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金融论文 >

供应链金融的银行信用风险 ——基于开放经济视角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02 23:09
  从全球范围内来看,各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动中存在着两个不可回避的事实:一方面,按照巴塞尔系列协议全面风险管理框架建立的传统信贷理念,商业银行基于风险性、营利性和流动性的原则,在风险控制的动因和内外监督管理的压力下,主要针对规模大、资产质量优良、经营透明、有足值固定资产抵押、信用记录良好的企业授信,而对于资产规模小、经营不够规范、无固定资产抵押、无信用记录的企业很少授信,由此造成了世界性的的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另一方面,近年来,基于贸易链融资基础上发展变化而来的供应链金融——银行等金融机构或物流机构在供应链运作的全过程向中小企业客户提供的结算和融资服务,在世界各国广泛兴起,并呈现出日益加速发展的趋势。尽管供应链金融兴起的初始动机和具体操作方法在国内外各有不同,但本质上都是为了解决相对弱势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这种为中小企业量身定制的供应链金融,一方面为大量的中小企业和风险企业提供了及时的资金融通,为整个产业链的稳定提供了保障,也为授信银行带来了可观的利润,但是这种融资模式却与商业银行传统的授信理念和授信模式产生了强烈的背离。这种背离就产生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也就是本文要研究的问题,那就是供... 

【文章来源】:西南财经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5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0. 导论问题的提出
    0.1 传统信贷风险理论的两个基本结论和面对的现实
        0.1.1 “三性原则”决定了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的首选目标
        0.1.2 信用风险是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核心
        0.1.3 面对的现实--传统信贷风险理论框架下中小企业融资的世界性难题
    0.2 供应链金融兴起和存在的大量事实和模式
        0.2.1 国内外供应链金融发展的特点和现状
        0.2.2 供应链金融的模式及运作机理
    0.3 本文拟研究的问题及视角
        0.3.1 本文研究的基本问题:供应链金融的银行信用风险
        0.3.2 本文的观察和研究视角
    0.4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基本逻辑结构
        0.4.1 本文的基本研究方法
        0.4.2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逻辑结构
        0.4.3 本文的主要创新和不足
1. 国内外研究相关理论和文献综述
    1.1 供应链金融研究现状分析
        1.1.1 国外研究现状
        1.1.2 国内研究现状
    1.2 供应链金融的融资问题
        1.2.1 中小企业融资研究
        1.2.2 供应链金融融资问题的国外研究现状
        1.2.3 供应链金融融资问题的国内研究现状
    1.3 供应链金融风险理论
        1.3.1 风险的识别
        1.3.2 风险衡量的指标和方法
        1.3.3 风险的管理控制
    1.4 供应链金融的信息共享
        1.4.1 供应链中的信息不对称
        1.4.2 金融融资的信息不对称
        1.4.3 供应链金融中的信息不对称
    1.5 对现有研究的简要评价
2. 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识别
    2.1 供应链金融的违约风险
        2.1.1 违约风险的外生性因素
        2.1.2 违约风险的内生性因素
    2.2 供应链金融的道德风险
        2.2.1 信息不对称
        2.2.2 委托代理问题
        2.2.3 核心企业的道德风险
    2.3 供应链金融的国家风险
        2.3.1 国家风险的内涵和结构
        2.3.2 国家风险中的经济风险
        2.3.3 国家风险中的政治和社会风险
    2.4 本章小结
3. 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评估
    3.1 国外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方法
        3.1.1 传统评估方法
        3.1.2 现代评估方法
    3.2 国内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评估的特性
        3.2.1 供应链金融业务在我国的特殊性
        3.2.2 供应链金融在国内所面临的外部环境的特殊性
    3.3 国内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
        3.3.1 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评估体系的原则和方法
        3.3.2 国内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度量指标的选择
        3.3.3 国内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评估的步骤
    3.4 本章小结
4. 供应链金融的信用风险管理
    4.1 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原则
        4.1.1 风险回避和风险分散
        4.1.2 过程控制和风险转移
        4.1.3 风险补偿和损失控制
    4.2 供应链金融主体准入条件审核
        4.2.1 掌握企业的基本情况
        4.2.2 分析主体企业的市场地位和财务指标
        4.2.3 核心企业和第三方监管
    4.3 供应链金融的客体准入管理
        4.3.1 不同融资模式下的资产支持手段
        4.3.2 信息共享
    4.4 供应链金融的现金流控制和金融衍生品
        4.4.1 现金流控制
        4.4.2 利用金融衍生产品进行风险管理
    4.5 本章小结
5. 供应链金融的信用风险案例分析
    5.1 鞍钢集团订单融资转无追索权暗保理
    5.2 湖北宜化厂库银模式
    5.3 诺基亚-分销商-中国移动“1+N+1”融资项目
    5.4 本章小结
6. 主要结论和进一步的思考
    6.1 主要结论
    6.2 进一步的思考
参考文献
    英文文献
    中文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0601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30601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fa9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