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二元转型、政府干预与农户融资约束放松
发布时间:2021-06-07 18:24
本文从长期动态的视角考察政府干预与城乡二元转型如何影响农村金融发展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二元转型与政府干预都对弱化农户融资约束具有显著作用,但二元转型的作用更强;政府干预的有效性具有对二元转型阶段的敏感性,政府干预须随二元转型阶段变化而适时变化;农户融资约束对于政府干预的政策类型具有很强的敏感性,其中政府介入担保最为有效;农户融资约束对于二元转型所引致的不同机制的反应也不相同,其中,二元转型所引起的农业经营组织形式变化,对于农户融资约束的放松效果最为明显。
【文章来源】:金融论坛. 2019,24(1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2 页
【部分图文】:
信贷配给条件下的农村金融市场供需
实囊恢种匾??式。二元转型的过程首先破坏了农村社区的传统关系,从而破坏了传统农村信用体系,增加了农村贷款的风险。但是,随着二元转型的推进,新的农村社区关系体系会被重构并渐趋稳定,从而有效降低农村贷款的风险。四是新型农业经营组织形式的发展降低了农村贷款的风险。与传统小农相比,家庭农尝农业专业合作社和“公司+农户”等新的农村微观经济主体的资产负债表情况与担保体系要优越得多,因而会有效降低农村的贷款风险。综上,城乡二元转型的推进总体上降低了农村贷款的风险,并使农村贷款供给曲线的转折点延迟(见图3)。2.政府干预对农村金融市场的冲击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存在着政府对农村金融市场的广泛干预,但干预的效果对不同的政策类型具有很强的敏感性(ConningandUdry,2007)。许多研究表明,通过完善法律体系以弱化借贷合约执行的不完备性、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和为贷款提供担保,往往有助于农村金融的发展,但是限制利率水平和直接对农村金融机构的补贴福利,却往往因政治或担保能力等原因而仅被部分地区或部分富裕农户所捕获(VonPischke,1997;RajanandZingales,2003)。中国对农村金融的政府干预主要有财政或金融补贴、差别化货币政策和政府介入担保三类。其中,货币政策方面主要有实行差别准备金率、图3二元转型冲击下的比较静态分析许月丽、王飞、刘志媛:城乡二元转型、政府干预与农户融资约束放松57
金融论坛2019年第11期(总第287期)图4政府干预下的比较静态分析再贷款支持和发行央票置换农信社等机构的不良资产等措施。概括地讲,政府干预主要影响农村金融机构的贷款供给行为,它能增加农村金融机构的放贷规模,并使农村金融机构的贷款供给曲线转折点延迟(见图4)。需要指出的是,如果利率是完全市场化的,那么金融机构在贷款边际决策时不会考虑补贴或支持的影响,因而不会改变贷款人的结构类型。但如果利率是受控的,由于低风险的农户类型可以提高金融机构的预期收益水平,因而更多的贷款将倾向于低风险的农户。因此,政府干预推动的均衡贷款增加主要被低风险农户所获得。(三)假说提出综合二元转型和政府干预对农村金融市场的影响,本文提出如下两个假说:假说1:城乡二元转型和政府干预都能弱化农户融资约束,且二元转型的作用更强。特别地,二元转型主要通过城乡劳动力转移、工农产品相对贸易条件变化、农村社区资本变化和新型农业经营组织兴起四种机制发挥作用。假说2:政府干预的效果具有较强的政策类型敏感性。财政政策补贴、差别化货币政策及政府介入担保等干预措施对农户融资约束的影响方向是一致的,但影响强度不同,政府介入担保措施的影响最强。三、模型、估计方法与数据(一)计量模型设定按照舒尔茨和费及拉的理性小农观点,农户的经济行为与一般微观经济学中的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理性行为并无二致。从微观的角度评判农村金融发展绩效的一个方法,是检验农村金融发展是否放松了农户投资与消费的外部融资约束(Suri,2003;Goldstein,2004)。这一检验方法的思想来自市场完全条件下的MM融资结构理论:如果市场是完全的,那么微观经济主体的投资与消费决策与其自身拥有的金融资源无关,只要投资或消费项目符合最优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农户正规信贷配给变化影响因素及传导机制——来自中国银行业的证据[J]. 陈言. 金融论坛. 2018(03)
[2]社会资本、家庭财富与农户正规信贷配给[J]. 谭燕芝,胡万俊. 金融论坛. 2017(05)
[3]资产短缺、家庭资产配置与商业银行转型[J]. 张淦,高洁超,范从来. 金融论坛. 2017(02)
[4]二元转型、正规金融合约激励设计与农户融资约束[J]. 许月丽,王飞. 财经研究. 2015(05)
[5]二元转型、信息流动变异与农村借贷合约的激励设计[J]. 许月丽,伍凤华,张晓倩. 财经研究. 2014(03)
[6]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功能定位及成长的制度供给[J]. 郭庆海. 中国农村经济. 2013(04)
[7]收入、物价和利率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影响研究——基于静态与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分析[J]. 赵华春,Jeffrey Forrest. 数理统计与管理. 2013(02)
[8]农民专业合作社正规信贷可得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调查[J]. 郭红东,陈敏,韩树春. 中国农村经济. 2011(07)
