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在岸—离岸汇率风险溢出效应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11 01:27
基于GARCHSK模型研究表明人民币在岸和离岸汇率不同阶矩风险存在差异性,具体表现为人民币在岸汇率二阶矩风险小于离岸汇率,而三阶矩和四阶矩风险则大于离岸汇率。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和滚动相关分析得出:人民币离岸和在岸汇率一阶矩存在正向的相互影响,即离岸(在岸)一阶矩历史数据有助于预测在岸(离岸)的汇率走势。人民币离岸汇率二阶矩和三阶矩风险对在岸汇率格兰杰因果检验显著且滚动相关系数为负,即离岸二阶矩和三阶矩风险历史数据有助于预测在岸相应阶矩风险走势,反之则不成立。人民币离岸和在岸四阶矩不存在相互影响,但存在正相关性。
【文章来源】:区域金融研究. 2020,(09)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在岸—离岸市场条件方差
在岸—离岸市场条件偏度
图2 在岸—离岸市场条件偏度条件方差方面:人民币离岸汇率波动比在岸汇率波动更剧烈。由图1条件方差的波动情况可以看出,人民币在岸、离岸市场存在明显的波动集聚性,并且离岸市场的波动幅度显著大于在岸市场,即离岸市场对信息的冲击反应更敏感。离岸和在岸市场参与机构存在很大差异,在岸市场主要是以有实际结汇需求的企业和银行为主,而香港离岸市场的参与机构则更具多样性,不仅有银行和进出口企业,而且有投行、基金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境内外市场参与机构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两个市场对外汇的需求弹性和规避风险的差异。境内市场更多的是实际的结汇需求,因而外汇的需求弹性低,风险厌恶程度高。而境外市场非银行金融机构等市场参与主体则更多地从全球视角进行多元化投资,当市场收益率出现变化时,这些机构投资者则会将资金从低收益率市场向高收益率市场转移配置。因此离岸市场对信息的反应更敏感,风险厌恶程度相对较低,使得离岸市场汇率波动更剧烈。“8·11”汇改前后,在岸、离岸汇率都有巨大的波动,表明“8·11”汇改对人民币汇率市场具有重要影响。汇改后,在岸、香港离岸市场的条件方差波动幅度都明显上升,表明汇改增强了人民币境内外市场对信息的反应敏感度。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股市高阶矩风险及其对投资收益的冲击[J]. 史代敏,田乐蒙,刘震. 统计研究. 2017(10)
[2]投资者关注对人民币汇率价差波动的影响研究——基于GARCH-MIDAS模型[J]. 尹力博,李勍. 管理科学. 2017(05)
[3]人民币汇率定价权之争——基于在岸-离岸汇率的联动关系[J]. 石建勋,孙亮. 经济经纬. 2017(05)
[4]高阶矩风险溢酬:信息含量及影响因素[J]. 郑振龙,郑国忠. 数理统计与管理. 2017(03)
[5]香港离岸与在岸人民币套汇问题研究[J]. 陈丽,甄峰. 国际金融研究. 2017(01)
[6]汇率制度改革与人民币汇率联动的特征研究[J]. 麦勇,陈欢. 世界经济研究. 2016(11)
[7]股市收益率高阶矩风险的产生机制检验[J]. 方立兵,曾勇. 中国管理科学. 2016(04)
[8]央行如何实现汇率政策目标——基于在岸-离岸人民币汇率联动的研究[J]. 王芳,甘静芸,钱宗鑫,何青. 金融研究. 2016(04)
[9]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结构相依与结构突变[J]. 吴恒煜,胡根华,吕江林. 数理统计与管理. 2016(01)
[10]人民币外汇市场稳定性管理——基于内地与香港人民币汇率价差的视角[J]. 郭敏,贾君怡. 国际贸易问题. 2016(01)
本文编号:3277049
【文章来源】:区域金融研究. 2020,(09)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在岸—离岸市场条件方差
在岸—离岸市场条件偏度
图2 在岸—离岸市场条件偏度条件方差方面:人民币离岸汇率波动比在岸汇率波动更剧烈。由图1条件方差的波动情况可以看出,人民币在岸、离岸市场存在明显的波动集聚性,并且离岸市场的波动幅度显著大于在岸市场,即离岸市场对信息的冲击反应更敏感。离岸和在岸市场参与机构存在很大差异,在岸市场主要是以有实际结汇需求的企业和银行为主,而香港离岸市场的参与机构则更具多样性,不仅有银行和进出口企业,而且有投行、基金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境内外市场参与机构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两个市场对外汇的需求弹性和规避风险的差异。境内市场更多的是实际的结汇需求,因而外汇的需求弹性低,风险厌恶程度高。而境外市场非银行金融机构等市场参与主体则更多地从全球视角进行多元化投资,当市场收益率出现变化时,这些机构投资者则会将资金从低收益率市场向高收益率市场转移配置。因此离岸市场对信息的反应更敏感,风险厌恶程度相对较低,使得离岸市场汇率波动更剧烈。“8·11”汇改前后,在岸、离岸汇率都有巨大的波动,表明“8·11”汇改对人民币汇率市场具有重要影响。汇改后,在岸、香港离岸市场的条件方差波动幅度都明显上升,表明汇改增强了人民币境内外市场对信息的反应敏感度。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股市高阶矩风险及其对投资收益的冲击[J]. 史代敏,田乐蒙,刘震. 统计研究. 2017(10)
[2]投资者关注对人民币汇率价差波动的影响研究——基于GARCH-MIDAS模型[J]. 尹力博,李勍. 管理科学. 2017(05)
[3]人民币汇率定价权之争——基于在岸-离岸汇率的联动关系[J]. 石建勋,孙亮. 经济经纬. 2017(05)
[4]高阶矩风险溢酬:信息含量及影响因素[J]. 郑振龙,郑国忠. 数理统计与管理. 2017(03)
[5]香港离岸与在岸人民币套汇问题研究[J]. 陈丽,甄峰. 国际金融研究. 2017(01)
[6]汇率制度改革与人民币汇率联动的特征研究[J]. 麦勇,陈欢. 世界经济研究. 2016(11)
[7]股市收益率高阶矩风险的产生机制检验[J]. 方立兵,曾勇. 中国管理科学. 2016(04)
[8]央行如何实现汇率政策目标——基于在岸-离岸人民币汇率联动的研究[J]. 王芳,甘静芸,钱宗鑫,何青. 金融研究. 2016(04)
[9]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结构相依与结构突变[J]. 吴恒煜,胡根华,吕江林. 数理统计与管理. 2016(01)
[10]人民币外汇市场稳定性管理——基于内地与香港人民币汇率价差的视角[J]. 郭敏,贾君怡. 国际贸易问题. 2016(01)
本文编号:32770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32770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