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金融论文 >

FDI、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基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面板ARDL模型实证分析

发布时间:2021-03-08 20:22
  为了更好地融入全球经济,让世界搭上中国经济发展的"便车","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无疑给沿线国家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本文根据"一带一路"沿线43个国家1995—2014年的面板数据,就FDI、碳排放与经济增长构建面板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实证结果显示:(1)FDI与碳排放都促进了沿线国家的经济增长,并且具有长期的双向因果关系;(2)经济增长与能源使用效率在短期具有双向因果关系,经济增长带来的能源使用效率提高也因此抑制了一国的碳排放水平;(3)能源使用效率与碳排放之间存在长期双向因果关系,值得注意的是FDI与碳排放之间并不存在因果关系。以上结论也意味着,"一带一路"倡议并没有使沿线国家成为"污染避难地",反而有助于沿线国家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文章来源】: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14(03)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FDI、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基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面板ARDL模型实证分析


2015—2018年“一带一路”贸易指数

东道国,外资企业,竞争效应,本土


对于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东道国来说,主要通过FDI的技术溢出效应来实现本国的技术进步,从而实现生产率的提高,经济的增长。然而,在现实中,外国直接投资并不总是发生在经济发展水平比较落后的国家,而是某些方面与之相当的国家。其原因可能有东道国某些资源上具有优势,可以大大降低外资企业的生产成本,又或是被东道国极具潜力的市场所吸引,譬如一些外资企业在中国的直接投资。当外国直接投资进入东道国时,东道国的相关企业会因为竞争者的进入而改变自身的策略行为。可以借助博弈论来对此进行一个直观的说明,见图2。从图2中可以看到,当没有外资企业进入时,东道国的本土企业会因为缺乏竞争者而减少对于技术创新的投入,从而没有带来技术进步;而当外资企业进入时,由于担心失去本国市场,本土企业会与外资企业在创新投入上进行竞争,由于东道国政府或多或少都会对本土企业进行一定的保护,因而本土企业不大可能会因为外资企业的进入而丢掉市场,从而最终结果只有两种可能,即保住市场和与外资企业均分市场,不论是哪种结果,最终都会因为竞争而使得本土企业技术进步,生产率提高,从而实现该国长久的经济增长。见图3。

经济增长,机制,外资企业,本土


从图2中可以看到,当没有外资企业进入时,东道国的本土企业会因为缺乏竞争者而减少对于技术创新的投入,从而没有带来技术进步;而当外资企业进入时,由于担心失去本国市场,本土企业会与外资企业在创新投入上进行竞争,由于东道国政府或多或少都会对本土企业进行一定的保护,因而本土企业不大可能会因为外资企业的进入而丢掉市场,从而最终结果只有两种可能,即保住市场和与外资企业均分市场,不论是哪种结果,最终都会因为竞争而使得本土企业技术进步,生产率提高,从而实现该国长久的经济增长。见图3。(二)碳排放与经济增长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金融发展、FDI与经济增长关联性的空间效应特征识别[J]. 潘海峰,魏宏杰.  统计与决策. 2018(22)
[2]“一带一路”区域贸易和FDI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基于GVAR模型的研究[J]. 黄旭东,石蓉荣.  数理统计与管理. 2018(03)
[3]中国投资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基于面板VAR模型的分析[J]. 黄亮雄,钱馨蓓.  国际经贸探索. 2016(08)



本文编号:30716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30716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c38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