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数据的互联网金融个人征信体系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大数据的互联网金融个人征信体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近几年,科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大数据的兴起催生了互联网上很多崭新的金融服务类型,我国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发展,也对现存的金融体系影响很深,它也为金融市场带来了许多新的课题。首先,互联网金融模式能促进不可估量的商业发展机会,促进金融业的竞争的格局的改变;其次,互联网金融模式可以促进金融普惠性的发展,推动了民间金融的合理改进。然而,对比整个金融生态的改革与发展,我国的征信体系的改革发展明显速度迟缓,因此产生的潜在风险与监管问题亟待重视。网络信贷企业不断爆发“关门潮”,暴露了互联网金融的监管的不完善以及信用体系建立的落后,无益于互联网金融的成长,尽快建设互联网金融信用体系刻不容缓。互联网金融与征信业怎样探测到发展的结合点,本文将围绕这个主旨初步进行讨论,并提出在国家金融信用信息的基础数据库,即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的基础上建立互联网金融征信的子系统,并且,为规范和提升互联网的金融征信业给出相关建议。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首先是引言。在引言部分讨论了研究背景、思路、文献综述、研究的意义、本文的创新与不足等。其次介绍了国内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发展的现状。再次参照其他互联网金融征信的体系建立的启发。最后是本文研究的核心,先分析了建设的背景,再提出了建设的原则,然后构建出理想模式和基本框架,再探讨建立的可能,最后讨论了可能面临的问题。
【关键词】:大数据 互联网金融 征信体系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724.6;F832.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1章 绪论9-15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9-10
- 1.2 文献综述10-13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0-12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2-13
- 1.2.3 简要评述13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13
- 1.3.1 比较分析法13
- 1.3.2 历史分析法13
- 1.4 论文力图实现的创新及存在的不足13-15
- 第2章 我国互联网金融个人征信体系的现状15-24
- 2.1 我国征信体系和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概况15-18
- 2.1.1 我国征信体系的发展概况15-16
- 2.1.2 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16-18
- 2.2 建立我国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的重要性分析18-21
- 2.2.1 当前我国信用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18-19
- 2.2.2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完善征信体系的重要性19-21
- 2.3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为征信体系完善提供了机遇和挑战21-24
- 2.3.1 互联网金融导向了征信业发展的新格局21-22
- 2.3.2 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崛起给传统征信体系带来了挑战22-24
- 第3章 国外互联网金融个人征信体系及对我国的启示24-30
- 3.1 国外征信体系类型24-26
- 3.1.1 市场主导型24
- 3.1.2 会员型24-25
- 3.1.3 政府主导型25
- 3.1.4 比较借鉴25-26
- 3.2 国外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建设的经验启示26-30
- 3.2.1 逐步完善征信相关法律26-27
- 3.2.2 组织行业研讨会,成立峰会论坛27
- 3.2.3 实现信息共享和制定失信惩戒制度27-28
- 3.2.4 完备的信用评分制28
- 3.2.5 拓展征信应用场景28-30
- 第4章 我国互联网金融个人征信体系的完善和发展30-40
- 4.1 完善征信法律制度30-32
- 4.1.1 建立相关法律法规,健全信用信息共享交换机制31
- 4.1.2 完善法规和惩戒机制31
- 4.1.3 完善信用信息安全管理31-32
- 4.1.4 保障信用信息主体权益32
- 4.2 管理征信报告32-33
- 4.3 建立个人信用评分33-36
- 4.4 依托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建设互联网金融子系统36-40
- 4.4.1 充分利用大数据,加快行业发展37-38
- 4.4.2 健全内控机制,,防范风险38-39
- 4.4.3 最终征信构成39
- 4.4.4 内部信息处理过程39-40
- 结论40-41
- 参考文献41-43
- 作者简介43-44
- 致谢4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吉光;美国个人征信体系介绍[J];经济界;2003年01期
2 郑鑫;;对进一步完善我国征信体系的思考[J];金融纵横;2006年07期
3 刘影;刘丹;;借鉴美国征信体系完善我国征信体系建设[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7年08期
4 张飞;;征信体系与征信战略[J];科协论坛(下半月);2008年03期
5 王惠凌;;农村征信体系的现状和发展建议[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9年03期
6 刘荣;;英国单一私营型征信体系的实践和启示[J];征信;2011年06期
7 盛松成 ,顾铭德;上海金融业征信体系现状与建议[J];中国金融;2002年09期
8 梁明高;关于建立中国征信体系几个基本问题的思考[J];广西金融研究;2002年11期
9 郑牟丹;征信体系的美、日模式[J];西安金融;2002年07期
10 司洋,武宗山;建立企业及个人征信体系浅析[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3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黄焰;;信用记录与幸福人生[A];宜春社会科学——社科普及之窗专刊[C];2012年
2 景春梅;;解困中小企业融资的台湾经验[A];中国经济年会(2011-2012)会刊[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庆畅;建立政府主导的征信体系[N];人民日报;2007年
2 信海光;中国征信体系 为何难以建立[N];深圳商报;2012年
3 本报记者 方慧玲;自贸区发展呼唤完善的征信体系[N];广西日报;2012年
4 寒小;消费金融需重视征信体系[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3年
5 张伟 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检察院政治处主任;用“大数据”完善征信体系[N];经济日报;2014年
6 本报记者 李們;企业征信体系明年全国通[N];国际金融报;2005年
7 余银霞;建立征信体系:解决金融市场的两难选择[N];经济观察报;2006年
8 孙森林;征信体系为诚信社会奠基[N];证券时报;2006年
9 吴迪;依靠人行征信体系 努力构建“诚信四川”[N];金融时报;2007年
10 冯剑飞;房贷新政必须征信体系支持[N];中国信息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俊丽;我国个人征信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7年
2 李颖;我国个人信用征信体系研究[D];同济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屠楚文;构建中国保险行业征信体系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2 刘康;我国海事管理中征信体系的构建[D];宁波大学;2015年
3 国秀瑾;中国个人征信体系忘记政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5年
4 蒋丽;我国个人征信体系中信用权保护的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6年
5 闻娜;基于大数据的互联网金融个人征信体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6 顾林;我国征信体系的发展及完善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7 张颖;构建中国征信体系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8 王慧云;从防范信用风险看中国个人征信体系的建设[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9 杜晓伟;我国征信体系的构建及模式选择[D];山东大学;2006年
10 刘璐;我国征信体系构建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大数据的互联网金融个人征信体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261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426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