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飞拓超能力派现问题研究
本文关键词:英飞拓超能力派现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相比较国外较成熟的资本市场而言,我国证券市场相对起步较晚,历史较短,发展程度相对较慢,在2000年以前上市公司对于现金分红的意识很淡薄,进行派现的公司很少,而且呈现出连续性较差、随意性很强的特点。随着2000年以后证监会加大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保护,出台了有关现金分红的要求政策并不断进行完善,上市公司开始注重现金分红,进行派现的公司越来越多,但是一些异常派现的现象也随之出现并且越来越严重,这其中就包括超能力派现。超能力派现是上市公司不顾其自身经营能力及现金持有力的异常派现,被学术界认为是一种控股股东利用其控制权实现利益输送,严重侵害中小股东利益的手段。基于此,本文对有关超能力派现的相关理论研究进行归纳阐述,从超能力派现背后的利益输送视角分析这种异常派现在公司中存在的原因,即公司实行超能力派现的真正动机,在写作的过程中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具体分析,本文结合英飞拓公司的超能力派现进行研究。通过运用事件研究法得出超能力派现给股东带来负的财富效应,市场反应并不好,而且通过托宾Q值的分析得出这种异常派现对公司价值造成影响,不利于公司价值的提升,而且不利于公司的长期经营发展。在此影响的基础上对其动机进行分析,发现上市公司进行超能力派现是控股股东为了利益侵占以及后续的再融资。在案例的整个分析的过程中运用了财务指标分析法、对比分析法,进一步强调出超能力派现的问题。最后,本文从监管部门和公司内部治理的角度提出相应对策,结合公司具体存在的原因及其造成的影响给出相关建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上市公司现金分红行为起到规范作用,并对我国相关监管部门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提供一定参考依据,最终促进我国证券市场和资本市场更好地运行及各股东利益的平等对待。
【关键词】:现金股利政策 超能力派现 利益输送 中小股东利益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832.51;F426.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一章 绪论8-12
- 1.1 研究背景8
- 1.2 研究意义8-9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9-11
- 1.3.1 研究内容9-10
- 1.3.2 研究思路10-11
- 1.4 可能的创新11-12
-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现状分析12-18
- 2.1 超能力派现的界定12-13
- 2.2 超能力派现的相关研究13-14
- 2.2.1 超能力派现的原因分析13
- 2.2.2 超能力派现的影响因素13-14
- 2.2.3 超能力派现的市场反应14
- 2.3 超能力派现的现状分析14-18
- 第三章 英飞拓超能力派现案例背景介绍18-22
- 3.1 英飞拓公司简介18-19
- 3.1.1 公司概况18
- 3.1.2 公司股权结构18-19
- 3.2 英飞拓公司股利分配政策19-22
- 3.2.1 股利分配现状19-21
- 3.2.2 该股利政策存在的特征分析21-22
- 第四章 英飞拓超能力派现的影响分析22-34
- 4.1 英飞拓超能力派现的市场反应22-26
- 4.2 超能力派现对公司价值的影响26-30
- 4.3 超能力派现对公司长期经营发展的影响30-34
- 第五章 英飞拓超能力派现的动因分析34-38
- 5.1 公司首次公开募股(IPO)进行超能力派现拉回资金34-35
- 5.2 通过超能力派现操控现金流,满足大股东转移资金的需要35-36
- 5.3 控股股东利用控制权实行超能力派现进行利益输送36-37
- 5.4 实行超能力派现为了后续增发再融资37-38
- 第六章 结论、建议及展望38-41
- 6.1 本文结论38
- 6.2 相关建议38-40
- 6.2.1 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政策,加强股利政策的信息披露38-39
- 6.2.2 规范上市公司超募资金使用计划,提高其使用效率及效果39
- 6.2.3 发展机构投资者,树立中小投资者正确投资意识39-40
- 6.2.4 优化股权结构,形成股权制衡机制40
- 6.3 本文不足及未来研究方向40-41
- 参考文献41-44
- 致谢4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凌枫;派现热中的冷思考[J];金融信息参考;2002年04期
2 段培阳;刘世超;;2002年我国上市公司高派现现象分析[J];财务与会计;2002年08期
3 ;最近几年上市公司分红概况[J];金融信息参考;2003年06期
4 吕洪雁;周全胜;;理性分红还是套现驱动——张裕A连续高派现分析[J];财务与会计(理财版);2010年10期
5 徐爱莉;;上市公司“高派现”现象分析[J];财会通讯;2013年17期
6 木林森;老板要有“下课”意识[J];中国企业家;2000年06期
7 张庆梅;对上市公司派现的几点思考[J];财经科学;2002年S1期
8 段培阳;2002年上市公司高派现现象研究[J];金融与经济;2002年07期
9 伍利娜,高强,彭燕;中国上市公司“异常高派现”影响因素研究[J];经济科学;2003年01期
10 林素钢;我国上市公司高派现行为浅析[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综合版);200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婉丽;贾钢;;派现行为下的控股股东利益转移问题分析——来自深市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5年
2 吴平;付杰;张振波;陈传东;;上市公司高派现与不分配现象因素分析[A];2009年度中国总会计师优秀论文选[C];2011年
3 刘德鹏;李桂月;;股权结构、公司成长性与派现水平:终极控股股东视角的实证研究[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会计与财务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何凌枫;派现热中冷思考[N];中国证券报;2002年
2 本报实习生 聂■;派现公司增多 派现水平不高[N];经济日报;2004年
3 赵学毅;高派现展露投资新机遇[N];证券日报;2005年
4 刘幼萍 李映宏;年报话题:“迷你”派现让人哭笑不得[N];山西经济日报;2001年
5 本报记者 王维波;553家公司去年平均派现逾4亿元[N];中国证券报;2009年
6 余莉;188家公司累计派现金额超募资[N];证券时报;2013年
7 余莉;2012年A股合计派现4800亿元[N];证券时报;2013年
8 黄 华;派现+融资“套餐”频现[N];证券日报;2005年
9 田磊;关注高派现股[N];中国证券报;2003年
10 亚文;高派现争议[N];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缪文婷;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高派现、高送转的信号效应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5年
2 霍粉丽;基于双重委托代理理论的超能力派现分析[D];苏州大学;2016年
3 陈艳;超额派现的动机及经济后果研究[D];苏州大学;2016年
4 张凡;创业板高派现、高送转股利政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6年
5 赵丹;英飞拓超能力派现问题研究[D];安徽工业大学;2016年
6 杨柯;中国上市公司派现政策驱动因素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7 酒莉莉;管理层防御、薪酬激励与派现倾向及水平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4年
8 杨龙盛;上市公司极端派现行为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实证研究[D];安徽工业大学;2011年
9 黄文婧;基于绩效的上市公司超能力派现行为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10 赵娜;上市公司高派现行为与其成长性关系的实证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英飞拓超能力派现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40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304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