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金融论文 >

四川灾后农房重建贷款信用风险评价与管理研究 ——基于四川省五个重灾县(市)的调查数据

发布时间:2022-05-02 23:47
  “5.12”汶川大地震可谓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造成了大量农房的倒塌、基础设施的破坏。农民的生产生活受到了极大影响,农民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源被破坏,借以居住的房屋被毁灭,特别是在基础设施落后的贫困山区,而收入的限制更严重制约着灾后恢复性重建。在灾后重建的“万米长跑”中,农房重建已被纳入民生的首要环节。为积极支持灾后农房重建工作,金融机构,尤其是作为农村金融主体的农村信用社,挑起了灾后农房重建的支撑大梁,抗震救灾专项贷款的开展极大地促进了农房重建工作。但由于抗震救灾专项信贷具有较强的准财政性质,对于本身历史包袱就较为沉重的农村信用社来讲无疑不利于其可持续发展经营。为此,科学划分受贷农户信用信息,衡量农房重建贷款风险,对金融机构专项贷款风险管理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本文在综合国内外农户信用风险评价与风险管理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四川省5个重灾区县384户受贷农户、10个金融机构的调查数据,采用模糊聚类分析对各区县农户进行了信用信息分类研究;同时对贷款本身的操作风险和担保风险进行了识别;紧接着在信用分类的基础上,对农房重建贷款风险管理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关... 

【文章页数】:8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农户贷款风险管理研究
        1.2.2 总体性评述
    1.3 理论基础
        1.3.1 风险管理理论
        1.3.2 功能金融理论
        1.3.3 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本文创新
    1.6 数据来源
2 四川灾后农房重建贷款实施现状
    2.1 农房重建贷款实行主体
    2.2 农房重建贷款规模
        2.2.1 贷款发放规模
        2.2.2 贷款回收情况
    2.3 重建贷款的抵押担保
    2.4 农房重建贷款主要特征
        2.4.1 重建贷款的创新性
        2.4.2 重建贷款的风险性
3 农房重建贷款信用风险机理与因子分析
    3.1 农房重建贷款信用风险及产生机理
        3.1.1 农房重建贷款信用风险来源
        3.1.2 信用风险产生机理
    3.2 农房重建贷款信用风险因子分析
        3.2.1 农户自身方面
        3.2.2 金融机构方面
        3.2.3 政府方面
4 农房重建贷款信用风险评价
    4.1 农户信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1 评价指标选取
        4.1.2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数据预处理
    4.2 地震灾区受贷农户信用信息模糊聚类分析
    4.3 农户信用违约风险评价
    4.4 操作风险诱发信用损失评价
    4.5 担保风险诱发信用损失评价
5 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
    5.1 研究结论
        5.1.1 农房重建贷款补充了巨灾金融理论
        5.1.2 农户自身信用风险较低
        5.1.3 操作风险和担保风险诱发的信用风险较高
        5.1.4 不健全的制度成信用风险主因
    5.2 对策建议
        5.2.1 创新农房重建贷款信用风险管理模式
        5.2.2 助宽农户收入途径,强化农户信用意识
        5.2.3 强化金融机构信用信息管理
        5.2.4 建立健全贷款风险补偿机制
        5.2.5 改善信用贷款发放环境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研究生阶段发表学术论文
附录
    四川省灾后新农村重建模式调查问卷(农户)
    四川省灾后农房重建贷款金融机构调查问卷
    四川省灾后农房重建贷款金融机构访谈问卷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的综合应对[J]. 郝勇超,陶田.  时代金融. 2009(08)
[2]个人信用风险的防范及其评估研究[J]. 熊伟.  财经界(学术版). 2009(07)
[3]灾后重建贷款管理机制的创新与风险防范[J]. 田华茂.  西南金融. 2009(06)
[4]主成份分析法在银行个人信用评价中的应用[J]. 郭小燕.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 2009(05)
[5]主成份分析法在银行个人信用评价中的应用[J]. 郭小燕.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 2009 (05)
[6]关于农村信用社灾后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思考[J]. 张桥云,刘本定.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2009(02)
[7]农户贷款的风险防控[J]. 王玮.  农村金融研究. 2009(03)
[8]农户信用评价体系设计探析[J]. 唐友伟.  中国信用卡. 2009(06)
[9]基于NET的贷款农户信用评价系统的开发与实现[J]. 陈良维.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09(02)
[10]小额贷款风险影响因素的关系结构分析[J]. 刘泽双,王广宇,段晓亮.  海南金融. 2009(02)



本文编号:36502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36502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71a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