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创新对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金融创新对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过去的十多年里,尤其是近几年来,无论是国际上还是国内,金融创新的迅猛发展对各国的金融市场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实施主要通过金融市场来传达到实体经济。金融产品、工具、制度等的创新对中介目标的有效性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进而影响到中介目标与最终目标之间的相关性,降低了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本文研究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的影响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在金融创新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的理论和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情况做了总结概括,从理论和实证研究的角度分析了金融创新对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影响。研究思路为:首先分析了金融创新的动因理论、以货币供应量或利率为中介目标的相关理论、中介目标选择的三个标准和金融创新对各个选择标准的不同影响。其次,对我国金融创新的现状进行了具体的描述,揭示了其发展过程中的特点、不足以及面临的挑战,并对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演变历史进行了简要说明,结合金融创新现状和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发展历程提出了我国现行中介目标面临的挑战。在以上理论分析基础上,又从统计学的角度运用格兰杰因果分析、Johansen协整检验、VAR模型、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等方法分析了金融创新对中介变量本身的影响以及在此背景下中介目标和最终目标之间的相关性,从而得出:无论是货币供应量还是利率都已经受到了金融创新的影响。就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状况而言,货币供应量在短期内还可以继续作为中介目标使用,而从长远看,利率作为中介目标更有优势。在理论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我国金融创新中的不足和对中介目标选择的影响,本文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营造良好的金融创新的环境,完善利率制度、加快利率市场化,并在短期内完善我国货币统计制度。本文的主要创新点是论证角度的创新和变量选择的创新。论证中使用了实证模型与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相结合的论证方法,实证中应用了VAR模型、脉冲响应图和方差分解分析了金融创新对中介目标的具体影响和中介目标与最终目标之间的相关性。关于金融创新度的衡量指标,很多文献都选用M2/M1,本文却较少地使用了M2/M0来度量金融创新度。
【关键词】:金融创新 中介目标 货币政策 VAR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832;F822.0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3
- 第1章 总论13-23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13-14
- 1.1.1 选题背景13
- 1.1.2 选题意义13-14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14-18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4-15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5-18
- 1.2.3 国内外文献评述18
-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18-19
- 1.3.1 本文的研究思路18-19
- 1.3.2 本文的研究方法19
-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结构19-22
- 1.4.1 本文的主要内容19-20
- 1.4.2 本文的基本结构20-22
- 1.5 本文的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22-23
- 第2章 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的理论基础23-34
- 2.1 金融创新的动因理论23-25
- 2.1.1 金融创新的概念23-24
- 2.1.2 主动性金融创新理论24
- 2.1.3 被动性金融创新理论24-25
- 2.2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的相关理论25-29
- 2.2.1 常用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25-26
- 2.2.2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标准26-27
- 2.2.3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的相关理论27-29
- 2.3 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影响29-33
- 2.3.1 金融创新对中介目标可测性的影响29-30
- 2.3.2 金融创新对中介目标可控性的影响30-31
- 2.3.3 金融创新对中介目标相关性的影响31-33
- 2.4 本章小结33-34
- 第3章 金融创新对我国当前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影响的现状分析34-46
- 3.1 中国金融创新发展现状34-41
- 3.1.1 中国金融创新发展现状34-39
- 3.1.2 中国金融创新发展的特点39
- 3.1.3 中国金融创新发展的不足39-40
- 3.1.4 中国金融创新面临的挑战40-41
- 3.2 中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的演变41-43
- 3.2.1 第一阶段1984年-1993年41-42
- 3.2.2 第二阶段1994年-1997年42
- 3.2.3 第三阶段1998年至今42-43
- 3.3 金融创新使我国现行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面临的挑战43-45
- 3.3.1 货币供应量的可测性面临的挑战43-44
- 3.3.2 货币供应量的可控性面临的挑战44
- 3.3.3 货币供应量的相关性面临的挑战44-45
- 3.4 本章小结45-46
- 第4章 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的影响的实证研究46-61
- 4.1 模型的选择、数据来源及变量的选取46-49
- 4.1.1 模型的选择46
- 4.1.2 数据来源及变量的选取46-49
- 4.2 实证检验49-59
- 4.2.1 平稳性检验49
- 4.2.2 协整检验49-51
- 4.2.3 格兰杰因果检验51-53
- 4.2.4 VAR模型的建立53-54
- 4.2.5 脉冲响应分析54-58
- 4.2.6 方差分解58-59
- 4.3 实证结论59
- 4.4 本章小结59-61
- 第5章 发达国家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及对我国的启示61-67
- 5.1 美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演变历程及原因61-62
- 5.1.1 美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演变历程61-62
- 5.1.2 美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演变的原因分析62
- 5.2 日本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演变历程及原因62-63
- 5.2.1 日本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演变历程62-63
- 5.2.2 日本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演变的原因分析63
- 5.3 德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演变历程及原因63-64
- 5.3.1 德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演变历程63-64
- 5.3.2 德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演变的原因分析64
- 5.4 发达国家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的经验借鉴64-66
- 5.5 本章小结66-67
- 第6章 完善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的对策建议67-72
- 6.1 营造良好的金融创新的环境67-69
- 6.1.1 深刻认识金融创新67-68
- 6.1.2 优化金融创新环境68
- 6.1.3 完善金融监管制度68-69
- 6.2 短期内完善我国货币统计制度69
- 6.3 完善利率制度、加快利率市场化69-72
- 6.3.1 完善我国债券市场70
- 6.3.2 重视和完善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70-71
- 6.3.3 有效推动利率自由化71
- 6.3.4 完善利率传导机制,,提高利率敏感度71-72
- 结论与展望72-74
- 1、结论72-73
- 2、展望73-74
- 参考文献74-78
- 致谢78-79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他科研情况79-8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芳;;我国金融创新的现状及对策[J];宏观经济管理;2015年06期
2 张丽莉;李秀敏;;基于不同中介目标的中国货币政策效应比较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6期
3 汪振江;张驰;;互联网金融创新与法律监管[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5期
4 李泽广;王刚;;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结构性错配问题研究——理论逻辑与经验证据[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4年04期
5 刘前进;;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统计问题研究[J];武汉金融;2013年11期
6 任杰;尚友芳;;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是否应改变为利率——基于扩展的普尔分析的实证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13年10期
7 戴晓兵;;利率市场化、利率敏感性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J];金融论坛;2013年08期
8 王亮;张磊;;电子货币对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有效性的影响[J];现代管理科学;2013年05期
9 戴晓兵;;我国货币供应量中介目标有效性的实证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13年04期
10 段世德;;论国外金融创新的内涵、特征及对我国的启示[J];武汉金融;2013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喻平;金融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本文关键词:金融创新对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487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448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