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信用信息商品化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07 20:04
【摘要】:近年来,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信用信息的采集使用开始受到重视,政府从全国范围、行业内部以及跨域联合等不同层面对信用信息共享进行尝试,影响范围逐步扩大。中国人民银行牵头指导下建立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是目前数据量最大的数据库,实现了全国金融信用数据的共享;建筑、房地产等行业信用信息平台也初步建立;长三角区域、泛珠三角区域、东北地区等地开始致力于跨行政区域的信息互通,达到“一处失信,处处受制”的效果。但是,信用信息共享过程中一个核心的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那就是数据采集来源的问题,这限制了数据采集范围的广泛性,使得我国目前采集的信用数据基本停留在有政府指导的金融行业,成为信用体系作用有效性发挥的一大障碍。因此,要使征信行业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中大有作为,就必须开拓出新的方式和途径征集信用信息,为信用服务行业的发展打好基础。 本文着重对我国信用信息商品化机制的构建进行探讨,在研究国内外文献、相关领域文献的基础上,立足我国实际,从供求机制、定价机制和交易机制三个方面进行分析。通过揭示我国信用信息市场的供求特征,明确信息供求失衡的现状,进而运用博弈论理论模型分析供求双方合作的影响因素;借鉴信息经济学原理分析信用信息定价的关键点,提出信用信息商品定价的理论模型;然后对其交易约束、交易原则和交易流程进行分析和设计,并对交易稳定性进行了综合分析;最后,根据我国所处实际,从制度保障、法律保障和环境保障三个方面提出保证信用信息商品化机制建立的政策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830.49;F224.32
本文编号:2745547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830.49;F224.32
【引证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丽颖;重复博弈:信用合作的逻辑路径选择[D];吉林大学;2005年
2 张鸿;国际贸易、契约安排与交易博弈[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7455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2745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