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金融论文 >

美国资产证券化市场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7-05-12 21:02

  本文关键词:美国资产证券化市场发展对中国的启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资产证券化这一金融创新工具起源于美国,并在全球金融市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通过结构化设计,破产隔离,信用增级等手段将能带来稳定现金流但流动性较低的资产创造为可以在市场上流通的证券,从而帮助金融机构实现了转移资产风险,补充流动性等目的,并为金融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资产证券化这些独特的功能使其应用范围从最初的房地产金融市场扩展到其他不同的领域,并为各国所接受。但另一方面,资产证券化全新的运作方式也给金融市场带来了新的风险,资产证券化创新的过度运用和监管的滞后降低了金融机构稳健经营的动机,使得系统性风险在整个金融市场内积累,当宏观经济环境发生显著变化时,风险的集中爆发将会给市场带来沉重的打击。资产证券化起源自美国,同时美国也拥有着世界但上最为发达的资产证券化市场。尽管美国在2007年爆发的次贷危机给美国乃至全球经济都产生了严重负面影响,但次贷危机的发生有着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将资产证券化视为次贷危机的罪魁祸首未免失之偏颇。危机后美国资产证券化市场并没有消失或从此一厥不振,而是在经过了一系列的调整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本文将美国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分析以及必要的数据说明,梳理了美国资产证券化市场产生的动因和产生之后不同的发展阶段,并将重点放在了美国次贷危机前后,分析了美国资产证券化市场在次贷危机中所暴露出的问题以及危机后美国资产证券化市场中新的调整,对危机后资产证券化对美国银行业的作用进行了实证分析,以阐明即使是危机过后资产证券化对于金融业仍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的资产证券市场于2005年开始试点,在2008年由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发生试点中止,2012年试点再次开启,期间的发展充满了曲折。2012年试点重启之后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发展步伐开始明显加快,这也反映出近年来我国多层次金融市场的发展,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经济增速放缓的等客观环境的新变化使得我国商业银行过去单纯依靠存贷利差盈利的模式将难以为继,资产证券化作为破解当前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困境的一种重要选择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同时应认识到我国的资产证券化市场还处在一个很初级的发展阶段,还有很多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研究美国这样的成熟资产证券化市场,从美国长达数十年的市场实践中汲取经验和教训,并结合我国的现实状况,为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的未来发展提供可行的措施建议,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由五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绪论,阐述了本文选题背景和意义,介绍了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并说明了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二部分资产证券化相关理论的梳理,包括学术界对资产证券化的定义,资产证券化区别于其他融资方式的特征,具体运作方式,并指出了推进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发展对于我国金融市场的重要意义。第三部分为对美国资产证券化市场的研究,包括对美国资产证券化市场产生的动因分析,对美国资产证券化市场不同发展阶段的梳理,在这一部分将重点放在美国次贷危机前后,分析了危机中美国资产证券化市场所暴露出的不足以及危机后美国资产证券化市场所进行的调整,并对危机后资产证券化对美国银行业的作用进行了实证分析。第四部分为对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现状的描述,包括了对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发展历史的梳理和对未来前景的展望。第五部分为美国资产证券化市场对中国的启示,本文基于美国资产证券化市场正反两方面的教训以及我国金融市场的现实状况从银行经营,发展路径,法律法规,监管制度,市场建设等几个方面对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可行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资产证券化 次贷危机 商业银行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837.12;F832.51
【目录】:
  • 摘要2-4
  • ABSTRACT4-8
  • 1 绪论8-13
  • 1.1 研究的背景与研究意义8-10
  • 1.2 文献综述10-11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0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0-11
  • 1.3 本文研究方法和结构安排11-12
  • 1.3.1 本文研究方法11
  • 1.3.2 本文结构安排11-12
  • 1.4 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与不足12-13
  • 2 资产证券化相关理论13-18
  • 2.1 资产证券化基本理论13-15
  • 2.1.1 资产证券化定义与特征13-14
  • 2.1.2 资产证券化的功能14-15
  • 2.2 资产证券化的运作15-18
  • 2.2.1 资产证券化独特的运作机制15-16
  • 2.2.2 资产证券化交易过程16-18
  • 3 美国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发展历程18-35
  • 3.1 美国资产证券化产生背景及动因18-19
  • 3.2 美国资产证券化市场在次贷危机前的发展19-23
  • 3.2.1 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早期发展阶段20-21
  • 3.2.2 20世纪80年代到2007年的发展成熟阶段21-23
  • 3.3 次贷危机后美国资产证券化市场新的变化23-30
  • 3.3.1 美国次贷危机的发生与资产证券化的关系23-26
  • 3.3.2 危机后美国资产证券化市场新的变化26-30
  • 3.4 后危机时代资产证券化对美国银行业作用的实证分析30-35
  • 4 中国资产证券化市场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35-44
  • 4.1 中国资产证券化市场发展现状35-39
  • 4.2 目前中国资产证券化市场发展特点39-40
  • 4.3 中国资产证券化市场进一步发展所面临的障碍40-44
  • 5 美国资产证券化市场发展对我国的启示与政策建议44-55
  • 5.1 美国资产证券化市场发展对中国的启示44-46
  • 5.1.1 美国资产证券化市场发展的正面经验44-45
  • 5.1.2 美国资产证券化市场在次贷危机中所暴露出的问题45-46
  • 5.2 对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未来发展的政策建议46-55
  • 5.2.1 我国商业银行应对资产证券化市场发展的策略47-49
  • 5.2.2 改进对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的监管49-52
  • 5.2.3 加强我国资产证券化的法律制度建设52-53
  • 5.2.4 推进资产证券化的市场建设53-55
  • 参考文献55-57
  • 后记57-5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建军;建立政府主导型的中国资产证券化市场[J];金融信息参考;2004年06期

