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正规融资需求满足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
发布时间:2020-12-27 19:23
目前我国正处于由传统型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时期,由于市场环境的根本性变化,农业的发展受到市场和资源的双重限制。由于现代农业面向市场生产导致农户的资金收支及农业投资之间存在时间和数量上的差异,这种差异靠农户自身的积累无法满足,因此农户必然会产生强烈的借贷需求。从1995年开始,我国实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到1999年,农业银行县及以下分支机构撤并了30%,农信社虽然没有大的变动,但是由于政府干预和管制及历史包袱等原因,农信社为农户提供金融服务的能力有限,远远不能满足农户的正规融资需求。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农村金融做了大量研究,为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后来的学者在这一领域做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借鉴。但是,以往的研究相对较少从农户正规融资需求的满足程度这一视角来研究农户融资情况,本文对山东省泰安市2个县区的4个村子的400户农户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统计分析和计量经济学分析,研究了农户正规融资需求满足度及其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的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首先,文章利用调研数据,分析了调研区农户正规融资需求特征的现状,结果表明,农户借贷资金的主要来源是正规金融,...
【文章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研究思路7
可能由于山东与陕西、甘肃的经济发展状况不同有关,同时由于份的开展状况和支持力度不同,导致不同省份农户从农信社获得借贷资金的基本特征金的来源状况说,农户的借贷资金的主要来源是正规金融机构和非正规金融融机构主要指银行、信用社、邮政储蓄、小额信贷机构等,非正贷、亲戚朋友之间的借贷及其他民间组织。户借贷资金的主要来源是正规金融农户中,有 111 户有负债,占样本农户的比例为 28.2%,其中有 3,占 21.2%;有 33 户从朋友家借款,占 21.9%;农户的正规融资款农户中有 86 户从农信社借款,占 56.9%(如图 2-1)。由此可要来自于正规金融。
从亲戚家借贷的资金总额为 560000 元,从朋友家借元,而从农信社借款总额为 7395000 元。也就是说,农户每从亲戚朋友的就有农户从农信社借款 7 元,即正规金融在贷款的总量上有明显优源来看,从亲戚家借款的农户有 32 户,其中低于 5000 元的有 7 户,款农户的 21.9%,高于 20000 元的有 10 户,占 31.3%;从朋友家借款 户,其中低于 5000 元的有 14 户,占从朋友家借款农户的 42.4%,高4 户,占 12.1%;而从信用社的借款中,低于 5000 元仅 6 户,占 7%,的有 49 户,占 57%。说明非正规金融更能满足农户小额且频繁的贷款在满足农户的大额贷款时有明显的优势(见表 2-3)。表 2-3 农户借贷资金的来源低于 5000 借款额 高于 20000 借款额 借款总户数 比例(%) 户数 比例(%) 户数 7 21.9 10 31.3 32 14 42.4 4 12.1 33 6 7 49 57 86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农村金融供求矛盾的一个理论解释——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J]. 崔春艳. 中国商界(上半月). 2010(09)
[2]基于二元金融结构的中国农村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联合模式研究[J]. 史小坤. 农村金融研究. 2010(08)
[3]农村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的联接问题探讨[J]. 万川川,张建友. 大众商务. 2010(06)
[4]农村融资的供给约束分析[J]. 廖东声,何琳. 农村经济. 2010(02)
[5]解决农村弱势群体贷款融资难问题的逻辑思路[J]. 何广文. 中国农村金融. 2010(01)
[6]互补、替代与转化:非正规金融与正规金融的关系[J]. 王磊,吴辉凡,姚广宁. 经济经纬. 2009(05)
[7]中部较发达地区农户借贷需求的影响因素研究[J]. 刘纯彬,刘俊威. 经济经纬. 2009(05)
[8]农民贷款需求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河北省农户贷款需求状况调查[J]. 杨伟坤,刘洁,闫贵娟. 金融教学与研究. 2009(04)
[9]农村金融需求和供给的调查分析[J]. 杭菲,梅艳玉. 市场周刊(理论研究). 2009(08)
