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金融论文 >

我国融资体制下开发性金融与财政的协调发展

发布时间:2022-01-04 11:51
  2011年是我国“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一年。这一年我国经济高歌猛进,上半年GDP总量达到20.4459亿元,经济增长率的平均水平保持在9.6%。但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依然是以投资和出口导向为主,消费拉动明显不足,随着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急剧上升,投资和出口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遇到了新的瓶颈,主要表现为投资产生的高通胀和汇率改制带来的出口困难。同时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公共基础事业的落后制约了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同步发展,城乡基础设施、电力、运输、水利建设等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滞后,最终会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经济在30多年快速发展进程中,固定资产投资特别是基础设施投资对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基础设施作用处于从量变到质变的转换时期,效能没有完全释放。因此,继续加大对公共基础事业等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的资金投入是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于商业性金融机构来说,他们不愿意把资金投入到这些基础性行业和准公共产品上来,而仅仅通过财政融资也是无法满足此类资金缺口,此时开发性金融的介入刚好可以解决这一困境。在此背景下,本文选择了“我... 

【文章来源】:东北财经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我国融资体制下开发性金融与财政的协调发展


一l季节调整后趋势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当前经济形势与开发性金融的作用[J]. 陈元.  当代经济. 2010(17)
[2]开发性金融与中国城市化发展[J]. 陈元.  经济研究. 2010(07)
[3]市场信用体制建设是经济发展第四推动力[J]. 陈元.  科学决策. 2010(02)
[4]由金融危机引发的对金融资源配置方式的思考[J]. 陈元.  财贸经济. 2009(11)
[5]开发性金融与农村金融市场效率研究[J]. 谭小芳,白璐.  财经问题研究. 2009(06)
[6]开发性金融理论问题研究[J]. 李志辉,王永伟.  华北金融. 2009(01)
[7]开发性金融理论问题研究——弥补政策性金融的开发性金融[J]. 李志辉,王永伟.  南开经济研究. 2008(04)
[8]我国政策性金融理论与实践的审视与反思[J]. 张令骞.  经济研究导刊. 2008(04)
[9]我国农村金融制度的开发性金融支持(DFS)研究——基于微观农户行为的分析[J]. 李志辉,张晓明.  当代经济科学. 2007(06)
[10]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开发性金融支持效应分析——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研究[J]. 李志辉,张晓明.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7(11)



本文编号:35682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35682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77a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