2 ;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J];中国港口;2006年08期

3 范阳;陈卫星;;澳大利亚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发展及对中国的启示[J];国际金融研究;2007年02期

4 曹峗;;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现状的悲观分析和前景的乐观展望[J];金融经济;2008年02期

5 克莱尔·史密斯 ,张纯,丁宇东;新兴的信贷衍生商品证券化市场[J];金融论坛;2001年12期

6 张泽毅;我国银行资产证券化市场前景及潜力品种探讨[J];金融纵横;2002年10期

7 唐志武;;推动资产证券化市场建设的策略分析[J];长春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8 孙玉;;资产证券化市场发展策略分析[J];投资研究;2007年06期

9 马丽娟;徐鹏;杨茜;;美国资产证券化市场功能转换对我国的启示[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10 王刚;;议证券化市场破茧重生之路[J];中国外汇;2009年2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欣;发展资产证券化市场 引导保险资金入市[N];中国保险报;2003年

2 霍侃;中国将成全球第二大资产证券化市场[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施俊;中国资产证券化市场将迎来繁荣期[N];上海证券报;2006年

4 记者 潘荣;美资产证券化市场春意乍现[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5 证券时报记者 桂衍民;圈定三大方向 券商冲锋百万亿资产证券化市场[N];证券时报;2012年

6 本报记者 蔡宗琦;黄永刚:做大资产证券化市场规模应简化审批[N];中国证券报;2013年

7 记者 高国华;信用评级“厉兵秣马” 助资产证券化市场稳健前行[N];金融时报;2014年

8 张汉斌 银河证券投资银行总部;提高流动性 做大资产证券化市场[N];证券时报;2014年

9 王建军;建立政府主导型的中国资产证券化市场[N];中国信息报;2004年

10 证券时报记者  金烨;富兰克林邓普顿基金看好中国资产证券化市场[N];证券时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书宜;资产证券化市场风险及防范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王楚皓;美国资产证券化市场发展对中国的启示[D];东北财经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美国资产证券化市场发展对中国的启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08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3608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bde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