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金融论文 >

影子银行、金融监管与宏观审慎政策

发布时间:2022-11-08 22:27
  近年来,我国影子银行快速发展,已成为金融风险的一个重要来源,引起学术界和监管机构的广泛关注。本文从我国影子银行发展的实际出发,建立一个包含商业银行和影子银行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研究发现:在影子银行存在的情况下,金融监管加强时,仅对商业银行贷款进行资本监管,会导致资金转移到影子银行部门,进而削弱监管的预期效果。宏观审慎政策规则不应仅对狭义信贷作出响应,而应对广义信贷作出响应。同时,逆周期的货币政策和针对广义信贷的宏观审慎政策配合更能稳定宏观经济。本文的结论为我国金融监管和宏观审慎政策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持。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模型设定
    (一)居民部门
    (二)企业部门
        1. 最终产品企业
        2. 中间产品企业
        3. 资本品生产企业
    (三)商业银行
    (四)影子银行
    (五)中央银行
    (六)市场出清
三、模型与稳态
四、金融监管与宏观审慎政策分析
    (一)金融监管冲击
    (二)宏观审慎政策规则
    (三)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
五、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资管、影子银行与货币政策传导[J]. 温信祥,苏乃芳.  金融研究. 2018(10)
[2]货币政策回顾与展望[J]. 易纲.  中国金融. 2018(03)
[3]影子银行、货币窖藏与货币政策冲击的宏观经济效应——基于DSGE模型的分析[J]. 马亚明,徐洋.  国际金融研究. 2017(08)
[4]金融双轨制与利率市场化[J]. 纪洋,谭语嫣,黄益平.  经济研究. 2016(06)
[5]中国式影子银行下的金融系统脆弱性[J]. 林琳,曹勇,肖寒.  经济学(季刊). 2016(03)
[6]中国影子银行界定及其规模测算——基于信用货币创造的视角[J]. 孙国峰,贾君怡.  中国社会科学. 2015(11)
[7]中国影子银行的货币供给补充与替代效应——来自货币乘数的证据[J]. 解凤敏,李媛.  金融论坛. 2014(08)
[8]影子银行与货币政策传导[J]. 裘翔,周强龙.  经济研究. 2014(05)
[9]影子银行的信用创造功能及其对货币政策的挑战[J]. 李波,伍戈.  金融研究. 2011(12)
[10]我国DSGE模型的开发及在货币政策分析中的应用[J]. 刘斌.  金融研究. 2008(10)



本文编号:37046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37046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dd5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