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金融论文 >

亚投行的全球金融治理意义、挑战与中国的应对

发布时间:2017-07-01 14:20

  本文关键词:亚投行的全球金融治理意义、挑战与中国的应对,,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由中国主导筹建的亚投行已经升级为当前全球金融治理领域最为重要的事件之一。"亚投行热"折射出的主要问题是经济问题政治化、区域问题全球化、多边问题双边化以及技术问题复杂化;其深层的内在逻辑是现行国际金融秩序的不合理性,以及除美国之外的全球各国推动国际金融秩序改革的强烈愿望与改革事实上的不可得性之间的尖锐矛盾,而并非所谓的中国影响力在亚洲乃至全球的扩张。亚投行对于全球金融治理的冲击更多地是观念层面上而非实际意义上的冲击,其全球金融治理意义则是增量上的改革以及对全球金融治理体系的贡献和改变。目前,中国应坚持从"细处着手、务实稳健"的亚投行战略,"利益交换、互惠共赢"、"由东至西、以海带陆"、"舍短求长、后发制人"应当成为这一战略的核心原则和主要对策。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美国研究所;
【关键词】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全球金融治理 国际金融秩序
【基金】: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中美经济相互依赖及其非对称性特征:基于世界经济格局视角的研究”(项目批准号:13YJA79012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Financial System Reform and Its Impact on Outward FDI of Private-owned Enterprises:A Research based on Firm-level Data and Field Investigation in Three Provinces of East China”(项目批准号:GZ943)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建设项目“国际金融理论创新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研究”(项目批准号:2012FRTD02)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F831.2
【正文快照】: 进入2015年以来,国际金融领域最具全球影响力的事件当属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简称“亚投行”)的筹建。需要注意的是,这家由中国主导的多边发展融资机构在筹建之初并未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然而,英国在2015设性修改意见。作者承诺文责自负。年3月12日宣布以意向创始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巍;;金砖机制与国际金融治理改革[J];国际观察;2013年01期

2 宋国友;;全球量化宽松、新兴经济体与国际金融治理[J];国际观察;2013年02期

3 张文木;;亚投行的时代意义——世界权力体系转移及中国面临的机遇和风险[J];中国投资;2015年0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记者 杜尚泽;[N];人民日报;2014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巍;;人民币崛起的国际制度基础[J];当代亚太;2014年06期

2 宋国友;;金融危机、新兴国家和国际经济治理[J];复旦国际关系评论;2013年02期

3 牛海彬;;金砖国家合作的评估与前瞻[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4 潘超;李季刚;;量化宽松及其退出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基于沿海省市面板数据和VAR模型的实证分析[J];海南金融;2014年04期

5 杨帆;;美国量化宽松背景下美元汇率走势对东亚经济的影响[J];华北金融;2014年04期

6 鄢莉;;中国参与国际金融治理的战略分析[J];价值工程;2015年02期

7 胡海峰;倪淑慧;;后危机时代美国霸权在全球金融治理体系的发展趋势展望[J];教学与研究;2015年02期

8 王同娟;徐芳;;全球量化宽松、新兴经济体与国际金融治理[J];商业经济;2015年04期

9 刘建江;张晟煜;罗双成;;论美国“再工业化”对全球经济的影响[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2014年05期

10 李巍;孙忆;;理解中国经济外交[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柏林;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全球经济的影响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2 曾红艳;内生性外汇储备增长与中国外汇储备有效管理[D];厦门大学;2014年

3 李自磊;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理论基础、影响及其应对策略研究[D];南开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徐丽芹;金砖国家与全球经济治理结构转型[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年

2 田丰娟;“金砖国家”合作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年

3 廖书庭;金砖国家的经济合作机制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4 宋海龙;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国内因素分析[D];外交学院;2014年

5 白克霞(Kseniia Baliasnikova);金砖国家金融合作策略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4年

6 王欣;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通货膨胀的溢出效应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4年

7 蒋尊泽;国际货币政治视野下的中国金融外交[D];天津师范大学;2015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磊;侯鹏;;量化宽松、流动性溢出与新兴市场通货膨胀[J];财经科学;2011年10期

2 万志宏;曾刚;;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践——以日本为例[J];国际金融研究;2011年04期

3 韦宗友;;新兴大国群体性崛起与全球治理改革[J];国际论坛;2011年02期

4 张礼卿;;量化宽松Ⅱ冲击和中国的政策选择[J];国际经济评论;2011年01期

5 杨力;李蕊;;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影响及中国的对策[J];国际展望;2011年01期

6 王琳;褚建平;杨建垒;;日本和英国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评介[J];银行家;2012年04期

7 余永定;张明;;资本管制和资本项目自由化的国际新动向[J];国际经济评论;2012年05期

8 盛垒;洪娜;;美国“再工业化”进展及对中国的影响[J];世界经济研究;2014年07期

9 崔志楠;邢悦;;从“G7时代”到“G20时代”——国际金融治理机制的变迁[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1年01期

10 张建新;;后西方国际体系与东方的兴起[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2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民;世纪之交的国际金融秩序改革[J];国际问题研究;2000年01期

2 陈伟业;国际金融秩序已不能适应新变化[J];华南金融研究;2000年05期

3 丁志杰;;次贷危机与国际金融秩序重建[J];中国外汇;2008年11期

4 ;资本规则:国际金融秩序的演变[J];中国投资;2010年04期

5 丁一凡;;20国集团能重塑国际金融秩序吗?——展望多伦多20国集团峰会[J];中国经贸;2010年06期

6 魏民;;世纪之交 国际金融秩序需要改革[J];中国经济信息;1999年22期

7 石齐平;;筹划“亚元”的时机到了吗? 重建国际金融秩序的探索[J];中外管理;2009年01期

8 苏存;对国际金融秩序的若干干预手段[J];国际展望;1997年14期

9 江涌;;论现行国际金融秩序对中国的“剩余价值”[J];国有资产管理;2009年06期

10 洪丹丹;;国际金融秩序重建及中国选择[J];现代管理科学;2012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漆彤;;国际金融秩序改革——欧盟、美国与新经济体之间的博弈[A];中国欧洲学会欧洲法律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丁志杰;;危机、变革与机遇[A];“金融危机发展趋势与对策”专家论坛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丽娜;国际金融秩序规则之变[N];中国证券报;2012年

2 欧洲大学学院经济史教授 尤瑟夫·凯西斯;重塑国际金融秩序动力不足[N];人民日报;2013年

3 徐蔚冰;国际金融秩序正面临新一轮大洗牌[N];中国经济时报;2014年

4 李国学;重建国际金融秩序谁主沉浮[N];中国财经报;2008年

5 中国银监会首席顾问 沈联涛;国际金融秩序:回归本质[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6 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 早报特约评论员 易宪容;国际金融秩序重建,中国须合纵连横[N];东方早报;2009年

7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 易宪容;我们需要什么样国际金融秩序[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8 刘煜辉;国际金融秩序下的中国股市“与国际接轨”[N];上海证券报;2005年

9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金融贸易学院院长 章玉贵;国际金融秩序变迁到了极微妙时期[N];上海证券报;2012年

10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穆良平;G20与国际金融秩序重建[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本文关键词:亚投行的全球金融治理意义、挑战与中国的应对,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062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5062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0fd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