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金融信息管理:隐私保护与金融交易的权衡
发布时间:2022-01-08 15:36
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创新,金融服务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习惯。目前到银行办理存取款、汇兑、缴纳水电费等业务,购买理财产品、基金定投、储蓄连接保险等等创新型的金融产品与金融衍生品,已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本文将金融机构在与自然人客户发生业务往来时,基于其特殊主体或交易相对方的地位所了解、收集、使用、保存、加工的有关客户情况称之为个人金融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人基本信息、金融交易信息以及与客户有关的其他信息。实践中,也有人称为金融隐私。就金融隐私和个人金融信息关系而言,个人金融信息是个人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范围更广,金融隐私则是个人金融信息最核心组成部分。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接到一些包括金融机构在内的、具有很强针对性的莫名电话,推销金融产品和服务。很显然,消费者的信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泄露。这些个人金融信息泄露问题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人们普遍认为,作为个人隐私的重要内容,应当严格保护金融隐私。实践中,一些国家金融监管部门相继出台了加强金融隐私保护的监管规则。然而,也有人认为,金融隐私保护固然重要,但适度的信息共享、披露是金融市场克服信息不对称的重要手段。在金融市场上,金融隐...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6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CONTENT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选题意义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思路
五、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国外研究综述
一、隐私权由来与定义
二、金融隐私的价值
三、金融隐私共享效应、类别与模式
四、金融隐私保护与信息披露制度
五、隐私保护与信贷市场发展
六、金融隐私保护的实践
第二节 国内研究综述
一、金融隐私基本理论
二、信用信息理论研究
三、国际比较研究
四、金融隐私保护方法
五、隐私保护与信息披露制度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述评
第三章 金融隐私范畴、权利体系与关注动因
第一节 隐私与金融隐私
一、隐私概述
二、金融隐私发展简史
三、金融隐私内涵
四、金融隐私分类
五、金融隐私归属的识别
第二节 金融隐私信息采集范围
一、美国的信用信息采集
二、英国的个人信息采集
三、我国金融隐私采集的范围
四、隐私保护期间
第三节 金融隐私权利束及结构分析
第四节 金融隐私保护必要性
第四章 金融隐私的产权界定
第一节 金融隐私的财产属性
一、问题的提出
二、隐私的财产属性分析
第二节 博弈视角下的金融隐私产权界定问题
一、隐私产权界定的复杂性
二、隐私产权界定的博弈分析
第三节 隐私产权共享制度安排与权利行使
一、隐私产权共享机制
二、不同征信模式下的隐私产权界定问题
三、隐私产权共享下的权利行使
第五章 金融隐私利用、共享与披露
第一节 金融隐私利用类型化分析
第二节 隐私保护与共享的均衡分析
一、金融隐私共享的动因
二、隐私保护与信息共享的冲突
三、金融隐私共享的边界问题
四、银行保护隐私行为的最优选择
第三节 金融集团共享金融隐私问题探讨
第四节 隐私保护与信息公开披露的处理
一、信息公开和隐私保护的关系
二、处理信息公开与隐私保护的准则
三、平衡隐私保护与信息披露的立法设计
第五节 信贷资产证券化中的隐私保护问题
一、资产转移业务
二、与信用级次评定相关业务
三、资产支持证券发行业务
第六章 金融隐私产权保护的规则选择
第一节 产权保护规则
第二节 不同保护规则的比较分析
第三节 金融隐私产权保护规则的选择与适用
第七章 金融隐私保护与金融市场发展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主要经济体隐私保护法律制度的差异
一、样本与评估指标
二、变量与指标解释
三、各国金融隐私立法状况比较
第二节 金融隐私保护与征信发展水平的关系研究
一、金融隐私保护水平变化的衡量
