济研究;2002年01期

5 夏立军;陈信元;;市场化进程、国企改革策略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内生决定[J];经济研究;2007年07期

6 胡一帆,宋敏,张俊喜;竞争、产权、公司治理三大理论的相对重要性及交互关系[J];经济研究;2005年09期

7 白重恩,刘俏,陆洲,宋敏,张俊喜;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5年02期

8 陈晓,李静;地方政府财政行为在提升上市公司业绩中的作用探析[J];会计研究;2001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伯顺;信息不对称——假冒伪劣商品的经济分析[J];安徽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2 孙邦国;我国企业信用的缺失与重构[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3 梁志文;经济安全与知识产权法[J];中华商标;2004年03期

4 柯华庆;格式合同的经济分析[J];比较法研究;2004年05期

5 曾新;李新渠;;完善国有企业集团公司治理的思考[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6 李楠;黑龙江省东部垦区土地契约的经济分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4年03期

7 杨庆丰,于波,吕廷杰;信息化与中国信用建设[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8 胡豹,李经兰;不完全契约、不对称信息与银企金融交易[J];商业研究;2003年01期

9 王新志;失信的经济分析及其对策[J];商业研究;2003年10期

10 张晓光;信用缺失对企业的影响及防范措施[J];商业研究;2003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平;;国有企业的产权经济学分析[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张晓亮;;环境保护制度中的两点“常识性”谬误——中国二氧化硫收费政策的案例分析[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3年

3 周清杰;;公司治理效率:基于制度经济学的分析[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郑志刚;;经理人掠夺视角的薪酬合约设计:承诺价值和外部法律环境的影响[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一部分)[C];2005年

5 战勇;;企业控制者寻租紧缩与政府最优执法信号的选择[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刘达;;政府在商业银行治理中的控制力研究——公司治理与公共治理的结合[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张勇;;法律还是社会规范:关于投资者保护的一个比较分析[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柯丽敏;;关于建立企业失信惩罚机制的探讨[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肖慧霞;;论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诚信教育[A];重庆工程图学学会第十四届图学研讨会交流暨第二届CAD应用、CAI软件演示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4年

10 中国工商行政管理学会课题组;;中国市场交易秩序研究报告[A];市场监管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国工商行政管理学会2001-2002年度课题研究成果集[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小龙;经济发展、劳动分工与最优社会契约[D];西北大学;2002年

2 应飞虎;信息失灵的制度克服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2年

3 张聪明;俄罗斯企业制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4 汪军;上市公司审计质量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3年

5 郑胜利;经济体制转轨时期中国产业集群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6 周明;非对称信息下信贷市场的运行机制研究[D];西北大学;2003年

7 孙捷;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的监控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8 王满四;负债融资的公司治理效应及其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9 朱琪;上市公司控制权变更:理论与实证分析[D];浙江大学;2003年

10 李庆峰;中国证券市场制度绩效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政;发展中小金融机构促进民营中小企业发展[D];湖南大学;2002年

2 谢嗣胜;论制度经济中的企业文化[D];合肥工业大学;2002年

3 阮响华;监管制度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D];重庆大学;2002年

4 邹建峰;论我国证券市场的监管[D];厦门大学;2002年

5 曾昕;中国上市公司优序融资分析[D];厦门大学;2002年

6 李_";核准制与IPO公司利润操纵问题研究——基于沪市的实证分析[D];福州大学;2003年

7 张志国;以证券市场推进国企产权改革研究[D];河海大学;2003年

8 朱红文;我国商业信誉失范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河海大学;2003年

9 毛红霞;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行为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3年

10 唐睿;国有保险公司产权制度改革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谷祺,于东智;公司治理、董事会行为与经营绩效[J];财经问题研究;2001年01期

2 陈冬华;地方政府、公司治理与补贴收入——来自我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J];财经研究;2003年09期

3 陈国进,赵向琴,林辉;上市公司违法违规处罚和投资者利益保护效果[J];财经研究;2005年08期

4 郝颖;刘星;林朝南;;上市公司大股东控制下的资本配置行为研究——基于控制权收益视角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06年08期

5 张人骥,刘春江;股权结构、股东保护与上市公司现金持有量[J];财贸经济;2005年02期

6 巫升柱;;中国上市公司年度报告自愿披露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当代财经;2007年08期

7 乔旭东;上市公司年度报告自愿披露行为的实证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03年02期

8 蔡宝刚;私有产权保护的意义追问——以“李约瑟难题”的法律解答为例[J];法学评论;2005年03期

9 吴淑琨,刘忠明,范建强;非执行董事与公司绩效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1年09期

10 赵昌文,蒲自立,杨安华;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私有收益的度量及影响因素[J];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焱军;;中期审计能抑制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吗[J];学术论坛;2011年06期

2 王虹;杨丹;;会计准则变迁、公司治理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分析——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研究[J];财经科学;2011年09期

3 陈胜蓝;卢锐;;新股发行、盈余管理与高管薪酬激励[J];管理评论;2011年07期

4 傅琳琳;李延喜;冯宝军;;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盈余管理的关系[J];技术经济;2011年08期

5 王虹;颜锦江;贺昌政;;准则的不完备性及盈余管理监管的贝叶斯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1年12期

6 王虹;颜锦江;;基于贝叶斯分析的盈余管理监管及多维计量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23期

7 王鸿;朱宏泉;涂瑞;;机构投资者持股与应计质量相关性的资产定价——来自中国A股市场的证据[J];系统管理学报;2011年04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刘爱东;陈林荣;;盈余管理与外部审计监督——基于中国资本市场的经验证据[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宋力;张玉春;;股权分置改革后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变化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第十五届年会)暨中央在鄂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3 游家兴;罗胜强;;门槛与棘轮双重效应、盈余管理与价值相关性——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A];当代会计评论(第1卷第2期)[C];2008年

4 王泽霞;牟辉;林黎亮;;制衡型股权结构抑制盈余管理有效吗?——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第十五届年会)暨中央在鄂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5 马雯;;市场机制对外国直接投资利用质量的治理效应——基于天津地区相关数据的实证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姚宏;;信息结构、风险偏好与盈余操纵行为——一次实验研究的结论[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5-2006年度][C];2008年

7 周晓苏;张继袖;;控股股东关联交易的后果研究——以制度变迁为视角[A];当代会计评论(第1卷第1期)[C];2008年

8 李明;和辉;;约束机制、IPO盈余管理方式的选择倾向与经济后果[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会计与财务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俞春江;公司透明度与盈余管理关系经验检验[D];厦门大学;2008年

2 邱月华;会计制度变迁、盈余管理与盈余稳健性[D];厦门大学;2008年

3 秦耀林;控制权转移公司的盈余管理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4 段春明;高管激励与外部审计需求[D];暨南大学;2009年

5 于竹丽;上市公司半年报审计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6 张艳秋;股权结构对中国上市公司投资行为扭曲影响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7 陈俊;制度变迁、市场需求与独立审计质量的改善[D];厦门大学;2008年

8 颜志元;中国上市公司会计估计变更实证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雪;审计委员会对家族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2 吴小娟;基于博弈论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分析[D];武汉科技大学;2006年

3 何勇;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盈余管理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4 宋秀超;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5 王晶;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6 曾繁;房地产上市公司年度财务报告盈余管理实证研究[D];天津科技大学;2009年

7 孙朋远;资信评级变化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8 翟晓彬;政策诱增式盈余管理与配股定价相关性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9 戴继东;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对业绩影响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10 张苗;终极控制权下的公司治理与盈余管理[D];厦门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6219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26219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fd0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