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鄞州银行农户小额信贷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17 12:18
中国是个农村人口占多数的农业大国,据统计约有五分之一人口属于低收入人群,其中绝大多数是农村人口。如何增加农民的收入成为我国解决“三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问题。小额信贷作为一种新型的金融方式,通过向农业人口提供金融服务,成为促进农民就业、帮助农民致富的有效方式被引入到我国,并且发展迅速,在农民增收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然而,我们也注意到我国农户小额信贷的发展状况存在着诸多问题,仍然难以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如农户小额信贷资金不足,缺少持续的监督和管理等,影响了持续发展;正规金融机构目前只有农村信用社广泛开展农户小额贷款,导致了农户小额信贷市场普遍存在着农户贷款难,小额信贷覆盖率低的现象;而小额信贷机构也伴随着风险大、资金不足、管理难等问题;而且我国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尚不完备。这些问题能否得到妥善解决,不仅关系到农户生产消费资金保障及农户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而且关系到农村信贷市场秩序以及小额信贷机构的生存和发展,直接影响到我国的“新农村”建设进度。因此,本文对鄞州银行农户小额信贷产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指出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为我国的农户小额信贷能够...
【文章来源】: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导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本文的研究目标及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理论研究综述
1.3.1 国外理论研究综述
1.3.2 国内理论研究综述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本文技术路线及数据来源
1.6 可能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第二部分 农户小额信贷的基本理论
2.1 农户小额信贷的概念
2.2 农户小额信贷的特征
2.2.1 小额信贷的提供者
2.2.2 小额信贷的客户
2.2.3 小额信贷的额度
2.2.4 小额信贷的期限和偿还方式
2.2.5 小额信贷的目标
2.2.6 小额信贷的资金来源
2.3 国外小额信贷的成功模式
2.3.1 孟加拉乡村银行(GrameenBank)模式
2.3.2 印度尼西亚人民银行(BRI)模式
2.3.3 FINCA的村银行(Village Banking)模式
2.3.4 批发机构模式
2.4 国外小额信贷的成功经验
2.5 国外经验对我国农户小额信贷的启示
第三部分 农户小额信贷发展历程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我国农户小额信贷的发展历程
3.2 我国农户小额信贷存在的主要问题
3.2.1 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缺失
3.2.2 我国农村地区资金供求失衡
3.2.3 我国农户小额信贷缺少可持续性
3.2.4 我国农户小额信贷的高风险性
3.3 鄞州区农户小额信贷发展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3.3.1 鄞州区基本情况
3.3.2 鄞州区农户小额信贷发展现状
3.3.3 鄞州区小额信贷存在问题分析
第四部分 鄞州银行农户小额信贷产品
4.1 鄞州银行概况
4.2 鄞州银行特色的小额农户贷款产品
4.2.1 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股权质押贷款
4.2.2 联户担保贷款
4.2.3 银政合作贷款
4.2.4 "支农宝"贷款
4.3 鄞州银行的农户小额信贷产品之间比较
4.4 鄞州银行与其它银行的小额信贷产品比较
4.5 鄞州银行小额信贷存在的问题分析
第五部分 鄞州区三信创建对农户小额信贷的促进作用
5.1 开展信用村镇创建活动背景和意义
5.1.1 开展信用村镇创建活动背景
5.1.2 信用村镇创建活动目的意义
5.1.3 政府配套"三大政策"
5.2 开展信用村镇创建活动主要内容
5.2.1 信用户创建内容
5.2.2 信用村创建内容
5.2.3 信用乡(街道)创建内容
5.3 三信创建工作主要亮点和取得的成效
5.3.1 三信创建工作主要亮点
5.3.2 "三信"创建主要成效
5.3.3 "三信"创建工程实现了政府、银行、农户三方共赢
5.4 创建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5.4.1 三信创建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5.4.2 三信创建的跟进措施及相应对策研究
第六部分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国外经验看农村小额信贷市场策略调整[J]. 段贵昌.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9(02)
[2]孟加拉乡村银行小额信贷模式及其启示[J]. 田甜,万江红. 时代经贸(下旬刊). 2007(02)
[3]农信社——中国农户小额信贷正规化路径选择[J]. 李激扬. 金融经济. 2006(24)