二、理论假说
三、变量选择与模型设定
四、基本结论
五、隐私保护影响效应的解读
第三节 金融隐私保护与消费信贷市场发展
一、隐私保护对消费信贷市场影响的理论分析
二、变量选择与模型设定
三、计量结果与基本结论
第四节 隐私权绝对保护对金融市场效率的影响
第八章 金融隐私保护的监管决策
一、金融隐私保护的监管决策模型
二、消费者效用与监管行为的关系
三、监管机构与金融机构的博弈分析
四、最优金融隐私监管力度的求解
第九章 国外金融隐私保护的法律实践与体系评述
第一节 发达国家金融隐私保护制度情况
一、美国
二、欧盟
三、日本
四、瑞士
第二节 各国金融隐私立法特点与影响因素
第三节 金融隐私保护法律体系与法律关系探讨
第十章 我国金融隐私管理制度评估与对策选择
第一节 金融隐私保护法律体系及特点
第二节 金融隐私保护现状评估
第三节 金融隐私保护的路径选择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侵犯金融消费者隐私权行为的归责原则[J]. 党玺. 河北法学. 2013(05)
[2]金融集团经营中消费者隐私信息的保护与利用——美国立法经验、评价及借鉴[J]. 闫海,张天金.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13(04)
[3]商业银行个人客户信息保护法律问题研究[J]. 张炜. 金融论坛. 2013(04)
[4]征信业务中的个人隐私权保护研究[J]. 中国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课题组,周元元. 征信. 2013(03)
[5]一起个人征信信用报告纠纷案例引发的思考——个人金融消费者权益视角下的征信主体权益维护[J]. 袁军. 征信. 2013(02)
[6]对个人征信信息主体权益保护的思考——基于对商业银行监管的视角[J]. 唐琦. 征信. 2013(02)
[7]征信制度与个人隐私权保护的完善[J]. 冀茂奇,张冲. 人民论坛. 2013(05)
[8]征信背景下的个人信用信息权保护与限制——以比较分析法与产权分析法为主[J]. 李仪. 征信. 2013(01)
[9]金融隐私权保护公权干预制度探析[J]. 万玲. 行政与法. 2012(12)
[10]欧美国家金融隐私保护制度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J]. 侯小锋. 金融发展评论. 2012(10)
博士论文
[1]基于金融效率的金融监管研究[D]. 丁玲华.武汉理工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论银行反洗钱中客户信息披露的法律规制[D]. 李成.华中科技大学 2008
[2]论个人金融信息的法律保护[D]. 熊远艳.重庆大学 2008
[3]论我国反洗钱与隐私权保护的衡平[D]. 蔺轩.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7
[4]银行客户金融信息的法律保护研究[D]. 林贝金.西南财经大学 2006
[5]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及其在征信与金融领域内的规范性分析[D]. 陈东仿.中国政法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576817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6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CONTENT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选题意义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思路
五、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国外研究综述
一、隐私权由来与定义
二、金融隐私的价值
三、金融隐私共享效应、类别与模式
四、金融隐私保护与信息披露制度
五、隐私保护与信贷市场发展
六、金融隐私保护的实践
第二节 国内研究综述
一、金融隐私基本理论
二、信用信息理论研究
三、国际比较研究
四、金融隐私保护方法
五、隐私保护与信息披露制度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述评
第三章 金融隐私范畴、权利体系与关注动因
第一节 隐私与金融隐私
一、隐私概述
二、金融隐私发展简史
三、金融隐私内涵
四、金融隐私分类
五、金融隐私归属的识别
第二节 金融隐私信息采集范围
一、美国的信用信息采集
二、英国的个人信息采集
三、我国金融隐私采集的范围
四、隐私保护期间
第三节 金融隐私权利束及结构分析
第四节 金融隐私保护必要性
第四章 金融隐私的产权界定
第一节 金融隐私的财产属性
一、问题的提出
