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金融论文 >

东亚货币合作的新趋势 ——以中日韩汇率协调体系建构为视角

发布时间:2021-09-17 11:03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再次给东亚各国敲响了警钟,即一个经济区或经济体里面最好要有一种有效的货币合作机制,是防止域外国家或经济体以汇率等金融手段转嫁危机的最佳方式。由于种种原因,以中日韩三国为主的东亚地区建立类似欧盟的单一货币仍然困难重重,但在三国之间建立起一种货币合作安排,实现三国的汇率协调,并非遥不可及。中日韩三国之间的贸易往来频繁,贸易金额巨大,同时三国的经济互补性很强,经济上形成了相互依存的关系。因此三国都需求一个稳定的汇率环境。同时,从政治上来说,后金融危机时期,日本在外交政策上,有回归亚洲、重视亚洲的趋势,在日美关系上,追求对等关系。在中日双边关系方面,2008年中日签署了《中日关于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的联合声明》,双方确认两国为合作伙伴关系,标志着两国关系进入全新的时期。同年,中日韩三国领导人在日本福冈举行会议,在《三国伙伴关系联合声明》中提出:将在开放、透明、互信、互利、尊重文化差异的原则下推进区域合作。标志着东亚新的合作机制的建立,对推动东亚区域合作有着重要作用和影响,这也为东亚货币合作提供了政治基础。本文通过政治、经济层面以及国际关系理论对汇率协调体系建构的可... 

【文章来源】:暨南大学广东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1 选题依据
        1.1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关于汇率问题的政治经济学研究现状
        1.3 国内外学者对汇率因素在东亚货币合作中作用的相关研究
    2 论文主体框架
    3 研究创新点、研究方法与寻求解决的主要问题
        3.1 创新点与新颖之处
        3.2 研究方法
        3.3 寻求解决的主要问题
1 汇率问题的政治经济学
    1.1 从经济学视角对汇率问题的简单阐述
        1.1.1 一国货币汇率的确定依据
        1.1.2 一国汇率制度的安排模式
        1.1.3 汇率的国际合作
    1.2 从政治经济学、国际关系学视角,分析汇率问题
        1.2.1 影响汇率制度的变量分析
        1.2.2 日美货币谈判中的汇率问题个案研究
        1.2.3 中美汇率纠纷个案研究
        1.2.4 东亚地区与汇率合作
    小结
2 东亚货币合作的新趋势
    2.1 区域性公共产品概念的引入
    2.2 区域性公共产品与汇率协调体系的建立
3 对中日韩三国汇率协调体系可行性的分析
    3.1 中日韩三国构建汇率协调体系的经济基础
    3.2 中日韩三国构建汇率协调体系的政治基础
        3.2.1 以建构主义理论视角分析汇率协调体系的理论基础
        3.2.2 建构主义视角下的货币地区主义
        3.2.3 中日关系对汇率协调体系的影响
        3.2.4 韩国在汇率协调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3.3 中日韩在汇率协调体系构建中的博弈
        3.3.1 日本的政策选择
        3.3.2 韩国的政策选择
        3.3.3 中国的政策选择
    3.4 欧洲经济一体化对中日韩三国施行汇率协调的借鉴意义
        3.4.1 欧洲政治经济一体化过程的启示
        3.4.2 从魏尔纳计划到欧洲货币体系(EMS)
    小结
4 中日韩三国汇率协调体系的构建原则与阻力
    4.1 构建该体系的基本原则
        4.1.1 循序渐进,先易后难的原则
        4.1.2 立足本地区,为地区利益服务的原则
        4.1.3 充分考虑区域外势力影响的原则
    4.2 中日韩三国汇率协调体系构建的阻力
    小结
5 人民币未来的选择-人民币区域化与汇率协调体系的构建
    5.1 人民币国际化与中国的政治经济利益
        5.1.1 人民币国际化有助于中国在国际经济交流中获得铸币税的收益
        5.1.2 人民币国际化有助于维护金融稳定减轻人民币升值压力
        5.1.3 人民币国际化有助于增强中国在世界经济活动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5.2 人民币区域化的提出
    5.3 区域汇率协调体系的构建与人民币区域化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多边施压”:美国对华外交策略新动向[J]. 刘建华,于水欢.  现代国际关系. 2010(10)
[2]东亚货币合作的模式选择与中国的对策研究[J]. 吴锋.  东南亚纵横. 2010(06)
[3]美国霸权和东亚一体化——一种新现实主义的解释[J]. 宋伟.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9(02)
[4]东亚区域货币合作回顾[J]. 张斌.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8(10)
[5]东亚货币合作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J]. 宋飞.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4)
[6]亚洲的民族主义和区域主义——全球化背景下的相克和超克[J]. 天儿慧.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8(06)
[7]区域性国际公共产品——解析区域合作的另一个理论视点[J]. 樊勇明.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8(01)
[8]东亚货币合作中的美元因素[J]. 王勇辉.  东南亚研究. 2007(01)
[9]东亚经济一体化:国外的视角[J]. 陈廷根.  东南亚研究. 2006(03)
[10]欧洲认同的历史起源[J]. 鲁道夫·宾尼,郭灵凤.  欧洲研究. 2006(01)

博士论文
[1]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下中日韩经贸关系研究[D]. 何谦.西北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东亚货币合作进程中的美国因素探析[D]. 冯清云.暨南大学 2010
[2]全球经济失衡下的东亚货币合作[D]. 周力冰.复旦大学 2008
[3]机制与格局:货币体系变迁的国际政治经济学[D]. 刘晓琳.暨南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3985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33985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83d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