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金融论文 >

中信银行沈阳分行财务风险评价及控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1 13:13

  本文关键词:中信银行沈阳分行财务风险评价及控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金融行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和进步,在这样的背景环境下,对商业银行财务风险进行有效评价以及控制,对于商业银行未来发展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对财务风险进行有效控制,成为当下商业银行发展过程中,必须关注的一个重要议题。综合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现状来看,我国商业银行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以国有四大商业银行为主,中小商业银行共同发展的格局,构成了我国金融体系发展格局。就以中信银行为例,中信银行在发展过程中,凭借着先进的管理理念以及对市场的有效把握,中信银行的实力已经得到了有效提升,在发展过程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实力。本文对商业银行财务风险评价及控制的研究,主要以中信银行为例,探讨了中信银行在商业银行财务风险评价及控制中的具体表现,并就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相关研究、分析。在实际研究过程中,本文注重立足于实际情况,对商业银行的财务风险的概念、分类以及相关的管理方法进行了探讨和阐述,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为本文的研究奠定了相关理论基础。研究时,笔者注重对当下中信银行发展现状入手,分析了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其财务风险环境、内部管理机制以及从业人员素质等方面着手,对中信银行财务风险评价以及控制过程中存在的漏洞、相关监管层面的内容展开了分析,以期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中信银行内部的财务风险问题对其发展产生了较为不利的影响,在面对当下金融发展形势,加强对财务风险问题的有效控制,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建立有效地风险管理体系,是中信银行发展过程中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同时,财务风险在当下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下,表现出一种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受到了诸多因素的影响。笔者在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时,注重统筹兼顾,从整体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立足于中信银行发展现状,对财务风险的复杂环境和相关因素进行了逐一探究,将财务风险管理归纳为日常的管理范围内,加强对财务风险的控制。除此之外,在研究过程中,笔者认为,中信银行以及我国其他商业银行在对财务风险评价及控制研究时,要注重借鉴和学习国内外先进经验,并能够结合自身发展特点,更好地对实际问题进行解决,以期更好地促进国内商业银行的发展和进步。
【关键词】:财务风险 风险评价 风险控制 中信银行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832.33;F830.4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第1章 绪论11-17
  • 1.1 课题研究背景11-12
  • 1.2 研究意义12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12-15
  • 1.3.1 国外研究现状概述12-14
  • 1.3.2 国内研究现状概述14-15
  • 1.4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15-17
  • 1.4.1 研究思路15-16
  • 1.4.2 结构安排16-17
  • 第2章 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理论概述17-28
  • 2.1 商业银行财务风险概述17-20
  • 2.1.1 涵义17
  • 2.1.2 特征17-18
  • 2.1.3 分类18-20
  • 2.2 财务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基础20-25
  • 2.2.1 效用理论20-21
  • 2.2.2 委托代理理论21-22
  • 2.2.3 现代资本结构理论22-23
  • 2.2.4 全面风险管理理论23-25
  • 2.3 商业银行财务风险评价方法25-28
  • 2.3.1 定性分析方法25-26
  • 2.3.2 定量分析方法26-28
  • 第3章 中信银行的财务风险管理现状28-53
  • 3.1 中信银行概况28-29
  • 3.1.1 中信银行简介28
  • 3.1.2 中信银行经营状况28-29
  • 3.2 中信银行财务风险指标体系设计的总体思路及原则29-30
  • 3.2.1 指标体系设计的总体思路29-30
  • 3.2.2 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30
  • 3.3 中信银行面临的财务风险30-41
  • 3.3.1 流动性风险30-32
  • 3.3.2 资产质量风险32-35
  • 3.3.3 资产损失风险35-36
  • 3.3.4 盈利风险36-39
  • 3.3.5 表外业务风险39-41
  • 3.4 中信银行财务风险控制现状分析41-48
  • 3.4.1 中信银行财务风险控制特征41-45
  • 3.4.2 中信银行财务风险控制存在问题分析45-48
  • 3.5 中信银行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48-53
  • 3.5.1 风险水平指标48-50
  • 3.5.2 风险迁徙指标50
  • 3.5.3 风险弥补指标50-53
  • 第4章 中信银行加强财务风险控制的对策53-62
  • 4.1 建立健全财务风险控制制度53-55
  • 4.1.1 建立合理的财务风险识别与评价机制53
  • 4.1.2 建立信息沟通与传递机制53-54
  • 4.1.3 建立长效工作机制54-55
  • 4.2 合理匹配风险收益55-56
  • 4.2.1 对资本充足度进行提升55
  • 4.2.2 改善存贷业务55
  • 4.2.3 注重提升中小企业信贷的稳定性55-56
  • 4.3 加强授信机制和不良资产管理56-57
  • 4.4 完善汇率和利率敏感性风险的管理57-58
  • 4.4.1 汇率完善策略57
  • 4.4.2 利率敏感性风险管理57-58
  • 4.5 重视表外业务风险管理58-59
  • 4.5.1 构建表外业务风险管理体系58
  • 4.5.2 注重表外业务的风险监测58-59
  • 4.5.3 加强表外业务风险管理技术59
  • 4.6 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素质59-62
  • 4.6.1 注重从业人员意识的提升59-60
  • 4.6.2 加强从业人员培训工作60-61
  • 4.6.3 构建良好地企业文化61-62
  • 结论62-63
  • 参考文献63-66
  • 致谢6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默蕙;企业收到银行承兑汇票该如何处理[J];经济师;2000年08期