二、隐私的财产属性分析
第二节 博弈视角下的金融隐私产权界定问题
一、隐私产权界定的复杂性
二、隐私产权界定的博弈分析
第三节 隐私产权共享制度安排与权利行使
一、隐私产权共享机制
二、不同征信模式下的隐私产权界定问题
三、隐私产权共享下的权利行使
第五章 金融隐私利用、共享与披露
第一节 金融隐私利用类型化分析
第二节 隐私保护与共享的均衡分析
一、金融隐私共享的动因
二、隐私保护与信息共享的冲突
三、金融隐私共享的边界问题
四、银行保护隐私行为的最优选择
第三节 金融集团共享金融隐私问题探讨
第四节 隐私保护与信息公开披露的处理
一、信息公开和隐私保护的关系
二、处理信息公开与隐私保护的准则
三、平衡隐私保护与信息披露的立法设计
第五节 信贷资产证券化中的隐私保护问题
一、资产转移业务
二、与信用级次评定相关业务
三、资产支持证券发行业务
第六章 金融隐私产权保护的规则选择
第一节 产权保护规则
第二节 不同保护规则的比较分析
第三节 金融隐私产权保护规则的选择与适用
第七章 金融隐私保护与金融市场发展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主要经济体隐私保护法律制度的差异
一、样本与评估指标
二、变量与指标解释
三、各国金融隐私立法状况比较
第二节 金融隐私保护与征信发展水平的关系研究
一、金融隐私保护水平变化的衡量
二、理论假说
三、变量选择与模型设定
四、基本结论
五、隐私保护影响效应的解读
第三节 金融隐私保护与消费信贷市场发展
一、隐私保护对消费信贷市场影响的理论分析
二、变量选择与模型设定
三、计量结果与基本结论
第四节 隐私权绝对保护对金融市场效率的影响
第八章 金融隐私保护的监管决策
一、金融隐私保护的监管决策模型
二、消费者效用与监管行为的关系
三、监管机构与金融机构的博弈分析
四、最优金融隐私监管力度的求解
第九章 国外金融隐私保护的法律实践与体系评述
第一节 发达国家金融隐私保护制度情况
一、美国
二、欧盟
三、日本
四、瑞士
第二节 各国金融隐私立法特点与影响因素
第三节 金融隐私保护法律体系与法律关系探讨
第十章 我国金融隐私管理制度评估与对策选择
第一节 金融隐私保护法律体系及特点
第二节 金融隐私保护现状评估
第三节 金融隐私保护的路径选择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侵犯金融消费者隐私权行为的归责原则[J]. 党玺. 河北法学. 2013(05)
[2]金融集团经营中消费者隐私信息的保护与利用——美国立法经验、评价及借鉴[J]. 闫海,张天金.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13(04)
[3]商业银行个人客户信息保护法律问题研究[J]. 张炜. 金融论坛. 2013(04)
[4]征信业务中的个人隐私权保护研究[J]. 中国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课题组,周元元. 征信. 2013(03)
[5]一起个人征信信用报告纠纷案例引发的思考——个人金融消费者权益视角下的征信主体权益维护[J]. 袁军. 征信. 2013(02)
[6]对个人征信信息主体权益保护的思考——基于对商业银行监管的视角[J]. 唐琦. 征信. 2013(02)
[7]征信制度与个人隐私权保护的完善[J]. 冀茂奇,张冲. 人民论坛. 2013(05)
[8]征信背景下的个人信用信息权保护与限制——以比较分析法与产权分析法为主[J]. 李仪. 征信. 2013(01)
[9]金融隐私权保护公权干预制度探析[J]. 万玲. 行政与法. 2012(12)
[10]欧美国家金融隐私保护制度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J]. 侯小锋. 金融发展评论. 2012(10)
博士论文
[1]基于金融效率的金融监管研究[D]. 丁玲华.武汉理工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论银行反洗钱中客户信息披露的法律规制[D]. 李成.华中科技大学 2008
[2]论个人金融信息的法律保护[D]. 熊远艳.重庆大学 2008
[3]论我国反洗钱与隐私权保护的衡平[D]. 蔺轩.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7
[4]银行客户金融信息的法律保护研究[D]. 林贝金.西南财经大学 2006
[5]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及其在征信与金融领域内的规范性分析[D]. 陈东仿.中国政法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5768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35768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