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金融论文 >

我国ICO监管机制研究——以“沙箱监管”模式为制度建构思路

发布时间:2021-06-22 14:46
  尽管以区块链技术和数字货币体系为基础的ICO业务已被监管机构临时禁止,但是ICO的创新效益不能忽视。从整体上看,ICO的风险主要来自于作为所筹集对象的自发数字货币存在缺陷,以及ICO本身模式诸多不足的相互叠加。借鉴国外沙箱监管经验,通过沙箱监管ICO可以实现风险控制与创新收益兼得。当前应当从监管沙箱运行机制、消费者保护机制和监管体制等方面着手重塑我国ICO的监管机制。 

【文章来源】:上海商学院学报. 2020,21(05)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
二、ICO的主要风险
    (一)募集对象作为自发数字货币的先天不足
    (二)ICO模式运营的诸多缺陷
三、ICO监管的域外经验
    (一)沙箱监管核心:监管沙箱的构建
        1. 沙箱监管的准入标准和条件
        2. 沙箱监管的具体流程
        3. 企业可执行的灵活方案
    (二)沙箱监管体制:“淡中心化”的互动式治理体制
    (三)消费者保障机制:风险提示与损害赔偿
四、调整我国ICO监管机制的制度路径
    (一)以自贸区为平台构建ICO沙箱监管机制
    (二)构建完善的ICO沙箱准入及监管流程
    (三)建立互动式治理和技术治理的监管体制
    (四)完善ICO沙箱监管的消费者保障机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央行数字货币:系统架构、影响机制与治理路径[J]. 陈燕红,于建忠,李真.  浙江社会科学. 2020(10)
[2]金融科技监管的合作治理路径[J]. 李有星,王琳.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01)
[3]区块链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实验性规制的路径[J]. 朱娟.  南京社会科学. 2018(12)
[4]我国区块链金融的法律规制——基于智慧监管的视角[J]. 朱娟.  法学. 2018(11)
[5]金融科技的高质量发展与监管创新——“监管沙箱”的思路借鉴[J]. 李新宁.  学习与实践. 2018(10)
[6]加拿大沙箱监管的制度建构与启示[J]. 柴瑞娟,常梦.  证券市场导报. 2018(10)
[7]监管沙箱:拥抱Fintech的监管制度创新[J]. 李仁真,申晨.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5)
[8]监管科技:金融科技的监管挑战与维度建构[J]. 杨东.  中国社会科学. 2018(05)
[9]ICO代币融资的穿透式监管:现状、困境与对策[J]. 陆颖.  武汉金融. 2018(03)
[10]ICO的发展、风险与监管[J]. 伍旭川,郑蕾,管宇晶.  中国金融. 2017(18)



本文编号:32430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32430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bfa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