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金融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
【文章目录】:
一、引论
二、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的文献回顾
(一)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相关性的实证分析
(二)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相关性的规范分析(见表 2)
三、温州三次金融改革的制度变迁:利率线索
(一)民间借贷利率与民间金融起伏
1. 民间金融组织发展变迁
2. 民间借贷平均利率高低走势
3. 民间借贷涉诉研判
(二)民间借贷利率与利率市场化
1. 民间借贷利率同银行机构基准利率走向一致,与货币政策息息相关
2. 民间借贷利率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并与银行基准利率趋近某一中间值
(三)民间借贷利率与中小企业发展
1. 温州模式催生民间金融
2. 民间金融推动温州经济
四、制度变迁测度及其经济绩效
(一)制度变量测度及制度变迁量化
(二)制度变迁的经济绩效
五、启示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高萍;孙群力;;制度变迁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以经济体制变迁和产权制度变迁为例[J];财经科学;2006年11期
2 薛宏雨;制度创新在经济增长中作用的测算[J];财经问题研究;2004年09期
3 卢现祥;论经济发展中的制度因素、制度绩效量度及制度竞争问题[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3年09期
4 周其仁;中国农村改革:国家和所有权关系的变化(上)——一个经济制度变迁史的回顾[J];管理世界;1995年03期
5 刘江日;;民间金融发展路径和趋势的制度分析[J];金融论坛;2013年09期
6 王潇;;利率市场化改革与经济增长——基于54个国家的实证研究[J];金融论坛;2014年05期
7 刘湘勤;龙海雯;;金融创新与金融结构变迁的演化论解释——凡勃伦金融市场理论的启示[J];人文杂志;2007年05期
8 白华英;博弈论视角下的制度变迁研究方法[J];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9 鲁志国;制度变迁的绩效传导与绩效曲线[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祥明;发展知识经济与制度创新[J];安徽电力职工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2 庄晋财;程李梅;;西部企业集群发展中地方政府作用的实现机制[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3 黄丙志;刘燕;;统一市场进程中加速区域市场整合的路径分析——以长三角地区为例[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4 周加来;朱芬华;;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政府与市场行为的博弈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5 王鹏;;专利权二次界定的法经济学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6 万红先;试论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中国经济学的影响[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7 唐茂林;李小红;;对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工人工作状况的认识——马克思与雷恩的观点比较[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0期
8 邓建东;;城乡二元经济市场广度与经济增长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1期
9 吴晨;;对一个农民自建市场的经济学分析——基于安徽繁昌峨桥茶叶批发市场的调查[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5期
10 王建红;张月想;;土地制度创新对近代农民参与革命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怀;赵万里;;“制度人”假说[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刘宪法;;“南海模式”的形成、演变与结局[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土地卷)第八集[C];2011年
3 时红秀;张亦工;;合作定价权:农民如何提高对土地的产权实施能力[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土地卷)第八集[C];2011年
4 刘长军;;财产理论与建构和谐社会[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下)[C];2011年
5 向俊杰;;公平与效率:和谐社会构建的公共政策价值取向视角[A];创新思想·科学发展·构建和谐——黑龙江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08年
6 晏鹰;朱宪辰;;理解诺斯制度分析理论的变化[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7 朱孔武;;民营经济发展与宪法改革模式的选择[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册)[C];2010年
8 牛飞亮;;知识经济时代西部大开发中的制度创新与人才战略[A];陕西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0年年会“西部大开发10年”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黄燕;王艳涛;;中央各部委博弈策略与行为研究[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三辑)[C];2008年
10 王佃利;梁帅;;网络化治理视角下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区域合作探析[A];东方行政论坛(第一辑)[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岩;职业体育联盟的经济分析[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汪慧玲;科技进步对劳动就业影响的实证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3 王文妮;老挝对外贸易影响经济增长的经验分析[D];湖南大学;2010年
4 苏彦新;近代西欧大陆私法的历史基础[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张雪樵;经济行政权法律监督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李霞;新疆农村基本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7 郁方;中国银行业垄断与规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8 刘士杰;人口转变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齐晶晶;创新型经济圈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彭彦强;基于行政权力分析的中国地方政府合作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玉国;宏观制度变迁对转型时期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J];财经科学;2001年02期
2 马艳;新中国经济绩效与制度演进——中国海派经济论坛第9次研讨会观点综述[J];财经研究;2000年01期
3 金玉国;中国工业产值波动与利润波动的实证比较[J];财经研究;2000年11期
4 周好文,潘朝顺;不确定性、流动性约束与中国居民的消费行为[J];财经研究;2002年10期
5 张希慧;;我国民间金融发展规范边界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9年01期
6 胡乃武,张海峰;中国居民储蓄实证分析[J];财贸经济;2001年04期
7 卢现祥;论我国的体制性非正式金融[J];财贸经济;1997年05期
8 谢启标;破解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瓶颈问题的对策探讨[J];金融论坛;2005年09期
9 周冰;;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模式和顺序[J];金融论坛;2012年02期
10 陈学彬,杨凌,方松;货币政策效应的微观基础研究——我国居民消费储蓄行为的实证分析[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东奎;东亚经济体利率市场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正元;论我国金融制度变迁中政府主导型制度变迁[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0年11期
2 李强,李艳;浅析我国金融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J];新疆农垦经济;2000年03期
3 康立;中国金融制度变迁特征分析[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0年02期
4 段银弟;中国金融制度变迁的均衡分析[J];武汉金融;2003年05期
5 李刚;西部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经济学分析[J];云南社会科学;2004年04期
6 纪玉山,张跃文;中国金融制度变迁滞后性的利益集团因素[J];新经济杂志;2005年02期
7 潘海英;;论我国金融制度变迁中的政府行为[J];生产力研究;2005年12期
8 张跃文;;中国金融制度变迁中的利益集团活动[J];中国城市经济;2005年05期
9 李良瑞;中国金融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性分析及其思考[J];商业研究;2005年05期
10 王蓉,岳玉珠;文化价值观念对中国金融制度变迁的影响[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于丽红;兰庆高;;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绩效分析和改革取向[A];辽宁省农业经济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征集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周小全;渐进式市场化:中国金融制度变迁的理性选择[N];金融时报;2003年
2 贺学会 曾涛;金融制度变迁:一个理论性的回顾[N];金融时报;2001年
3 刘森;为有求真忆百年[N];金融时报;2014年
4 郑健鹏;美国中小银行的发展回顾[N];中国改革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段银弟;中国金融制度变迁的路径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2 张跃文;中国金融制度变迁的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05年
3 陈希敏;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制度变迁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4 李永平;中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与经济主体行为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5 齐超;制度变迁动力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6 邓岩;基于制度均衡视角的中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与创新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7 巴劲松;金融制度变迁、法治与金融发展[D];南开大学;2009年
8 张宝祥;中国金融制度改革的路径依赖[D];吉林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剑;我国金融制度变迁的供求非均衡性分析[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2 李洁;中国金融制度变迁的路径分析[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叶非;中国金融制度变迁问题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4 严效民;中国金融制度变迁的制度约束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5 吕刚;我国金融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与绩效影响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6 卢振;我国金融制度变迁路径的不对称研究[D];安徽大学;2006年
7 桑朝阳;制度、制度变迁与我国金融制度变迁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
8 张俊华;近代陕西金融制度变迁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9 李权昆;中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与制度创新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2年
10 孙雅静;我国金融制度变迁的风险及其防范[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8322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28322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