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法治化思考:必要性、路径及实施
发布时间:2022-01-26 06:32
互联网金融是金融创新的一种,虽汲取互联网优势但也凸显了风险,亟须法治化以维护其健康发展。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法治化,指融入法律思维和法治方式,在本体论中强调金融本质,价值论中强调权力制约与权利保障,方法论中完善合理监管原则与监管手段等进行法治化路径的逻辑搭建。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法治化实施过程,需充分吸收法治文化,完善互联网金融相关的法律规则体系、中央层面监管协调机制、行业准入制度、信息披露制度、行业自律机制、金融消费者保护机制和企业市场退出机制等,推进互联网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文章来源】:社会科学家. 2019,(10)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互联网金融监管法治化的必要性
(一)互联网金融创新
1.相关概念及互联网金融创新
2.互联网金融创新的误区
(二)互联网金融风险
(三)互联网金融创新与金融安全的法治逻辑关系
1.金融安全是互联网金融创新的基础
2.创新过程中亦可以探索更为安全的互联网金融
3.在良态金融发展中创新与安全不是对立矛盾关系
二、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法治化路径
(一)本体论维度:互联网金融的金融本质
1.法律规则的合理规制定位金融本质
2.法律规则调整“互联网”引起的金融变化
(二)价值论维度:法治中权力制约与权利保障
1.处理好传统“权力”与“权利”延伸的两个关系
2.构建新型互联网“权力”与“权利”价值判断
(三)方法论维度:形成监管原则和监管手段的法治化
1.监管原则方面:形成明确的法治化监管原则
2.监管手段方面:形成法治化的监管手段
三、互联网金融监管法治化的实施
(一)完善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法律规则体系
(二)构建中央层面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
(三)完善互联网金融的行业准入制度
(四)完善互联网金融的信息披露制度
(五)行业自律管理和金融消费者保护
(六)完善互联网金融企业市场退出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金融监管框架改革的逻辑[J]. 尹振涛. 银行家. 2018(04)
[2]构建金融科技监管的新范式[J]. 尹振涛,郑联盛. 金融博览. 2017(08)
[3]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与监管:一个监管者的视角[J]. 李文红,蒋则沈. 金融监管研究. 2017(03)
[4]探析互联网理财的监管框架[J]. 尹振涛. 当代金融家. 2016(05)
[5]互联网金融的基础理论[J]. 谢平,邹传伟,刘海二. 金融研究. 2015(08)
[6]互联网金融的法律规制——基于信息工具的视角[J]. 杨东. 中国社会科学. 2015(04)
[7]互联网金融:成长的逻辑[J]. 吴晓求. 财贸经济. 2015(02)
[8]互联网金融之辨析[J]. 王国刚,张扬. 财贸经济. 2015(01)
[9]论互联网金融刑法规制的“两面性”[J]. 刘宪权. 法学家. 2014(05)
[10]中国互联网金融:模式、影响、本质与风险[J]. 郑联盛. 国际经济评论. 2014(05)
本文编号:3609995
【文章来源】:社会科学家. 2019,(10)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互联网金融监管法治化的必要性
(一)互联网金融创新
1.相关概念及互联网金融创新
2.互联网金融创新的误区
(二)互联网金融风险
(三)互联网金融创新与金融安全的法治逻辑关系
1.金融安全是互联网金融创新的基础
2.创新过程中亦可以探索更为安全的互联网金融
3.在良态金融发展中创新与安全不是对立矛盾关系
二、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法治化路径
(一)本体论维度:互联网金融的金融本质
1.法律规则的合理规制定位金融本质
2.法律规则调整“互联网”引起的金融变化
(二)价值论维度:法治中权力制约与权利保障
1.处理好传统“权力”与“权利”延伸的两个关系
2.构建新型互联网“权力”与“权利”价值判断
(三)方法论维度:形成监管原则和监管手段的法治化
1.监管原则方面:形成明确的法治化监管原则
2.监管手段方面:形成法治化的监管手段
三、互联网金融监管法治化的实施
(一)完善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法律规则体系
(二)构建中央层面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
(三)完善互联网金融的行业准入制度
(四)完善互联网金融的信息披露制度
(五)行业自律管理和金融消费者保护
(六)完善互联网金融企业市场退出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金融监管框架改革的逻辑[J]. 尹振涛. 银行家. 2018(04)
[2]构建金融科技监管的新范式[J]. 尹振涛,郑联盛. 金融博览. 2017(08)
[3]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与监管:一个监管者的视角[J]. 李文红,蒋则沈. 金融监管研究. 2017(03)
[4]探析互联网理财的监管框架[J]. 尹振涛. 当代金融家. 2016(05)
[5]互联网金融的基础理论[J]. 谢平,邹传伟,刘海二. 金融研究. 2015(08)
[6]互联网金融的法律规制——基于信息工具的视角[J]. 杨东. 中国社会科学. 2015(04)
[7]互联网金融:成长的逻辑[J]. 吴晓求. 财贸经济. 2015(02)
[8]互联网金融之辨析[J]. 王国刚,张扬. 财贸经济. 2015(01)
[9]论互联网金融刑法规制的“两面性”[J]. 刘宪权. 法学家. 2014(05)
[10]中国互联网金融:模式、影响、本质与风险[J]. 郑联盛. 国际经济评论. 2014(05)
本文编号:36099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36099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