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金融论文 >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时变波动分析——基于三区制MSVAR模型

发布时间:2021-08-29 08:30
  外汇的稳定对于一国经济而言至关重要,稳定的汇率往往体现为汇率的波动性较低,交易量越活跃的货币其汇率的波动幅度也越小。人民币有效汇率自汇率并轨改革以来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呈现出时变的波动特征,这为人民币汇率的趋势预测与分析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困扰。本文选取三区制MSVAR模型,对不同状态下人民币有效汇率的时变波动进行分析,发现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短期波动存在显著的非对称性,长期存在"外升内贬,外贬内升"的现象,并且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存在显著的"快涨慢跌"特征。 

【文章来源】:特区经济. 2020,(10)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时变波动分析——基于三区制MSVAR模型


三区制概率图

概率,变量,区间,有效汇率


通过Oxmetrics可以得到三区制概率图,根据上图可以看到,样本数据大部分集中在区制2中,其次是区制3,而区制1更像是短期极端刺激所产生的特殊情况。在具体的区制识别中,区制2持续时间最长,最长跨度之间为2001年2月至2004年10月(56个月),其次为2018年4月至2020年1月(21个月),以及2005年3月至2006年5月(14个月)。为了能够更加方便理解区制的经济含义,我们将区制主要聚集的时间进行了标注(由于表格由作者手工绘制,导致部分零散区制未被画入图中)。可以发现在区制2中,人民币有效汇率总体保持稳定,在区制2的大部分时间样本内宏观政策也保持相对稳定,故我们认为区制2以人民币有效汇率贬值以及汇率平缓为主要特征。在此区制下的其他变量,如国内资本流动性,国际资本流动以及中美利差普遍波动较低,这些外部因素的低波动是人民币有效汇率保持平稳的重要原因。相对于区制2,区制3所面临的波动更大一些。并且,在区制3的大部分时间中,人民币有效汇率都处在上升的通道中,并且在区制3的样本中,包含了国际资本大量净流入的阶段,也包含了中美利差扩大的时间样本,同时国内流动性在大部分样本中都处于相对宽松的状态,故我们认为区制3的特征体现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在外部因素的影响下快速升值,此时人民币有效汇率的波动幅度变大,且上升时期普遍较短,体现为“快涨”的特征。最后我们来看区制1,在Oxmetrics得到的三区制概率图中,区制1的时间最短,根据软件得到的数据,区制1的平均周期为1.76个月,而区制2的平均周期为9.12个月,区制3为4.41个月。并且在区制1的大部分样本中人民币有效汇率都呈现快速贬值的趋势,包括2008年金融危机以及2015年股灾都包含在区制1中。除此之外,区制1出现在2005年1月、2007年1月、2010年1月、2011年1月、2013年1月、2014年1月、2015年1月、2016年1月、2017年1月、2018年1月以及2020年2月,且有效周期均为一个月时间,并且在时间上都在每一年年初,在这些时间中都伴随有大幅度的国际资本流动与国内流动性的波动,往往是每年重大政策和改革开始进行的关键时期,故区制1可以作为一种特殊的现象单独进行观察研究。

脉冲,变量,实际有效汇率,人民币


2. 脉冲响应分析通过脉冲响应图我们能够看到,给定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一个标准差的正向冲击,即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在三个区制中均会使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保持升值,即汇率冲击的方向将会与后期汇率变动方向保持一致,其中区制1与区制2的冲击幅度相似,但是区制3的幅度要更大,反映了区制3由冲击导致的波动幅度相较于其他两个区制要更大。这也验证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在一个区制中具有持续性的变化趋势。给定国际资本净流动额一个标准差的正向冲击,在区制1中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显著升值,而在区制2和区制3中,人民币汇率在受到资本净流动冲击的情况下并未产生升值的影响,可见在区制1中,人民币初期受到资本流动的冲击较大,结合上文的区制划分,区制1主要体现为短期汇率大幅波动的状态,此时主要是重要的改革与时间产生的时点,国际资本大额净流动(热钱)会导致人民币有效汇率短期同向大幅波动,但这种状态不可持续,短期波动后会回归平稳,具体表现为“快涨快跌”的特征。而在相较稳定的区制2与区制3中,国际资本净流动并不会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产生显著的影响。给定国内资本流动一个标准差的正向冲击,当期在区制1与区制2的情况下均会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产生同等的正向影响,但是在区制3的情况下效果不显著。但是此冲击的效果是持久的,在三个区制中均会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产生持续性的影响,且均在第3期(一个季度后)达到最大,之后逐步衰减。给定中美利差一个标准差的正向冲击,只在区制1的当期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而在区制2与区制3中并没有显著的影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资本流动、汇改与在岸和离岸人民币汇率价差——基于泰勒规则与TVP-SV-VAR模型的实证研究[J]. 任桐瑜,李杰.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20(08)
[2]人民币国际化加剧了汇率波动吗——基于向量自加回归模型的实证研究[J]. 廖良美,陆田润.  湖北工业大学学报. 2020(03)
[3]中国金融周期的波动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 李世权,陈赤平,刘尧成.  统计与决策. 2019(23)
[4]美元周期性波动对我国跨境资本流动的非对称效应研究[J]. 彭星,刘潋,李斌.  商业经济与管理. 2019(05)
[5]人民币汇率收益率的波动特性研究——基于GARCH理论的衍生[J]. 石凯.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8(12)
[6]人民币汇率变动的价格传递效应——基于SV-TVP-FAVAR模型的实证分析[J]. 刘金全,石睿柯,徐阳.  工业技术经济. 2018(05)
[7]影响因素、管控机制与人民币汇率波动趋势[J]. 李建伟,杨琳.  改革. 2017(01)
[8]人民币汇率预期与房地产价格的非线性互动关系——基于MS-VAR模型的实证研究[J]. 李志慧.  社会科学家. 2016(07)
[9]基于MSVAR模型的有色金属价格波动影响因素的非线性效应研究[J]. 钟美瑞,谌杰宇,黄健柏,谌金宇.  中国管理科学. 2016(04)
[10]基于GARCH模型的人民币汇率波段动态特征研究[J]. 张桓,吴可.  经济数学. 2015(04)

博士论文
[1]我国人民币汇率政策调整的时机选择研究[D]. 陈雪.浙江大学 2012
[2]人民币有效汇率的波动及其经济效应研究[D]. 姚远.吉林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研究[D]. 刘敏.西安理工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3702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33702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83f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