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金融论文 >

我国外汇储备的规模与管理

发布时间:2020-05-09 02:03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外汇储备作为一国国际储备的主体,其管理问题不仅关系到一国调节国际收支和稳定汇率的能力,还会对一国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充足的外汇储备成为一国国际信誉和金融安全的保证。但持有外汇储备是有代价的,规模过大造成机会成本上升和资源闲置带来的浪费等,储备增长过快还会带来通货膨胀,使本币面临升值压力,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自主权受到限制,对产业结构的调整产生不利影响。我国自1994年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以来,外汇储备规模不断增长。1996年我国外汇储备突破千亿美元,成为仅次于日本的第二大外汇储备国;2006年2月超过日本,成为第一大储备国;2006年10月,我国外汇储备突破万亿美元大关,截止到2011年6月底,我国的外汇储备已经高达31974.91亿美元,快速增长的巨额外汇储备,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其规模是否适合我国经济发展对外汇储备的需要?而多余的外汇储备又应该怎么加以管理和利用才不至于造成资源的大量闲置和浪费?本文就这些问题,做了深入的探讨。 文章大体可以分为七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介绍了本文的研究的目的和意义、问题的提出、国内外相关理论文献综述、文章结构安排等。第二部分是有关外汇储备相关理论的概述,介绍了外汇储备的概念,我国外汇储备的发展历史,高额外汇储备形成的国际原因和国内原因等。第三部分是有关我国外汇储备最优规模的实证分析,本文借鉴了阿格沃尔的成本收益分析法,并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将外汇储备划分为:交易性储备、偿债性储备、FDI利润汇出储备、调节性储备四个组成部分,在分别计算这四个部分的最优规模,最后得出总外汇储备的最优规模。第四部分分析了我国外汇储备的管理现状及所存在的问题,管理当中主要存在效率低下,市场机制发挥的作用欠佳;管理政策缺乏预见性、全局性、灵活性和整体协调性;单一的管理模式存在诸多弊端;管理机构责任分工不明确,行政色彩浓重等。第五部分,借鉴了日本的二元储备管理模式并分析了这种方式的优势;第六部分,提出了我国外汇储备管理的路径最优化选择,分别从管理制度、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及主权基金的角度加以分析;第七部分是本文的结论和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832.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蔚;;流动性过剩与我国国际收支政策研究[J];理论学刊;2007年09期

2 金瑛;;国际短期资本流入我国的问题及对策[J];时代经贸(下旬刊);2007年12期

3 魏翠芬;;从国际收支看人民币升值[J];生产力研究;2005年12期

4 曾佳;;浅析我国外汇储备现状影响以及管理对策[J];现代商业;2009年33期

5 杨波;岳意定;;我国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的实证分析[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7年08期

6 潘成夫;;中外国际投资头寸表之比较及启示[J];晋阳学刊;2010年05期

7 周八骏;“七五”期间全球国际清偿手段供应的前景与我国的对策[J];世界经济文汇;1986年02期

8 李小钢;对一千亿储备和一千亿外债的思考[J];学术季刊;1997年04期

9 毛德君;;实施均衡外汇管理 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9年06期

10 孟成真;;人民币汇率上涨预期内在原因分析[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丽华;;中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分析和测算[A];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联谊会2008年年会暨青年经济学者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李玫;张晓鸣;;我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研究[A];经济发展与管理创新--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吴明华;周爱民;;我国外汇储备对人民币币值的影响——影子汇率[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谢汉鹏;罗浩;;汇率波动与国际旅游发展关系研究——以日本为例[A];区域旅游:创新与转型——第十四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南国际旅游岛大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杨静;陈建明;杜海涛;;基于货币分析理论的外汇储备动态调整模型及实证分析[A];2004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6 ;发行外汇票据及其支撑的债券,化解当前经济困局——兼论将部分外汇储备转化为地方政府资产的意义和可行性[A];中国经济分析与展望(2011-2012)[C];2012年

7 金洪飞;姚祯怡;;层次分析法在外汇储备币种结构管理中的应用[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5卷[C];1999年

8 王时芬;;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币汇率改革及其与外贸顺差、经济增长、外汇储备关系的实证研究[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8年

9 喻海燕;;中国外汇储备管理:历史、特点与有效性评价[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暨福建省社科界第五届学术年会——经济改革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10 吴立振;张继华;;国家外汇投资公司的功能定位及投资策略研究[A];2007环渤海区域金融合作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贾林男;外管局:应加强跨境资金流动监管[N];中华工商时报;2007年

2 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 张燕生;张燕生:大国均衡不仅仅是货币问题[N];民营经济报;2007年

3 记者 李丹丹;巨额外储考验中国“财”能 拓宽流出渠道或成疏导上策[N];上海证券报;2011年

4 李柯勇;外汇储备大增意味着什么[N];金融时报;2003年

5 徐以升;外汇储备运营不能无偿划拨[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6 李柯勇;2800亿外汇储备意味深长[N];中华工商时报;2003年

7 记者 乐绍延;外汇储备同样巨大,看日本如何避险增值[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8 王晓欣;灵活运用高额外汇储备[N];金融时报;2008年

9 长江商学院金融系主任 曹辉宁;如何应对美债评级危机?[N];21世纪经济报道;2011年

10 本报记者 方方;用市场化解投资与储蓄的矛盾[N];中国经济导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冬雨;中国外汇储备的最优规模:理论与实证[D];山东大学;2011年

2 戴序;中国外汇储备资本化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王晓钧;后危机时代中国外汇储备结构优化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何巍;我国外汇储备的适度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陈奉先;中国高额外汇储备:成因、影响与数量管理[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6 贺金凌;外汇储备的最优控制理论与模型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7 沈姗姗;中国外汇储备结构优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李锋;中国国际收支与经济增长实证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年

9 张鹏;国际经济周期波动对我国经济体系的影响[D];南开大学;2009年

10 张海亮;我国外汇储备的商品资产配置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苗润雨;中国外汇储备规模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6年

2 邱红星;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利弊分析及未来改革思路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3 梁慧;关于我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4 苏e,

本文编号:26554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26554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124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