[10]我国农村金融市场资金供求分析[J]. 鞠荣华,宗成峰,韩青.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09(04)
硕士论文
[1]影响农户借贷需求及借贷额的因素分析[D]. 张宜红.南京农业大学 2008
[2]农户借贷行为影响因素分析[D]. 张雪峰.陕西师范大学 2008
[3]我国欠发达地区农户小额信贷研究[D]. 金媛媛.华中农业大学 2007
[4]农户借贷行为与农村金融支持研究[D]. 张颖.上海交通大学 2007
[5]我国农村民间金融问题研究[D]. 魏晓丽.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06
[6]农户资金借贷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 方文豪.浙江大学 2006
本文编号:2942336
【文章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研究思路7
可能由于山东与陕西、甘肃的经济发展状况不同有关,同时由于份的开展状况和支持力度不同,导致不同省份农户从农信社获得借贷资金的基本特征金的来源状况说,农户的借贷资金的主要来源是正规金融机构和非正规金融融机构主要指银行、信用社、邮政储蓄、小额信贷机构等,非正贷、亲戚朋友之间的借贷及其他民间组织。户借贷资金的主要来源是正规金融农户中,有 111 户有负债,占样本农户的比例为 28.2%,其中有 3,占 21.2%;有 33 户从朋友家借款,占 21.9%;农户的正规融资款农户中有 86 户从农信社借款,占 56.9%(如图 2-1)。由此可要来自于正规金融。
从亲戚家借贷的资金总额为 560000 元,从朋友家借元,而从农信社借款总额为 7395000 元。也就是说,农户每从亲戚朋友的就有农户从农信社借款 7 元,即正规金融在贷款的总量上有明显优源来看,从亲戚家借款的农户有 32 户,其中低于 5000 元的有 7 户,款农户的 21.9%,高于 20000 元的有 10 户,占 31.3%;从朋友家借款 户,其中低于 5000 元的有 14 户,占从朋友家借款农户的 42.4%,高4 户,占 12.1%;而从信用社的借款中,低于 5000 元仅 6 户,占 7%,的有 49 户,占 57%。说明非正规金融更能满足农户小额且频繁的贷款在满足农户的大额贷款时有明显的优势(见表 2-3)。表 2-3 农户借贷资金的来源低于 5000 借款额 高于 20000 借款额 借款总户数 比例(%) 户数 比例(%) 户数 7 21.9 10 31.3 32 14 42.4 4 12.1 33 6 7 49 57 86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农村金融供求矛盾的一个理论解释——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J]. 崔春艳. 中国商界(上半月). 2010(09)
[2]基于二元金融结构的中国农村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联合模式研究[J]. 史小坤. 农村金融研究. 2010(08)
[3]农村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的联接问题探讨[J]. 万川川,张建友. 大众商务. 2010(06)
[4]农村融资的供给约束分析[J]. 廖东声,何琳. 农村经济. 2010(02)
[5]解决农村弱势群体贷款融资难问题的逻辑思路[J]. 何广文. 中国农村金融. 2010(01)
[6]互补、替代与转化:非正规金融与正规金融的关系[J]. 王磊,吴辉凡,姚广宁. 经济经纬. 2009(05)
[7]中部较发达地区农户借贷需求的影响因素研究[J]. 刘纯彬,刘俊威. 经济经纬. 2009(05)
[8]农民贷款需求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河北省农户贷款需求状况调查[J]. 杨伟坤,刘洁,闫贵娟. 金融教学与研究. 2009(04)
[9]农村金融需求和供给的调查分析[J]. 杭菲,梅艳玉. 市场周刊(理论研究). 2009(08)
[10]我国农村金融市场资金供求分析[J]. 鞠荣华,宗成峰,韩青.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09(04)
硕士论文
[1]影响农户借贷需求及借贷额的因素分析[D]. 张宜红.南京农业大学 2008
[2]农户借贷行为影响因素分析[D]. 张雪峰.陕西师范大学 2008
[3]我国欠发达地区农户小额信贷研究[D]. 金媛媛.华中农业大学 2007
[4]农户借贷行为与农村金融支持研究[D]. 张颖.上海交通大学 2007
[5]我国农村民间金融问题研究[D]. 魏晓丽.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06
[6]农户资金借贷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 方文豪.浙江大学 2006
本文编号:29423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29423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