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在投资组合风险结构调整过程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0-05-13 00:28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迅猛发展,加剧了金融市场的波动,2008年的金融危机使得大量的金融机构和投资者破产,风险管理再一次成为金融活动的核心内容。基于VaR的风险管理理论也在巴塞尔协议II的推广下开始广泛地被金融机构所运用,成为目前市场上主流的风险管理工具。 本文将VaR及其延伸概念边际VaR和成分VaR的风险管理理论运用到证券市场的投资组合风险调整过程中,选取能够覆盖多数行业的40只个股构成一个投资组合,运用参数法和蒙特卡洛法分别计算投资组合在95%的置信水平和持有期为1天的条件下组合的VaR、CVaR和MVaR,以此来分析投资组合的风险分布及单只个股的风险贡献度、并运用失败率法验证VaR的有效性;同时将VaR运用均值-VaR的组合优化理论确定投资组合的最小VaR投资组合,对比调整前后的损益走势图来说明VaR在投资组合风险调整优化过程中的有效性。 结论显示:1)基于VaR的CVaR、MVaR能全面细致地反映组合的整体风险分布状况,CVaR主要反映投资组合的整体风险在成分股中的分布比例,MVaR反映的是个股对投资组合整体风险的边际贡献;投资者可以通过提高MVaR较小的个股的权重及降低MVaR较大的个股的权重来降低投资组合的整体风险VaR;2)相比均值-方差模型,均值-VaR组合优化模型能够更好地考虑组合下行的风险,计算出的最小VaR投资组合是有效前沿中使组合VaR最小的点;3)对比投资组合在最优投资权重和原始权重下的历史损益走势发现,最优投资点在弱市中能够有效地降低未来市场下行带来的风险,同时也会减少市场上行带来的收益水平。
【图文】:
5 VaR 成为风险管理的主流工具相对于其他的风险管理方法,VaR 最大的优势在于,它能够将金融机构面临的险敞口在一定的概率下,以直观的数字展现出来,以便于更好的理解分析。同时,于 VaR 的衍生指标 CVaR 和 MVaR 能够更加深入地衡量投资组合的风险分布和单个股对组合风险的影响。目前,随着 VaR 风险管理历年的转变,它已经成为金融构资本配置、管理风险的重要依据,,也成为监管者提供了更好的风险管理标准。.1 VaR 应用理念的转变:有消极管理到积极管理随着 2004 年的巴塞尔协议对风险管理提出新的标准以来,各大金融机构开始运 VaR 进行风险管理,它的应用理念也在慢慢转变。最早的时候 VaR 只是作为一种量风险的方式,便于向管理层和决策者汇报,是一种消极被动地运用;随后,管者发现可以运用 VaR 进行主动的风险调控,进行绩效评估或是为优化资源配置提依据,此时 VaR 已经演变成为一种主动的积极的管理策略。
图 3.1 2011 年半年报投资组合行业配置看,房地产行业和建筑制造业成为组合的两业政策导向和市场资金面的松紧具有密切的观政策的持续打压,国八条的出台和各地限放缓;同时在资金面紧张和销售增速下滑的大小来看,房地产板块除万科 A、新湖中宝,其他个股流通盘均较小,在经过一年的政具有很好的安全边际,如广汇股份、信达地传统行业,相对于信息等新兴产业来说,行“十二五”规划中关于 3600 万套保障房建设项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830.59;F224
本文编号:2661073
【图文】:
5 VaR 成为风险管理的主流工具相对于其他的风险管理方法,VaR 最大的优势在于,它能够将金融机构面临的险敞口在一定的概率下,以直观的数字展现出来,以便于更好的理解分析。同时,于 VaR 的衍生指标 CVaR 和 MVaR 能够更加深入地衡量投资组合的风险分布和单个股对组合风险的影响。目前,随着 VaR 风险管理历年的转变,它已经成为金融构资本配置、管理风险的重要依据,,也成为监管者提供了更好的风险管理标准。.1 VaR 应用理念的转变:有消极管理到积极管理随着 2004 年的巴塞尔协议对风险管理提出新的标准以来,各大金融机构开始运 VaR 进行风险管理,它的应用理念也在慢慢转变。最早的时候 VaR 只是作为一种量风险的方式,便于向管理层和决策者汇报,是一种消极被动地运用;随后,管者发现可以运用 VaR 进行主动的风险调控,进行绩效评估或是为优化资源配置提依据,此时 VaR 已经演变成为一种主动的积极的管理策略。
图 3.1 2011 年半年报投资组合行业配置看,房地产行业和建筑制造业成为组合的两业政策导向和市场资金面的松紧具有密切的观政策的持续打压,国八条的出台和各地限放缓;同时在资金面紧张和销售增速下滑的大小来看,房地产板块除万科 A、新湖中宝,其他个股流通盘均较小,在经过一年的政具有很好的安全边际,如广汇股份、信达地传统行业,相对于信息等新兴产业来说,行“十二五”规划中关于 3600 万套保障房建设项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830.59;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大伟;陈亮;;基于效用函数下的最优投资组合问题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年09期
2 张鹏;;多阶段M-SV投资组合优化的离散近似迭代法研究[J];经济数学;2008年03期
3 刘子斐;史敬;;VaR模型比较技术及其评价——理论、实证回顾及其应用初探[J];金融研究;2008年05期
4 郑玉仙;;风险测量的VaR及CVaR方法的对比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0年04期
5 方毅;张屹山;;CVaR、VaR应用在RAROC的比较研究[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7年01期
6 张鹏;张忠桢;曾永泉;;限制性卖空的均值-方差投资组合优化[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8年01期
7 姚海祥;;基于均值和CVaR的效用最大化模型研究[J];数理统计与管理;2010年05期
8 万丽英;李兴斯;张新芬;;证券投资组合一种多目标优化模型及其算法[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0年24期
9 侯宝同;杜子平;;投资组合的动态VaR度量及实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6年01期
10 蒋中其;熊波;刘小明;;风险管理的VaR方法[J];统计与决策;2006年01期
本文编号:26610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26610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