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时变波动率CCA方法的银行业系统性风险度量
发布时间:2021-03-02 07:48
基于传统未定权益分析(CCA)方法的系统性风险研究都是在BS框架下进行的,而BS模型的同方差假定与现实不符,可能引致偏误。利用非对称GARCH过程刻画了银行资产波动率的时变特性,并基于GARCH期权定价模型对系统性风险进行了度量研究。鉴于现有系统性风险研究大多聚焦于"次贷危机"期间,以中国上市银行为样本,对2012~2016年银行业的系统性风险状况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银行业系统性风险分别在2012和2015年"股灾"之后小幅上升,在2016年大幅上升;基于传统CCA方法的系统性风险指标无法对2015和2016年系统性风险的上升做出充分响应;基于时变波动率CCA方法的系统性风险指标对宏观经济动态的预测能力显著优于基于传统CCA方法的指标。
【文章来源】:系统管理学报. 2019,28(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1 系统性风险度量模型
1.1 银行资产的GARCH过程
1.2 银行资产相关性
1.3 系统性风险指标
2 数据描述
3 实证结果
3.1 中国银行业“典型化事实”
3.1.1 从银行业经营状况分析,2016年的总体风险水平较高
(1) 从银行业的资产结构分析。
(2) 从银行业的贷款质量分析。
(3) 从银行业的负债结构分析。
(4) 从银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3.1.2 从银行业股票波动分析,2016年的总体风险水平较高
3.1.3 从宏观经济环境分析,2016年的总体风险水平较高
3.2 基于时变波动率CCA方法的系统性风险指标
3.3 基于传统CCA方法的系统性风险指标
3.4 系统性风险指标评价
4 结 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信息溢出网络的金融机构风险传染研究[J]. 黄玮强,庄新田,姚爽. 系统管理学报. 2018(02)
[2]基于谱聚类-独立成分分析-Granger因果检验模型的金融风险协同溢出分析[J]. 苏木亚,郭崇慧. 系统管理学报. 2015(01)
[3]发展非利息业务对银行有益吗?——基于中国银行业的实证分析[J]. 李明辉,刘莉亚,孙莎. 国际金融研究. 2014(11)
[4]银行违约风险是系统性的吗[J]. 覃邑龙,梁晓钟. 金融研究. 2014 (06)
[5]平均相关系数与系统性风险:来自中国市场的证据[J]. 郑振龙,王为宁,刘杨树. 经济学(季刊). 2014(03)
[6]我国银行业系统性违约风险研究——基于Systemic CCA方法的分析[J]. 巴曙松,居姗,朱元倩. 金融研究. 2013 (09)
[7]我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研究——基于拓展的未定权益分析法[J]. 吴恒煜,胡锡亮,吕江林. 国际金融研究. 2013(07)
[8]基于动态相关性的我国银行系统性风险度量研究[J]. 高国华,潘英丽. 管理评论. 2013(01)
[9]宏观金融风险联动综合传染机制[J]. 宫晓琳. 金融研究. 2012(05)
[10]未定权益分析方法与中国宏观金融风险的测度分析[J]. 宫晓琳. 经济研究. 2012(03)
本文编号:3058902
【文章来源】:系统管理学报. 2019,28(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1 系统性风险度量模型
1.1 银行资产的GARCH过程
1.2 银行资产相关性
1.3 系统性风险指标
2 数据描述
3 实证结果
3.1 中国银行业“典型化事实”
3.1.1 从银行业经营状况分析,2016年的总体风险水平较高
(1) 从银行业的资产结构分析。
(2) 从银行业的贷款质量分析。
(3) 从银行业的负债结构分析。
(4) 从银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3.1.2 从银行业股票波动分析,2016年的总体风险水平较高
3.1.3 从宏观经济环境分析,2016年的总体风险水平较高
3.2 基于时变波动率CCA方法的系统性风险指标
3.3 基于传统CCA方法的系统性风险指标
3.4 系统性风险指标评价
4 结 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信息溢出网络的金融机构风险传染研究[J]. 黄玮强,庄新田,姚爽. 系统管理学报. 2018(02)
[2]基于谱聚类-独立成分分析-Granger因果检验模型的金融风险协同溢出分析[J]. 苏木亚,郭崇慧. 系统管理学报. 2015(01)
[3]发展非利息业务对银行有益吗?——基于中国银行业的实证分析[J]. 李明辉,刘莉亚,孙莎. 国际金融研究. 2014(11)
[4]银行违约风险是系统性的吗[J]. 覃邑龙,梁晓钟. 金融研究. 2014 (06)
[5]平均相关系数与系统性风险:来自中国市场的证据[J]. 郑振龙,王为宁,刘杨树. 经济学(季刊). 2014(03)
[6]我国银行业系统性违约风险研究——基于Systemic CCA方法的分析[J]. 巴曙松,居姗,朱元倩. 金融研究. 2013 (09)
[7]我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研究——基于拓展的未定权益分析法[J]. 吴恒煜,胡锡亮,吕江林. 国际金融研究. 2013(07)
[8]基于动态相关性的我国银行系统性风险度量研究[J]. 高国华,潘英丽. 管理评论. 2013(01)
[9]宏观金融风险联动综合传染机制[J]. 宫晓琳. 金融研究. 2012(05)
[10]未定权益分析方法与中国宏观金融风险的测度分析[J]. 宫晓琳. 经济研究. 2012(03)
本文编号:30589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3058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