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金融论文 >

系统性金融风险监管主体制度改革的国际实践与借鉴

发布时间:2022-08-01 13:07
  为了有效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挑战,世界各国纷纷重构监管框架,探索改革金融监管主体制度。各国的改革模式各有特点,但在确立宏观审慎监管机构、加强监管主体间的系统协调、突出央行的主导地位、强化监管激励和约束制度等逻辑路径方面都具有共通性。受国际系统性金融风险监管改革趋势的影响和启示,结合我国金融市场和监管架构历史演化的特点,我国虽在宏观审慎监管理念、监管主体框架、系统性金融风险监管立法等方面进行了相应的革新,但在防控系统性金融风险方面,尚需从确立跨市场监管主体、央行宏观审慎监管权的匹配、不同监管主体间的纵向和横向协调机制以及突出监管责任,强化监管激励等多个路径完善我国的系统性金融风险监管主体制度。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新探索:国际系统性金融风险监管主体制度改革的实践
    (一)金融稳定委员会(Financial Stability Board,FSB)
    (二)欧洲系统性风险委员会(The European Systemic Risk Board ,ESRB)
    (三)德国:金融稳定委员会(FSC)
    (四)英国:金融政策委员会(FPC)
    (五)美国:金融稳定监督委员会(FSOC)
三、逻辑路径:国际系统性金融风险监管主体制度的改革抉择
    (一)责任法定:明确宏观审慎监管的法定机构
    (二)系统取向:多形式的监管协调
    (三)实践转向:央行与审慎监管
    (四)激励与约束:强化监管动力
四、他山之石:国际系统性金融风险监管改革对我国的影响
    (一)宏观审慎监管理念的更新
    (二)监管主体框架的重构
    (三)监管主体立法的跟进
五、比较与借鉴: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监管主体制度的完善
    (一)跨市场监管主体的确立
    (二)央行宏观审慎监管权的匹配
    (三)纵向与横向监管协调机制的并重
    (四)突出监管责任,加强监管激励
六、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逻辑与路径:国际经验与本土选择[J]. 黄辉.  法学家. 2019(03)
[2]金融监管框架的国际范本与中国选择——一个解构主义分析[J]. 鲁篱,田野.  社会科学研究. 2019(01)
[3]全球系统性金融风险溢出与外部冲击[J]. 杨子晖,周颖刚.  中国社会科学. 2018(12)
[4]英国金融监管:缘起、法律变革及其启示[J]. 余建川,常健.  商业研究. 2018(08)
[5]欧盟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经验与启示——以德国金融改革为例[J]. 王琳,葛致壮,唐婧.  清华金融评论. 2018(08)
[6]宏观审慎监管下我国金融监管机构改革及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J]. 范亚舟.  武汉金融. 2018(07)
[7]危机后欧洲金融监管体系的发展及启示[J]. 杨菡.  西部金融. 2018(04)
[8]金融监管组织结构研究评述[J]. 刘锡良,刘雷.  经济学动态. 2017(01)
[9]中国金融的监管改革[J]. 吴晓灵.  商周刊. 2016(13)
[10]欧盟和德国金融监管改革的实践及启示[J]. 李达,陈颖.  金融发展评论. 2015(04)



本文编号:36675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36675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b0e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