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金融论文 >

金融效率视角下的农村金融体系重构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15 08:14
   加快科学发展,实现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是农村,难点也在农村,要实现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和农民富裕的目标,需要全社会多方面的支持与配合,更需要一个良好和健全的农村金融体系强有力支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金融在满足农业、农村和农民生产生活的资金需求,促进农村生产力的提高,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受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制约和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滞后等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的农村金融仍然是整个金融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农村金融供需矛盾突出,城乡金融资源配置不平衡,农村金融体系的整体功能还不能完全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农村金融领域并没有为农村经济增长提供足够的支持,―金融在经济中的核心地位‖在农村金融领域并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因此,反思中国农村金融改革目标和农村金融扶持政策的取向,基于金融效率视角构建以政策导向和市场化运作为基本原则的农村金融体系对于促进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突破了以农村金融风险和农村金融功能为视角的传统研究范式,基于金融效率视角紧紧围绕―构建高效率的农村金融体系来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这一主题,综合运用理论与实证分析、定性与定量分析以及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来研究农村金融体系的构建问题,在具体研究中不纠结于―农村金融发展是否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这一问题,在肯定农村金融的促进作用前提下,着眼于农村金融发展、农村金融体系、农村金融市场体系等宏观角度来探讨能够更有效地发挥农村金融促进效率的农村金融体系构建模式。论文在把握国内外农村金融体系构建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重新审视了现代金融发展的主要理论和农村金融发展的主要流派,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农村正规金融发展水平,发现农村金融一直是服从和服务于农村经济增长的外生品,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战略长期被轻视和忽视,农村金融机构被撤并,农村资金大量外流,导致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恶化,农村金融出现了严重的功能缺失与服务缺位。在此基础上,论文运用全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与农村金融发展的长期时间序列数据,从作用机理和实证计量两方面分析了农村金融发展和农业科技进步的因果关系,对农村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和对农民收入的拉动作用。基于协整理论构建了农村金融发展、农业科技进步和农民收入增长的多变量VAR模型,并利用格兰杰因果分析、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析法分析了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关联性和影响程度。这既是对以往农村金融发展政策和农村金融改革效果的一次全面总结和评价,又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构建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有效的金融供给对于农村地区的的经济增长、人民增收和区域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我国亟需一个高效的农村金融体系来动员资金并促进农村资本形成以有效解决日益紧迫的―三农‖难题。基于效率视角来重构农村金融体系,完善现有农村金融体系功能,提高农村金融效率,促进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选择。
【学位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4
【中图分类】:F832.35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概念界定
        1.2.1 金融体系和农村金融体系
        1.2.2 金融效率与农村金融效率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思路与框架
    1.6 论文可能的创新和进一步研究之处
        1.6.1 可能的创新
        1.6.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2 农村金融体系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现代金融理论的发展
        2.1.1 金融中介理论
        2.1.2 金融发展理论
        2.1.3 金融脆弱性理论
    2.2 农村金融理论研究
        2.2.1 农村信贷补贴理论
        2.2.2 农村金融市场理论
        2.2.3 不完全市场理论
        2.2.4 局部知识论
3 农村金融体系构建的经济基础
    3.1 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历程
        3.1.1 第一阶段:1949年——1978年
        3.1.2 第二阶段:1978年——1992年
        3.1.3 第三阶段:1992年——至今
    3.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农村经济增长
        3.2.1 农村经济规模与贡献
        3.2.2 农村经济增长速度
    3.3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增长变迁
        3.3.1 农民收入在增长但增幅缓慢
        3.3.2 城乡间、区域间、农户间收入差距在不断扩大
        3.3.3 农民收入来源多元化
    3.4 农业科技进步的贡献及测算
        3.4.1 农业科技进步的贡献
        3.4.2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
4 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与变迁
    4.1 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的变迁过程
        4.1.1 第一阶段:1949年-1978年
        4.1.2 第二阶段:1978年-1992年
        4.1.3 第三阶段:1992年-2003年
        4.1.4 第四阶段:2003年-现在
    4.2 中国农村正规金融市场的利率结构
        4.2.1 中国正规金融机构利率运行
        4.2.2 农村正规金融利率政策
    4.3 农村正规金融规模
        4.3.1 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的资产状况
        4.3.2 农村正规金融业务状况
    4.4 农村正规金融微观金融效率
    4.5 农村金融发展程度衡量
        4.5.1 农村金融发展规模
        4.5.2 农村金融中介效率
        4.5.3 农村金融投向效率
5 中国农村金融效率的实证评价
    5.1 农村金融发展与农业科技进步的格兰杰因果分析
        5.1.1 问题的提出
        5.1.2 研究文献回顾
        5.1.3 研究模型简介
        5.1.4 变量选择及数据说明
        5.1.5 实证分析
        5.1.6 结论与启示
    5.2 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5.2.1 引言
        5.2.2 模型设定:帕加诺模型
        5.2.3 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检验
        5.2.4 结论与启示
    5.3 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实证分析
        5.3.1 文献回顾
        5.3.2 分析模型和数据指标选择
        5.3.3 农民收入与农村金融发展的典型相关分析
        5.3.4 农民收入与农村金融发展的OLS分析
        5.3.5 研究结论
    5.4 农村金融发展、农业科技进步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协调发展实证
        5.4.1 研究文献回顾
        5.4.2 研究模型简介
        5.4.3 研究数据选择
        5.4.4 实证分析
        5.4.5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6 效率视角下重构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目标和原则
    6.1 农村金融体系重构的必要性分析
        6.1.1 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对农村金融服务提出更高要求
        6.1.2 农村金融组织难以适应农村经济发展
        6.1.3 农村金融体系对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发挥不充分
    6.2 效率视角下我国农村金融体系重构的目标
        6.2.1 建立健全多层次的农村金融体系
        6.2.2 建立健全广覆盖的农村金融体系
        6.2.3 建立健全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体系
    6.3 效率视角下我国农村金融体系重构的原则
        6.3.1 提升农村金融效率原则
        6.3.2 服务“三农”原则
        6.3.3 坚持竞争的市场化导向原则
        6.3.4 协调发展原则
7 基于效率视角重构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对策建议
    7.1 规范政府行为,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7.1.1 转变政府资源配置方式
        7.1.2 科学界定政府在农村金融领域的行为边界
        7.1.3 强化财政金融政策的支持力度
    7.2 建立适度竞争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
        7.2.1 激活农村信贷市场
        7.2.2 稳步发展农村资本市场
        7.2.3 大力拓展农村保险市场
        7.2.4 积极完善农产品期货市场
    7.3 改革和创新农村金融组织体系
        7.3.1 壮大农村政策性金融
        7.3.2 改组农村合作性金融
        7.3.3 发展农村商业性金融
        7.3.4 规范农村非正规金融
    7.4 构建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7.4.1 进一步提高农村市场化水平
        7.4.2 完善农村金融制度环境
        7.4.3 优化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本文编号:28845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28845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416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