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脆弱性指标构建与风险驱动因素分解
发布时间:2021-11-17 01:21
2019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要求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向全面、纵深不断推进。随着社会融资结构从传统的银行导向型转变为市场导向型,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方式快速发展,新型融资工具不断涌现。各个金融子市场间的叠加与对冲,使单一市场风险指标难以准确反映金融体系的复合风险,而金融脆弱性被普遍认为是金融风险发生的内在根源,而通过构建金融体系脆弱性指标可为金融风险的集中刻画提供参考。本文基于TVP-FAVAR方法构建契合我国国情的金融脆弱性指标体系,系统分析其风险驱动因素及传导路径,并提出政策建议。
【文章来源】:福建金融. 2020,(07)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2008年1月~2019年6月金融脆弱性动态变化情况
本文对外部冲击的刻画分为国际贸易与跨国冲击两个层面进行:前者选取国际收支差额/GDP、外汇储备增长率、进出口贸易差额/GDP,分别代表国际收支状况、外汇储备占比以及对外贸易三个方面因素;后者选取道琼斯指数波动、有效汇率指数以及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波动率,作为衡量跨国冲击的指标。通过运用PCA方法提取外部冲击公因子,其对上述指标的解释度为67.02%(4)。从变化和表现看,宏观经济波动因子和外部冲击因子均能较好地拟合国内宏观经济及国际市场的动态变化和演进过程。图3 2008年1月~2019年6月我国外部冲击因子变化
2008年1月~2019年6月我国外部冲击因子变化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影子银行规模、房地产价格与金融稳定性[J]. 雷霖.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8(11)
[2]中国金融体系脆弱性指标体系构建及风险因素分解[J]. 何畅,邢天才. 上海金融. 2018(10)
[3]货币供给、房地产价格与金融稳定性——基于SVAR模型的实证研究[J]. 刘晓欣,雷霖,靳亚阁. 上海经济研究. 2017(07)
[4]中国式影子银行下的金融系统脆弱性[J]. 林琳,曹勇,肖寒. 经济学(季刊). 2016(03)
本文编号:3499945
【文章来源】:福建金融. 2020,(07)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2008年1月~2019年6月金融脆弱性动态变化情况
本文对外部冲击的刻画分为国际贸易与跨国冲击两个层面进行:前者选取国际收支差额/GDP、外汇储备增长率、进出口贸易差额/GDP,分别代表国际收支状况、外汇储备占比以及对外贸易三个方面因素;后者选取道琼斯指数波动、有效汇率指数以及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波动率,作为衡量跨国冲击的指标。通过运用PCA方法提取外部冲击公因子,其对上述指标的解释度为67.02%(4)。从变化和表现看,宏观经济波动因子和外部冲击因子均能较好地拟合国内宏观经济及国际市场的动态变化和演进过程。图3 2008年1月~2019年6月我国外部冲击因子变化
2008年1月~2019年6月我国外部冲击因子变化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影子银行规模、房地产价格与金融稳定性[J]. 雷霖.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8(11)
[2]中国金融体系脆弱性指标体系构建及风险因素分解[J]. 何畅,邢天才. 上海金融. 2018(10)
[3]货币供给、房地产价格与金融稳定性——基于SVAR模型的实证研究[J]. 刘晓欣,雷霖,靳亚阁. 上海经济研究. 2017(07)
[4]中国式影子银行下的金融系统脆弱性[J]. 林琳,曹勇,肖寒. 经济学(季刊). 2016(03)
本文编号:34999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34999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