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银行公共资金救助法律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15 20:02
1997年9月,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在《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中指出,建立快速而有序的银行市场退出机制是构建有效金融体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为了顺应国际银行业发展趋势,并结合中国金融业发展进程,2005年国务院在《关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提出,要建立健全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破产)机制。此后不久,中国银监会全面启动《银行业金融机构破产条例》的起草工作。目前,草案起草工作已经基本完成。但遗憾的是,在问题银行救助方面,草案除规定了接管、重整程序以外,对其他救助措施并未涉及,尤其对公共资金救助只字未提。立法现状表明,中国对问题银行公共资金救助的重视远远不及银行破产。问题银行的破产与救助应当是一对“孪生兄弟”,问题银行救助法律制度应当与问题银行破产法律制度配套实施。普通企业破产可以没有救助法律制度,但是,银行区别于普通企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在系统性风险的威胁下,制定了银行破产法律制度,就绝对不能不制定银行救助法律制度,尤其是在救助中起到关键作用的公共资金救助法律制度。在问题银行的所有救助方式中,公共资金救助之所以重要,原因不仅在于动用公共资金救助问题银行最为有效,更重要的是,在救助问题银行的过程...
【文章来源】:辽宁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8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及评价
1.2.2 国外研究现状及评价
1.3 研究方法
1.4 结构框架
1.5 难点和创新点
1.5.1 难点
1.5.2 创新点
第2章 基本概念的阐释
2.1 问题银行
2.1.1 问题银行的概念
2.1.2 关联概念的比较分析
2.1.3 问题银行的评估
2.2 公共资金
2.2.1 公共资金的传统解释
2.2.2 公共资金的扩展解释
2.3 公共资金救助
2.3.1 公共资金救助的法律地位
2.3.2 公共资金救助的特殊性分析
2.3.3 公共资金救助的必要性分析
第3章 公共资金救助的正当性——理论基础的奠定
3.1 理论的背离——对行为表象的考察
3.1.1 与因果关系理论的背离
3.1.2 与公共财政理论的背离
3.2 理论的契合——对行为宗旨的理解
3.2.1 政治学理论基础:政治管理理论
3.2.2 社会学理论基础:社会冲突理论
3.2.3 经济学理论基础:新凯恩斯主义国家适度干预经济理论
3.2.4 金融学理论基础:金融风险的传染性
3.2.5 财政学理论基础:"剩余"公共风险和财政最后支付人理论
3.2.6 法学理论基础:公民权利保护理论
3.3 公共资金救助的宗旨——维护金融系统安全和保护公民合法权利
第4章 公共资金救助法律制度的基本框架
4.1 框架构建的理论前提之一:公共资金救助行为的法律性质
4.1.1 "权力"行为抑或"权利"行为
4.1.2 "权力约束"理念下的公共资金救助立法
4.2 框架构建的理论前提之二:公共资金救助的立法模式
4.2.1 立法模式选择的难点和理论突破
4.2.2 "具体规定性"与"抽象规定性"立法模式的选择
4.2.3 "统一立法"与"分散立法"模式的选择
4.3 问题银行公共资金救助法律制度的框架结构
4.3.1 "统一立法"与"分散立法"相结合的法律框架
4.3.2 "具体规定性"与"抽象规定性"相结合的法律规则表述
第5章 最后贷款人:中央银行的公共资金救助法律制度
5.1 美国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制度的发展历程
5.1.1 2008年金融危机以前的发展
5.1.2 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的发展
5.2 中央银行最后贷款的标准——"系统性风险标准"
5.2.1 最后贷款的传统标准
5.2.2 最后贷款的合理标准
5.3 "系统性风险标准"下最后贷款人制度的更新
5.3.1 贷款的最后手段性
5.3.2 贷款数额和期限
5.3.3 贷款担保
5.3.4 贷款利率
5.4 中国人民银行最后贷款人制度存在的法律问题与立法调整
5.4.1 中国人民银行最后贷款人制度存在的法律问题
5.4.2 中国人民银行最后贷款人制度的立法调整
第6章 营业银行援助:存款保险机构的公共资金救助法律制度
6.1 美国存款保险机构营业银行援助的发展历程
6.1.1 1950年以前的发展
6.1.2 1950年以后的发展
6.1.3 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的发展
6.2 即时矫正措施:营业银行援助的事前预防
6.2.1 美国现行即时矫正措施的内容解读
6.2.2 失灵的症结——单一资本充足率监管
6.2.3 中国即时矫正措施的立法调整
6.3 营业银行援助的基本原则和标准:"成本最小化"和"系统性风险例外"
6.3.1 基本原则和标准的确立
6.3.2 基本原则和标准的实践
6.4 营业银行援助与问题银行"大而不倒"
6.4.1 关于"大而不倒"的争议
6.4.2 《多德-弗兰克法案》对"大而不倒"争议的解决
6.5 中国营业银行援助法律制度的构建
