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的税收征管探究
本文关键词:互联网金融的税收征管探究
【摘要】: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精神相结合的新兴领域。十三五规划提出,要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促进互联网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互联网金融作为“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创新的金融模式,因为当前没有相应的法律依据,故而这种新颖的金融体系并不受现在的税收征管限制,或多或少也会存在一些征管漏洞。基于当前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的现状,要将其统管到征税体系中成为要解决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的研究对于建立健全互联网金融税收征管制度,规范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以及完善我国税制具有积极意义。将互联网金融纳入税收征管体系中不仅是我国宪法和税收法律法规的要求,也是调整经济秩序、确保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需要。本文基于当前的实际情况,围绕互联网金融的税收征管这一主题展开探讨。首先,对国内外关于互联网金融税收的文献进行研究,了解目前这一课题的研究程度,并发现其不足之处;其次,在文章的主体部分分别阐述了互联网金融税收的基础理论,揭示了互联网金融税收征管的现状及问题,并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随后建立模型以确定互联网金融税率的合适范围;结合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同时也吸取国外对于互联网金融税收征缴的有益经验,提出了加强互联网金融税收征管的政策建议:第一,要将互联网金融税收征管纳入顶层设计,一方面寻找现行税法的切入点,另一方面适时建立针对性法规;第二,要完善互联网金融税收信息化建设;第三,从配套措施方面加强互联网金融税收征管力度。在多措并举,多管齐下中,相信互联网金融的税收征管将会取得实质性的突破。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税收征管 政策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812.42;F832.3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1
- 第1章 导论11-20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11-13
- 1.1.1 研究背景11
- 1.1.2 研究意义11-13
- 1.2 文献综述13-17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13-17
- 1.2.2 文献评述17
- 1.3 研究思路和内容17-19
- 1.3.1 研究内容17-18
- 1.3.2 研究方法18-19
- 1.4 创新点和不足19-20
- 1.4.1 创新点19
- 1.4.2 不足之处19-20
- 第2章 互联网金融税收的基础理论20-28
- 2.1 互联网金融的理论及主要表现20-23
- 2.1.1 互联网金融的内涵20-21
- 2.1.2 互联网金融的分类21
- 2.1.3 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主要表现21-23
- 2.2 互联网金融及其与税收的理论分析23-28
- 2.2.1 互联网金融与税收关系的确立23-24
- 2.2.2 互联网金融征税可行性分析24-25
- 2.2.3 互联网金融涉税分析25-26
- 2.2.4 互联网金融对税收征管的影响26-28
- 第3章 互联网金融税收征管现状及存在问题28-32
- 3.1 第三方支付的现行税收征管现状及问题28-29
- 3.1.1 征管部门信息不对称程度加深28-29
- 3.1.2 税收法规针对性欠缺29
- 3.2 P2P网络借贷的税收征管现状及问题29-31
- 3.2.1 P2P网贷平台纳税地位不明晰30
- 3.2.2 P2P平台纳税情况较为混乱30-31
- 3.3 众筹融资的税收征管现状及问题31-32
- 3.3.1 对应监管部门不明确31
- 3.3.2 征税对象难以界定31-32
- 第4章 互联网金融税收征管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32-37
- 4.1 税收法律制度缺位32-33
- 4.1.1 纳税身份界定困难32
- 4.1.2 纳税税目确认困难32-33
- 4.1.3 纳税地点确定困难33
- 4.2 税收征管力度不足33-35
- 4.2.1 征管制度滞后33-34
- 4.2.2 征管难度加大34
- 4.2.3 征管技术有限34
- 4.2.4 发票开具问题34-35
- 4.3 相关配套措施不完善35-37
- 4.3.1 税收申报制度不利于互联网金融纳税35
- 4.3.2 缺乏必要的税收监管手段35
- 4.3.3 纳税服务水平有待提高35-37
- 第5章 对互联网金融税率确定的回归分析37-47
- 5.1 模型建立及背景介绍37-38
- 5.1.1 研究设计37
- 5.1.2 样本选取37
- 5.1.3 数据来源及变量定义37-38
- 5.1.4 模型构建38
- 5.2 模型结果分析38-39
- 5.2.1 变量描述性统计38
- 5.2.2 相关性分析38-39
- 5.3 回归分析39-47
- 5.3.1 面板回归分析39-42
- 5.3.2 回归结果检验42-43
- 5.3.3 模型修正43-44
- 5.3.4 回归结果总结44-47
- 第6章 国外互联网金融税收征管借鉴与启示47-51
- 6.1 发达国家互联网金融税收征管模式47-48
- 6.1.1 美国互联网金融税收征管模式47-48
- 6.1.2 欧盟互联网金融税收征管模式48
- 6.2 发展中国家互联网金融税收征管模式48-49
- 6.3 上述国家的启示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49-51
- 6.3.1 上述国家的征税模式分析49-50
- 6.3.2 对我国的借鉴意义50-51
- 第7章 加强互联网金融税收征管的政策建议51-56
- 7.1 将互联网金融税收纳入顶层设计51-52
- 7.1.1 寻找现行税法的切入点51
- 7.1.2 适时建立针对性法规51-52
- 7.2 完善互联网金融税收信息化建设52-54
- 7.2.1 加强专门信息中心建设52-53
- 7.2.2 推进新型电子发票应用53
- 7.2.3 健全网络征信系统建设53-54
- 7.3 从配套措施方面加强互联网金融税收征管力度54-56
- 7.3.1 提高纳税服务水平54
- 7.3.2 加快人才队伍建设54-55
- 7.3.3 加强行业自律程度55-56
- 结论与展望56-57
- 参考文献57-60
- 致谢60-61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61-6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涛;;国家税务局税收征管服务优化探讨[J];中外企业家;2016年02期
2 杨正荣;文良旭;;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征信体系建设路径选择[J];征信;2015年10期
3 王达;;美国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融合[J];学术交流;2015年06期
4 严卫中;;浅议互联网金融税收征管[J];税务研究;2015年05期
5 叶娅莉;;对互联网金融税收政策的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5年05期
6 谢波峰;;大数据时代税收微观数据体系的构建[J];税务研究;2015年01期
7 张富强;李梦露;;完善互联网金融税收立法的思考[J];法治论坛;2014年04期
8 刘畅;;大数据背景下需改革税收征管模式[J];税收征纳;2014年12期
9 李钰;;众筹业务法律解读[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4年11期
10 谭荣华;焦瑞进;;关于大数据在税收工作中应用的几点认识[J];税务研究;2014年09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艳芳;王光庆;李亮;;纳税服务步入“互联网+”时代[N];莱芜日报;2015年
2 杨东;文诚公;;互联网金融行业自律任重道远[N];社会科学报;201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闫肃;中国金融业税收政策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2年
2 姚巧燕;信息化视角下纳税服务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瑞菁;P2P网贷行业的税务问题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5年
2 张婕;对我国电子商务税收征管问题的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5年
3 刘贺澎;电子商务税收征管制度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5年
4 唐秋实;C2C模式电子商务可税性法律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4年
5 赵国椺;中国互联网金融的三种新型投融资模式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4年
6 杜晓峰;我国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建设研究[D];厦门大学;2014年
7 刘超群;互联网产业的税收问题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4年
8 邹晗;网络第三方支付的税收法律制度研究[D];湘潭大学;2013年
9 张蕊;我国电子发票相关法律问题之探讨[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年
10 黄瑾;网络交易税收征管法律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5407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540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