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发展对高技术产业出口复杂度的影响分析
本文关键词:金融发展对高技术产业出口复杂度的影响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2015年,我国高技术产业增加值的增长率超过10%,是整个工业产业增长速度的2倍。同年,我国政府部署实施“中国制造2025"计划,致力于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随着以高端制造为代表的高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高技术产业出口的研究也越来越多。高技术产业属于高外部融资依赖行业,对金融中介有着特殊的需求。但是现有研究很少注意到,我国相对滞后的金融发展水平已经成为制约高技术产业出口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已有文献多以贸易出口额为因变量对高技术产业做出口分析,然而贸易出口额并不能准确代表贸易出口竞争力。本文选择了高技术产业出口复杂度指标来衡量高技术品出口竞争力。首先根据Hausmann (2005)等定义的出口复杂度测度方法,测算出我国各个省份2000—2014年高技术产业的出口复杂度。结果发现,从全国来看,高技术产业出口复杂度均值从2000年到2014年逐步提升;从区域来看,各地区高技术产业出口复杂度差距较大,东部地区高技术产业出口复杂度最高。与此同时,本文一方面基于金融功能理论,研究金融发展对高技术产业出口复杂度的直接影响;另一方面,根据Alfaro (2003)研究理论,建立外商直接投资技术外溢、技术创新和人力资本积累三个渠道研究金融发展间接影响高技术产业复杂度提升效应。在上述分析框架基础上,就金融发展的四个维度(信贷市场规模、信贷市场效率、股票市场规模、股票市场效率)从全国和跨区域两个层面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金融发展作为一种要素禀赋,是影响高技术产业出口复杂度的重要因素。直接效应来看,股票市场融资对高技术产业出口复杂度提升的作用明显,信贷市场融资作用不明显,这说明高科技产业发展更需要直接融资。间接效应来看,金融发展主要是通过人力资本积累渠道和技术创新渠道对高技术产业出口复杂度提升起作用的。由于各地区经济金融发展不平衡,高技术产业生产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不同,因此金融发展对中国不同区域的高技术产业出口复杂度提升效应存在着明显的差异。金融规模和金融效率指标对东部和西部地区高技术产业出口复杂度影响显著,并且金融发展效率指标比金融发展规模指标的提升效应更显著。中部地区金融发展四个指标全部不显著。基于上述分析结果,本文建议要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注重金融效率提高;合理规划东中西不同地区的金融资源分布。
【关键词】:高技术产业 金融发展 出口复杂度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832;F276.44;F752.62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3
- 1. 导论13-22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13-17
- 1.2 本文核心概念界定17-18
- 1.2.1 金融发展水平界定17
- 1.2.2 出口复杂度界定17-18
- 1.2.3 高技术产品界定18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18-19
- 1.4 研究内容和论文框架19-21
- 1.5 创新之处21
- 1.6 研究不足21-22
- 2. 金融发展与出口复杂度提升的文献综述22-28
- 2.1 基于金融功能理论的金融发展与出口复杂度关系研究22-23
- 2.2 基于内生增长理论的金融发展与出口复杂度关系研究23-25
- 2.2.1 金融发展与资本比较优势23-24
- 2.2.2 金融发展与人力资本积累24
- 2.2.3 金融发展与技术创新24-25
- 2.3 金融发展与FDI技术溢出吸收能力25-26
- 2.4 金融发展与高技术产业出口复杂度关系研究26-27
- 2.5 小结27-28
- 3. 金融发展水平和高技术产业出口复杂度的测量和分析28-40
- 3.1 金融发展水平的测度和分析28-35
- 3.1.1 信贷规模指标的测度和分析28-30
- 3.1.2 信贷效率指标的测度和分析30-33
- 3.1.3 股票市场发展指标的测度和分析33-35
- 3.2 出口复杂度的数据测量和分析35-39
- 3.2.1 产品出口复杂度的测试方法35-36
- 3.2.2 各地区高技术产业的出口复杂度分析36-39
- 3.3 小结39-40
- 4. 金融发展对高技术产业出口复杂度影响理论分析40-52
- 4.1 金融发展、FDI、技术溢出和高技术产业出口复杂度提升40-45
- 4.2 金融发展、人力资本积累和高技术产业出口复杂度提升45-48
- 4.3 金融发展、技术创新和高技术出口复杂度提升48-50
- 4.4 小结50-52
- 5. 金融发展对高技术产业出口复杂度影响的实证分析52-76
- 5.1 计量模型与变量选取52-55
- 5.2 金融发展对高技术产业出口复杂度提升效应检验55-74
- 5.2.1 国家层面金融发展对高技术产业出口复杂度提升效应检56-66
- 5.2.2 区域层面金融发展对出口复杂度提升效应检验66-74
- 5.3 小结74-76
- 6. 结论与政策建议76-79
- 6.1 本文结论76-77
- 6.2 政策建议77-79
- 参考文献79-85
- 致谢85-86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8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栾维新,王茂军;我国高技术产业的问题和主要对策[J];地理科学进展;2000年01期
2 樊五勇;国外高校发展高技术产业的成功经验与启示[J];经济纵横;2000年04期
3 彭新育,宋雷;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的实证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年11期
4 樊五勇;高校发展高技术产业的国外经验与启示[J];软科学;2000年01期
5 刘安蓉,林玲;高技术产业成长环境的动力作用[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年03期
6 路甬祥;发展高技术产业为建设创新体系做出新贡献[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0年05期
7 陈谦;;面对“入世”南京高技术产业何去何从[J];改革与开放;2001年04期
8 童书兴;入世对发展我国高技术产业的机遇与挑战[J];国际贸易问题;2001年02期
9 察志敏,肖云,骞金昌;何谓高技术产业[J];中国统计;2001年09期