6.5.1 救助权力的赋予
6.5.2 营业银行援助的地位
6.5.3 救助的标准和基本原则
6.5.4 救助资金的来源
第7章 购买股权和问题资产收购:财政部的公共资金救助法律制度
7.1 美国财政部公共资金救助的发展历程
7.1.1 经济大萧条期间的发展
7.1.2 储贷协会危机期间的发展
7.1.3 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的发展
7.2 财政部公共资金救助的法律依据
7.3 财政部公共资金救助的基本原则和理念:"成本可回收"原则和"纳税人权益保护"理念
7.3.1 金融风险财政化、纳税人权益受损与财政部救助
7.3.2 基本原则和理念的确立——以花旗银行救助案为例
7.4 中国财政部公共资金救助存在的法律问题与立法调整
7.4.1 中国财政部公共资金救助存在的法律问题
7.4.2 中国财政部公共资金救助的立法调整
第8章 救助权力分配与协调机制:公共资金救助体系的建立
8.1 "分权理论"与公共资金救助权力的行使
8.2 公共资金救助的权力分配
8.2.1 美国公共资金救助的权力分配
8.2.2 中国公共资金救助的权力分配
8.3 公共资金救助的协调机制
8.3.1 协调机制运作模式的选择
8.3.2 银监会在协调机制中的角色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金融危机后对美国即时矫正措施的反思[J]. 王勇. 南方金融. 2011(02)
[2]后金融危机时代的金融法制变革与重构[J]. 强力,杨为乔.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1)
[3]后危机时代下对金融监管法价值的省思[J]. 盛学军.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1)
[4]宏观调控法基本原则新探——从金融危机中“救市”需要法治化谈起[J]. 胡光志,田杨.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1)
[5]宪法政治场景中的金融危机干预[J]. 单飞跃. 法学家. 2010(06)
[6]金融危机引发社会问题的解决与给付行政法基本理论的发展[J]. 邓海娟. 求索. 2010(11)
[7]基于现金流量的企业财务困境警兆分析[J]. 蒲春燕.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0(S2)
[8]后金融危机时代银行法面临的问题及其完善[J]. 杨松. 法学杂志. 2010(11)
[9]中国问题银行公共资金救助体系的法律构建——以金融危机中美国的救助行为为鉴[J]. 杨松,王勇.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0(06)
[10]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国家干预:意义、内涵与路径[J]. 窦鹏娟.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S1)
博士论文
[1]金融危机政府救助:理论与实践[D]. 孙颖.辽宁大学 2010
[2]政府金融救助研究:理论与经验[D]. 赵高翔.华东师范大学 2009
[3]基于道德风险视角的最后贷款人救助政策研究[D]. 危勇.暨南大学 2008
[4]中国有问题金融机构处置研究[D]. 檀江来.复旦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我国商业银行危机防范与救助法律制度研究[D]. 任斐.华中农业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231679
【文章来源】:辽宁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8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及评价
1.2.2 国外研究现状及评价
1.3 研究方法
1.4 结构框架
1.5 难点和创新点
1.5.1 难点
1.5.2 创新点
第2章 基本概念的阐释
2.1 问题银行
2.1.1 问题银行的概念
2.1.2 关联概念的比较分析
2.1.3 问题银行的评估
2.2 公共资金
2.2.1 公共资金的传统解释
2.2.2 公共资金的扩展解释
2.3 公共资金救助
2.3.1 公共资金救助的法律地位
2.3.2 公共资金救助的特殊性分析
2.3.3 公共资金救助的必要性分析
第3章 公共资金救助的正当性——理论基础的奠定
3.1 理论的背离——对行为表象的考察
3.1.1 与因果关系理论的背离
3.1.2 与公共财政理论的背离
3.2 理论的契合——对行为宗旨的理解
3.2.1 政治学理论基础:政治管理理论
3.2.2 社会学理论基础:社会冲突理论
3.2.3 经济学理论基础:新凯恩斯主义国家适度干预经济理论
3.2.4 金融学理论基础:金融风险的传染性
3.2.5 财政学理论基础:"剩余"公共风险和财政最后支付人理论
3.2.6 法学理论基础:公民权利保护理论
3.3 公共资金救助的宗旨——维护金融系统安全和保护公民合法权利
第4章 公共资金救助法律制度的基本框架
4.1 框架构建的理论前提之一:公共资金救助行为的法律性质
4.1.1 "权力"行为抑或"权利"行为
4.1.2 "权力约束"理念下的公共资金救助立法
4.2 框架构建的理论前提之二:公共资金救助的立法模式
4.2.1 立法模式选择的难点和理论突破
4.2.2 "具体规定性"与"抽象规定性"立法模式的选择
4.2.3 "统一立法"与"分散立法"模式的选择
4.3 问题银行公共资金救助法律制度的框架结构
4.3.1 "统一立法"与"分散立法"相结合的法律框架
4.3.2 "具体规定性"与"抽象规定性"相结合的法律规则表述