[4]浅析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J]. 王乃彬.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06(11)
[5]小额信贷:民间力量唱主角[J]. 王曙光. 中国经济周刊. 2006(16)
[6]小额信贷业务的偏差与规范[J]. 周宇. 乡镇经济. 2006(01)
[7]小额信贷支农探讨[J]. 丁洲锋,孙习祥,聂鸣. 宏观经济研究. 2006(01)
[8]印尼人民银行——村银行的成功经验及启示[J]. 张惠茹. 农村经济. 2005(12)
[9]减贫事业的重要举措——发展小额信贷[J]. 王佐. 科学决策. 2005(12)
[10]中国农村金融市场实证分析[J]. 潘朝顺,傅波. 经济论坛. 2005(12)
本文编号:3398708
【文章来源】: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导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本文的研究目标及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理论研究综述
1.3.1 国外理论研究综述
1.3.2 国内理论研究综述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本文技术路线及数据来源
1.6 可能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第二部分 农户小额信贷的基本理论
2.1 农户小额信贷的概念
2.2 农户小额信贷的特征
2.2.1 小额信贷的提供者
2.2.2 小额信贷的客户
2.2.3 小额信贷的额度
2.2.4 小额信贷的期限和偿还方式
2.2.5 小额信贷的目标
2.2.6 小额信贷的资金来源
2.3 国外小额信贷的成功模式
2.3.1 孟加拉乡村银行(GrameenBank)模式
2.3.2 印度尼西亚人民银行(BRI)模式
2.3.3 FINCA的村银行(Village Banking)模式
2.3.4 批发机构模式
2.4 国外小额信贷的成功经验
2.5 国外经验对我国农户小额信贷的启示
第三部分 农户小额信贷发展历程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我国农户小额信贷的发展历程
3.2 我国农户小额信贷存在的主要问题
3.2.1 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缺失
3.2.2 我国农村地区资金供求失衡
3.2.3 我国农户小额信贷缺少可持续性
3.2.4 我国农户小额信贷的高风险性
3.3 鄞州区农户小额信贷发展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3.3.1 鄞州区基本情况
3.3.2 鄞州区农户小额信贷发展现状
3.3.3 鄞州区小额信贷存在问题分析
第四部分 鄞州银行农户小额信贷产品
4.1 鄞州银行概况
4.2 鄞州银行特色的小额农户贷款产品
4.2.1 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股权质押贷款
4.2.2 联户担保贷款
4.2.3 银政合作贷款
4.2.4 "支农宝"贷款
4.3 鄞州银行的农户小额信贷产品之间比较
4.4 鄞州银行与其它银行的小额信贷产品比较
4.5 鄞州银行小额信贷存在的问题分析
第五部分 鄞州区三信创建对农户小额信贷的促进作用
5.1 开展信用村镇创建活动背景和意义
5.1.1 开展信用村镇创建活动背景
5.1.2 信用村镇创建活动目的意义
5.1.3 政府配套"三大政策"
5.2 开展信用村镇创建活动主要内容
5.2.1 信用户创建内容
5.2.2 信用村创建内容
5.2.3 信用乡(街道)创建内容
5.3 三信创建工作主要亮点和取得的成效
5.3.1 三信创建工作主要亮点
5.3.2 "三信"创建主要成效
5.3.3 "三信"创建工程实现了政府、银行、农户三方共赢
5.4 创建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5.4.1 三信创建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5.4.2 三信创建的跟进措施及相应对策研究
第六部分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国外经验看农村小额信贷市场策略调整[J]. 段贵昌.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9(02)
[2]孟加拉乡村银行小额信贷模式及其启示[J]. 田甜,万江红. 时代经贸(下旬刊). 2007(02)
[3]农信社——中国农户小额信贷正规化路径选择[J]. 李激扬. 金融经济. 2006(24)
[4]浅析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J]. 王乃彬.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06(11)
[5]小额信贷:民间力量唱主角[J]. 王曙光. 中国经济周刊. 2006(16)
[6]小额信贷业务的偏差与规范[J]. 周宇. 乡镇经济. 2006(01)
[7]小额信贷支农探讨[J]. 丁洲锋,孙习祥,聂鸣. 宏观经济研究. 2006(01)
[8]印尼人民银行——村银行的成功经验及启示[J]. 张惠茹. 农村经济. 2005(12)
[9]减贫事业的重要举措——发展小额信贷[J]. 王佐. 科学决策. 2005(12)
[10]中国农村金融市场实证分析[J]. 潘朝顺,傅波. 经济论坛. 2005(12)
本文编号:33987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33987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