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金融论文 >

试析我国创新型理财业务“资产证券化SPT模式”的信用风险问题

发布时间:2020-06-15 06:30
【摘要】:个人理财,又称个人财富管理,是由专业的理财人员在分析,评价客户各方面财务状况的基础之上,针对客户的综合财富需求,为客户量体裁衣,提供的全方位,多层次,个性化的金融服务。在我国,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居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居民财富的不断积累,个人理财业务在我国已经蓬勃开展起来。 我国目前理财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个人理财的服务与产品质量不断的提高,然而服务形式与理财产品种类过于单一是个理业务发展中的问题所在,因此,金融机构尤其是我国商业银行对于创新型理财业务表现出颇为关注的态度,个人理财业务模式的创新日渐成为了金融机构拓展理财业务,获取高利润的主要途径。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2005年3月我国开展的资产证券化业务,资产证券化业务在为企业拓展融资渠道,扩宽了金融机构理财业务的同时,也为个人及机构投资者提供了多样化的理财方式,即在理财规划师为客户制定理财方案时,可根据客户的风险偏好以及预期收益的差异选择不同的产品搭配组合。由于是创新型的金融业务模式,到目前为止我国资产证券化业务仅开展了6年的时间,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着法律,政策,风险等方面诸多的问题,而最普遍的就是其中的信用风险问题,信用风险的出现极可能导致投资者利益受损,进而出现参与主体业务开展受阻碍的情况发生,因此这一问题的重要性不容忽视。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一直采用的是资产证券化SPT模式的运作方式,而这种金融业务的交易对象包括了个人投资者以及机构投资者,本文仅从个人投资者的层面进行研究。因此,本文以资产证券化SPT模式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我国创新型理财业务中存在的信用风险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本文从资产证券化的基本介绍出发,结合当前我国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发展现状,分析该业务模式在为我国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提供新契机的同时,也存在着信用风险问题;并引入“行为金融学”的原理对该问题进行研究,将“行为金融学”框架下的拓展模型应用到信用风险问题中,剖析投资者与其他参与主体的信用博弈过程,最后针对如何防范我国创新型理财业务的信用风险提出了建议与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832.48
【图文】:

曲线,价值函数,曲线


是由投资者的主观判断决定的。π( p)图5 价值函数曲线 图 6 决策权重函数人的经济决策主要是受决策结果可能给人带来的心理感受而影响的,而这种决策结果是偏离人依照当前情况所选定的决策参考点的程度,而不是最终的价值,在实际中,往往人的前期经济决策结果会影响后期的风险态度以及所做出的判断。相同的事件,设定不同的参考点所带来的感觉冲击不会相同,多项实验表明,在同事件,同参考点下,损失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冲击要大于盈利。此外,在面临盈利或损失时,人的风险态度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小概率事件下,人们存在盈利区间的风险偏好以及损失区间的风险规避;而在一般情况下,人们存在盈利区间的风险规避以及损失区间的风险偏好

经济决策,决策结果,心理感受,决策权


图5 价值函数曲线 图 6 决策权重函数人的经济决策主要是受决策结果可能给人带来的心理感受而影响的,而这种决策结果是偏离人依照当前情况所选定的决策参考点的程度,而不是最终的价值,在实际中,往往人的前期经济决策结果会影响后期的风险态度以及所做出的判断。相同的事件,设定不同的参考点所带来的感觉冲击不会相同,多项实验表明,在同事件,同参考点下,损失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冲击要大于盈利。此外,在面临盈利或损失时,人的风险态度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小概率事件下,人们存在盈利区间的风险偏好以及损失区间的风险规避;而在一般情况下,人们存在盈利区间的风险规避以及损失区间的风险偏好,这一结论很好的表现在了价值函数曲线上决策参考点两边的价值曲线的斜率上。二、“前景理论”在资产证券化 SPT 业务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晓行;;金融市场系统风险与资产证券化的相关性[J];财经科学;2010年04期

2 方蔚华;;信用风险管理方法综述[J];长沙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3 陈智卓;;信贷资产证券化的风险与防范[J];法制与社会;2009年15期

4 迟君辉;;我国资产证券化发展的现状与风险防范分析[J];国际商务研究;2010年03期

5 李晨;;我国实践信托型资产证券化存在的法律问题和对策[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6 吴云;;行为金融学视角下信用风险管理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05期

7 尹淑娥;;我国个人理财现状问题及对策[J];中国商界(上半月);2010年11期

8 涂锐;;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对策研究[J];中国商界(上半月);2010年11期

9 林密;;资产证券化的运行原理以及风险分析[J];现代商业;2010年09期

10 曾卉;;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风险评估与控制研究[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8年07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缪凌;关于资产证券化风险问题的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2 宋志涛;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信用风险分析[D];山东大学;2006年

3 蒋玉湘;我国资产证券化及其风险问题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7140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27140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95a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