[9]贫困地区农户正规信贷市场低参与程度的经验解释[J]. 黄祖辉,刘西川,程恩江. 经济研究. 2009(04)
[10]政府主导的农业信贷、财政支农模式的经济效应——基于中国19522002年的经验验证[J]. 温涛,王煜宇. 中国农村经济. 2005(10)
本文编号:3217073
【文章来源】:金融论坛. 2019,24(1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2 页
【部分图文】:
信贷配给条件下的农村金融市场供需
实囊恢种匾??式。二元转型的过程首先破坏了农村社区的传统关系,从而破坏了传统农村信用体系,增加了农村贷款的风险。但是,随着二元转型的推进,新的农村社区关系体系会被重构并渐趋稳定,从而有效降低农村贷款的风险。四是新型农业经营组织形式的发展降低了农村贷款的风险。与传统小农相比,家庭农尝农业专业合作社和“公司+农户”等新的农村微观经济主体的资产负债表情况与担保体系要优越得多,因而会有效降低农村的贷款风险。综上,城乡二元转型的推进总体上降低了农村贷款的风险,并使农村贷款供给曲线的转折点延迟(见图3)。2.政府干预对农村金融市场的冲击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存在着政府对农村金融市场的广泛干预,但干预的效果对不同的政策类型具有很强的敏感性(ConningandUdry,2007)。许多研究表明,通过完善法律体系以弱化借贷合约执行的不完备性、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和为贷款提供担保,往往有助于农村金融的发展,但是限制利率水平和直接对农村金融机构的补贴福利,却往往因政治或担保能力等原因而仅被部分地区或部分富裕农户所捕获(VonPischke,1997;RajanandZingales,2003)。中国对农村金融的政府干预主要有财政或金融补贴、差别化货币政策和政府介入担保三类。其中,货币政策方面主要有实行差别准备金率、图3二元转型冲击下的比较静态分析许月丽、王飞、刘志媛:城乡二元转型、政府干预与农户融资约束放松57
金融论坛2019年第11期(总第287期)图4政府干预下的比较静态分析再贷款支持和发行央票置换农信社等机构的不良资产等措施。概括地讲,政府干预主要影响农村金融机构的贷款供给行为,它能增加农村金融机构的放贷规模,并使农村金融机构的贷款供给曲线转折点延迟(见图4)。需要指出的是,如果利率是完全市场化的,那么金融机构在贷款边际决策时不会考虑补贴或支持的影响,因而不会改变贷款人的结构类型。但如果利率是受控的,由于低风险的农户类型可以提高金融机构的预期收益水平,因而更多的贷款将倾向于低风险的农户。因此,政府干预推动的均衡贷款增加主要被低风险农户所获得。(三)假说提出综合二元转型和政府干预对农村金融市场的影响,本文提出如下两个假说:假说1:城乡二元转型和政府干预都能弱化农户融资约束,且二元转型的作用更强。特别地,二元转型主要通过城乡劳动力转移、工农产品相对贸易条件变化、农村社区资本变化和新型农业经营组织兴起四种机制发挥作用。假说2:政府干预的效果具有较强的政策类型敏感性。财政政策补贴、差别化货币政策及政府介入担保等干预措施对农户融资约束的影响方向是一致的,但影响强度不同,政府介入担保措施的影响最强。三、模型、估计方法与数据(一)计量模型设定按照舒尔茨和费及拉的理性小农观点,农户的经济行为与一般微观经济学中的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理性行为并无二致。从微观的角度评判农村金融发展绩效的一个方法,是检验农村金融发展是否放松了农户投资与消费的外部融资约束(Suri,2003;Goldstein,2004)。这一检验方法的思想来自市场完全条件下的MM融资结构理论:如果市场是完全的,那么微观经济主体的投资与消费决策与其自身拥有的金融资源无关,只要投资或消费项目符合最优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农户正规信贷配给变化影响因素及传导机制——来自中国银行业的证据[J]. 陈言. 金融论坛. 2018(03)
[2]社会资本、家庭财富与农户正规信贷配给[J]. 谭燕芝,胡万俊. 金融论坛. 2017(05)
[3]资产短缺、家庭资产配置与商业银行转型[J]. 张淦,高洁超,范从来. 金融论坛. 2017(02)
[4]二元转型、正规金融合约激励设计与农户融资约束[J]. 许月丽,王飞. 财经研究. 2015(05)
[5]二元转型、信息流动变异与农村借贷合约的激励设计[J]. 许月丽,伍凤华,张晓倩. 财经研究. 2014(03)
[6]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功能定位及成长的制度供给[J]. 郭庆海. 中国农村经济. 2013(04)
[7]收入、物价和利率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影响研究——基于静态与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分析[J]. 赵华春,Jeffrey Forrest. 数理统计与管理. 2013(02)
[8]农民专业合作社正规信贷可得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调查[J]. 郭红东,陈敏,韩树春. 中国农村经济. 2011(07)
[9]贫困地区农户正规信贷市场低参与程度的经验解释[J]. 黄祖辉,刘西川,程恩江. 经济研究. 2009(04)
[10]政府主导的农业信贷、财政支农模式的经济效应——基于中国19522002年的经验验证[J]. 温涛,王煜宇. 中国农村经济. 2005(10)
本文编号:32170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32170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