2 马原,赵喜朝;银行承兑汇票承兑业务的风险与防范[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0年03期

3 常江,李竣峰;浅析银行承兑汇票的风险防范与化解[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3期

4 刘春艳;银行承兑汇票业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广西审计;2000年06期

5 吴明江;如何识别假银行承兑汇票[J];现代商业银行;2000年01期

6 林桂国;严格汇票管理 筑牢防范堤坝─—从识破一起200万元假银行承兑汇票中引起的反思[J];现代商业银行;2000年02期

7 马军;银行承兑汇票风险值得关注[J];现代商业银行;2000年03期

8 唐荻;浅谈银行承兑汇票运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青海金融;2000年03期

9 岳永生;当前银行承兑汇票办理中存在的问题[J];新疆金融;2000年11期

10 李景明,夏敏;关于银行承兑汇票管理的几点认识[J];冶金财会;2000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建平;;银行承兑汇票的风险成因及对策[A];陕西省金融学会第十届金融征文评选集[C];2004年

2 俊峰;;关于银行承兑汇票与货币资金协调运用的思考[A];第五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04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国家开发银行课题组;刘大为;;我国中小企业问接融资问题研究[A];银行与投资——中国投资学会2005—2006年度获奖科研课题选编[C];2005年

4 宋照来;;银行内部资源市场化配置论[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银行舞弊风险性分析及防范对策[A];舞弊的防范与检查论文汇编[C];2005年

6 时红秀;;对《制度、合约与企业行为——永康民间票据市场研究》一文的评论[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浙江卷)第五集[C];2006年

7 ;漳泽发电分公司“瘦身”措施深挖降本潜力[A];《电站信息》2012年第10期[C];2012年

8 傅胜原;;试探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银企问题[A];江西省抚州市社科联论文集(2002-2003)经济类[C];2003年

9 ;第三章 支付工具任您选[A];汇通天下——支付结算知识漫谈[C];2012年

10 ;物流银行:融资新军[A];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员通讯总第74期—84期(2005年)[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万河 史正夫;浅谈银行承兑汇票的风险及防范[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4年

2 交通银行兰州分行 汪志民;鉴别银行承兑汇票[N];金融时报;2001年

3 杜小宁;企业为何青睐“银行承兑汇票”融资[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3年

4 马军生;从个案看银行承兑汇票内部控制[N];财会信报;2006年

5 姜金平;德州分行7年累办银行承兑汇票132亿元垫付[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6年

6 记者 胡晓梅;银行承兑汇票成非法集资吸收对象[N];河北经济日报;2009年

7 热格吉德;鄂尔多斯市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发展迅速[N];内蒙古日报(汉);2009年

8 本报记者 ,

本文编号:3573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3573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c4b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