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金融论文 >

我国储蓄投资转化率的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0 13:30

  本文关键词:我国储蓄投资转化率的实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依赖高额的储蓄和投资、充裕的劳动力供给以及不断采用的先进技术,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这种粗放型的快速经济增长方式却带来很多弊端,具体体现在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消费不足与投资增长过快并存、产能过剩问题依赖不断扩大出口来消化等等。我国快速的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要素的高投入来推动的,表现为一种粗放型的增长方式。这种方式已不适合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的GDP增速从2012年开始降到8%以下,2013为7.7%,2014年为7.4%,2015年的实际GDP增速为6.9%,跌破了原定目标7%。根据“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显示,我国2016-2020年之间的GDP增速要保证在6.5%以上,这些现象都表明我国的GDP增速呈现断崖式下降,经济形势下行压力增大。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应该改变经济增长方式。新的经济增长方式要求经济增长必须由粗放型的增长方式转变为集约型的增长方式。对于资本要素来说,经济增长就是要求我国不断提高资本的利用效率,而资本的利用效率与储蓄向投资的转化效率密切相关,因此研究提高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效率对提高我国经济增长格外有意义。本文首先通过历年的储蓄、投资等经济数据研究分析得出我国现阶段面临高储蓄率、高投资率、储蓄投资转化率低、投资效率低的现状,随后定量分析,以1985-2014年的储蓄率和投资率数据为样本,运用我国3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样本数据的正态性检验及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得出我国的储蓄投资转化率为65.10%。通过运用改进的灰色关联分析法,采用我国1995-2014年资本市场、信贷市场、储蓄投资转化率三组指标,实证研究发现我国的储蓄投资转化率与信贷市场的实际利率和信贷规模指标的关联关系最大,其次为资本市场的市场规模指标、市场收益指标、市场效率指标和市场流动性指标指标,从而得出大力发展信贷市场和资本市场是提高储蓄投资转化率的重要途径。最后通过与发达国家横向对比,得出我国的储蓄投资转化率偏低,应借鉴发达国家强化投资和消费观念、注重发展资本市场、加快个人信用体系建设、重视科技发展、拓宽投资渠道等先进经验。
【关键词】:资本形成 储蓄投资转化率 信贷市场 资本市场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832.2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1章 引言10-16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10-11
  • 1.1.1 选题背景10
  • 1.1.2 研究意义10-11
  • 1.2 研究目标及拟解决关键问题11
  • 1.2.1 研究目标11
  • 1.2.2 拟解决关键问题11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11-13
  • 1.3.1 国外文献综述11-12
  • 1.3.2 国内文献综述12-13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径13-14
  • 1.4.1 研究方法13-14
  • 1.4.2 技术路径14
  • 1.5 创新点与不足14-16
  • 1.5.1 创新点14-15
  • 1.5.2 不足15-16
  • 第2章 储蓄转化投资的理析分析16-22
  • 2.1 相关概念界定16-18
  • 2.1.1 储蓄与储蓄率16
  • 2.1.2 投资率与投资效率16-17
  • 2.1.3 储蓄投资转化率的含义17-18
  • 2.2 储蓄与投资的理论基础18-20
  • 2.2.1 古典学派的储蓄投资理论19
  • 2.2.2 凯恩斯学派的储蓄投资理论19
  • 2.2.3 新古典学派的储蓄投资理论19
  • 2.2.4 金融自由化学派的储蓄投资理论19-20
  • 2.3 储蓄转化为投资的主要机制及条件20-22
  • 2.3.1 直接转化机制20-21
  • 2.3.2 财政主导转化机制21
  • 2.3.3 金融市场主导转化机制21
  • 2.3.4 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条件21-22
  • 第3章 我国储蓄转化投资的现状及制约因素22-32
  • 3.1 我国储蓄转化投资的发展历程22-23
  • 3.1.1 国家财政为主阶段22
  • 3.1.2 信贷市场为主阶段22-23
  • 3.1.3 信贷市场与资本市场并存阶段23
  • 3.2 我国储蓄转化投资的现状23-27
  • 3.2.1 储蓄率过高23-24
  • 3.2.2 投资率偏高但投资效率低下24-26
  • 3.2.3 储蓄缺口大26-27
  • 3.3 制约我国储蓄转化为投资的因素27-32
  • 3.3.1 储蓄结构严重失衡27-28
  • 3.3.2 投资项目单一且收益率低28
  • 3.3.3 金融市场不完善28-29
  • 3.3.4 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29-30
  • 3.3.5 市场未完全开放30-31
  • 3.3.6 过度引入外商投资31-32
  • 第4章 储蓄投资转化率的实证分析32-42
  • 4.1 我国储蓄与投资的相关性分析:1985-201432-36
  • 4.1.1 相关性分析方法32-33
  • 4.1.2 数据及变量说明33-34
  • 4.1.3 正态性检验34-35
  • 4.1.4 Pearson相关系数计算35
  • 4.1.5 实证结果分析35-36
  • 4.2 信贷市场及资本市场对储蓄投资转化率的影响36-42
  • 4.2.1 我国信贷市场和资本市场现状36-37
  • 4.2.2 基本模型建立37-38
  • 4.2.3 数据及变量说明38-39
  • 4.2.4 灰色关联结果及分析39-42
  • 第5章 发达国家储蓄投资转化的先进经验42-48
  • 5.1 中外储蓄投资转化率对比42-43
  • 5.1.1 其他国家的储蓄投资转化率42-43
  • 5.1.2 中外储蓄投资转化率的差距43
  • 5.2 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43-48
  • 5.2.1 美国先进经验43-46
  • 5.2.2 日本成功经验46-48
  • 第6章 提高我国储蓄投资转化率的应对策略48-52
  • 6.1 大力发展资本市场48-49
  • 6.1.1 完善资本市场多层次结构48
  • 6.1.2 积极发展债券市场48-49
  • 6.1.3 推进股票市场健康发展49
  • 6.2 加快金融市场化步伐49-50
  • 6.2.1 引导金融市场多元化发展49
  • 6.2.2 坚决推行利率市场化49-50
  • 6.3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50-51
  • 6.4 灵活适度引入外资51-52
  • 参考文献52-55
  • 后记5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佳;美越贸易及投资关系有待加强[J];东南亚南亚信息;2000年02期

2 胡鸣,陈世长,丁芳伟;构建新型的投资关系[J];经济论坛;2003年07期

3 胡永平;张宗益;祝接金;;基于储蓄-投资关系的中国区域间资本流动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4年05期

4 张旭东;谈投资方企业与被投资企业的财务衔接[J];中国总会计师;2004年10期

5 肖冬荣;黄佩;;基于数学和统计下消费和投资关系的讨论[J];科技资讯;2006年32期

6 姜作培;;以辩证的思维方法扩大投资需求[J];党政论坛;2009年08期

7 梁培朝;科技投资亟待立法[J];科技进步与对策;1989年04期

8 关云泽;;试论煤矿投资的有偿使用[J];煤炭经济研究;1989年04期

9 胡波;论辛亥革命前后的中英投资关系[J];中州学刊;1990年06期

10 魏杰;抑制投资需求膨

本文编号:3817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3817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adb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