第5章 最后贷款人:中央银行的公共资金救助法律制度
5.1 美国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制度的发展历程
5.1.1 2008年金融危机以前的发展
5.1.2 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的发展
5.2 中央银行最后贷款的标准——"系统性风险标准"
5.2.1 最后贷款的传统标准
5.2.2 最后贷款的合理标准
5.3 "系统性风险标准"下最后贷款人制度的更新
5.3.1 贷款的最后手段性
5.3.2 贷款数额和期限
5.3.3 贷款担保
5.3.4 贷款利率
5.4 中国人民银行最后贷款人制度存在的法律问题与立法调整
5.4.1 中国人民银行最后贷款人制度存在的法律问题
5.4.2 中国人民银行最后贷款人制度的立法调整
第6章 营业银行援助:存款保险机构的公共资金救助法律制度
6.1 美国存款保险机构营业银行援助的发展历程
6.1.1 1950年以前的发展
6.1.2 1950年以后的发展
6.1.3 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的发展
6.2 即时矫正措施:营业银行援助的事前预防
6.2.1 美国现行即时矫正措施的内容解读
6.2.2 失灵的症结——单一资本充足率监管
6.2.3 中国即时矫正措施的立法调整
6.3 营业银行援助的基本原则和标准:"成本最小化"和"系统性风险例外"
6.3.1 基本原则和标准的确立
6.3.2 基本原则和标准的实践
6.4 营业银行援助与问题银行"大而不倒"
6.4.1 关于"大而不倒"的争议
6.4.2 《多德-弗兰克法案》对"大而不倒"争议的解决
6.5 中国营业银行援助法律制度的构建
6.5.1 救助权力的赋予
6.5.2 营业银行援助的地位
6.5.3 救助的标准和基本原则
6.5.4 救助资金的来源
第7章 购买股权和问题资产收购:财政部的公共资金救助法律制度
7.1 美国财政部公共资金救助的发展历程
7.1.1 经济大萧条期间的发展
7.1.2 储贷协会危机期间的发展
7.1.3 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的发展
7.2 财政部公共资金救助的法律依据
7.3 财政部公共资金救助的基本原则和理念:"成本可回收"原则和"纳税人权益保护"理念
7.3.1 金融风险财政化、纳税人权益受损与财政部救助
7.3.2 基本原则和理念的确立——以花旗银行救助案为例
7.4 中国财政部公共资金救助存在的法律问题与立法调整
7.4.1 中国财政部公共资金救助存在的法律问题
7.4.2 中国财政部公共资金救助的立法调整
第8章 救助权力分配与协调机制:公共资金救助体系的建立
8.1 "分权理论"与公共资金救助权力的行使
8.2 公共资金救助的权力分配
8.2.1 美国公共资金救助的权力分配
8.2.2 中国公共资金救助的权力分配
8.3 公共资金救助的协调机制
8.3.1 协调机制运作模式的选择
8.3.2 银监会在协调机制中的角色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金融危机后对美国即时矫正措施的反思[J]. 王勇. 南方金融. 2011(02)
[2]后金融危机时代的金融法制变革与重构[J]. 强力,杨为乔.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1)
[3]后危机时代下对金融监管法价值的省思[J]. 盛学军.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1)
[4]宏观调控法基本原则新探——从金融危机中“救市”需要法治化谈起[J]. 胡光志,田杨.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1)
[5]宪法政治场景中的金融危机干预[J]. 单飞跃. 法学家. 2010(06)
[6]金融危机引发社会问题的解决与给付行政法基本理论的发展[J]. 邓海娟. 求索. 2010(11)
[7]基于现金流量的企业财务困境警兆分析[J]. 蒲春燕.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0(S2)
[8]后金融危机时代银行法面临的问题及其完善[J]. 杨松. 法学杂志. 2010(11)
[9]中国问题银行公共资金救助体系的法律构建——以金融危机中美国的救助行为为鉴[J]. 杨松,王勇.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0(06)
[10]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国家干预:意义、内涵与路径[J]. 窦鹏娟.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S1)
博士论文
[1]金融危机政府救助:理论与实践[D]. 孙颖.辽宁大学 2010
[2]政府金融救助研究:理论与经验[D]. 赵高翔.华东师范大学 2009
[3]基于道德风险视角的最后贷款人救助政策研究[D]. 危勇.暨南大学 2008
[4]中国有问题金融机构处置研究[D]. 檀江来.复旦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我国商业银行危机防范与救助法律制度研究[D]. 任斐.华中农业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2316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3231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