10 ;2000年中国十大高技术产业新闻[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0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庆国;;中国发展高技术产业的关键问题[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2 陈敬燮;;校办高技术产业初探[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3 蔡莉;马淑文;;高技术产业初始规模形成机理研究[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5卷[C];1999年
4 张诚;朱东华;赖院根;;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监测分析研究[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陈洪转;赵强强;;基于加权灰关联的高技术产业科技活动评价[A];第16届全国灰色系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6 刘敏;;军民融合高技术产业创新体系建设研究——以陕西省为例[A];《科技进步与对策》学术年会(2011)“军民融合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7 张红梅;匡暑炎;闫慧杰;;我国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分地区动态评价研究[A];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的创新理论和方法——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年会论文集[C];2012年
8 张庆;刘云;蒋海军;侯媛媛;;北京市高技术产业集聚及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分析[A];第十五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3年
9 姚梓璇;王铮;;我国高技术产业枢纽的区位选择[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10 杨蕙馨;王军;;高技术产业与新型工业化互动发展的路径[A];当代中国经济问题探索(上册)[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黄世钊;明年高技术产业确定八大重点[N];法治快报;2006年
2 记者 郑红 通讯员 张伟深;高技术产业:上海经济“火车头”[N];解放日报;2006年
3 记者 张超柱 实习生 胡馨婷;高技术产业产值首破百亿大关[N];嘉兴日报;2006年
4 杨洁;我国高技术产业取得新成就[N];中国计算机报;2007年
5 王映;河南首批省级生物产业高技术产业基地挂牌[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8年
6 秦艳贞 余宽平;我市发布第二批60个创新型高技术产业项目[N];镇江日报;2010年
7 路向军(作者单位:天津市委党校);高技术产业对传统产业的依存关系[N];科技日报;2000年
8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曾志远 陈志展;推动高技术产业做强做大[N];经济日报;2010年
9 甘肃省社科联副主席、兰州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高新才;把发展高技术产业作为长期战略[N];中国经济导报;2012年
10 记者 郭晓静;我市高技术产业 迈入发展快车道[N];重庆日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箫迪;高技术产业生态位测度与评价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2 丁绪辉;高技术产业集聚与区域技术创新效率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3 汪芳;主导性高技术产业成长的关联机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4 左莉;高技术产业二次孵化模式及评价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5 魏芳;基于产业组织的高技术产业成长机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6 董洁;高技术产业创新发展评价及其战略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7 单元媛;高技术产业融合成长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8 苏娜;高技术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9 匡致远;高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主要因素和产业聚群[D];暨南大学;2001年
10 刘志迎;基于效率理论的高技术产业增长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翠红;高技术产业成长模型的构建与实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2 付菁;高技术产业区域技术生态位测度与实证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1年
3 邓小艳;高技术产业选择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关性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4年
4 张伟;高技术产业的经济学特性及产业政策选择[D];山东大学;2007年
5 朱亚杰;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7年
6 孙超;基于因子分析和三阶段DEA的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评价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7 刘新新;辽宁省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8 韩娇艳;陕西省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的提升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9 杨萌;我国高技术产业国际分工地位的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5年
10 薛智键;基于窗口DEA及Malmquist指数的贵州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评价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金融发展对高技术产业出口复杂度的影响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25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2925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