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金融论文 >

经验积累会消除非理性吗——我国股市过度反应实证分析

发布时间:2017-07-30 07:32

  本文关键词:经验积累会消除非理性吗——我国股市过度反应实证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过度反应 规模效应 日历效应


【摘要】:过度反应是股市非理性的一个显著表现,我国股市历史已有20多年,历史经验的积累是否会消除非理性?本文以上海股市和深圳股市分别作为研究个体,采用1995年12月至2013年12月两股市所有A股股票月度收盘价数据,研究了两股市过度反应及其成因,实证结果表明两股市长期都存在过度反应现象,深圳过度反应程度强于上海股市,说明经验的积累以及信息量急剧增加并不能消除过度反应,我国股市整体看是非理性的。实证分析还证明得出风险因素及日历效应不是过度反应的原因,而规模是过度反应的原因。
【作者单位】: 山西财经大学;
【关键词】过度反应 规模效应 日历效应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关于主观资产组合模型的行为金融理论建构与方法研究”(项目编号:11BJY01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F832.51
【正文快照】: 一、引言根据有效市场理论,经验的积累会使人们对不确定事件的判断能力提高,我国股票市场已有20多年的历史,现在获取信息的手段已经非常先进,在这种背景下,我国的股市会出现过度反应吗?本文对此做了深入剖析。过度反应的研究首先受到了Werner、Bondt和Thaler(1985)的关注,随后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杨胜刚;成博;;基于贝叶斯决策的证券市场过度反应[J];系统工程;2014年10期

2 张人骥,朱平方,王怀芳;上海证券市场过度反应的实证检验[J];经济研究;1998年05期

3 沈艺峰,吴世农;我国证券市场过度反应了吗?[J];经济研究;1999年02期

4 陈国进;范长平;;我国股票市场的过度反应现象及其成因分析[J];南开经济研究;2006年03期

5 王森;王敬;刘佳佳;;利率的变化对投资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2000—2012年的数据分析[J];宏观经济研究;2014年01期

6 付诗涵;陈琛;;中国证券市场过度反应现象实证研究[J];求索;2011年11期

7 李诗林,李扬;沪深股票市场过度反应效应研究[J];管理评论;2003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爱军,陈小悦;关于会计盈余的信息含量的研究——兼论中国股市的利润驱动特性[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2 郭迎宾;;反应过度与反应不足:论文综述[J];北方经济;2010年08期

3 郝东洋;;我国行为金融研究发展、现状及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4 杨君,龚玉池;经理股票期权与竞争[J];财经科学;2001年01期

5 蔡海洪,吴世农;价值股与成长股不同市场表现的实证研究[J];财经科学;2003年03期

6 林松立,唐旭;中国股市动量策略和反向策略投资绩效之实证研究[J];财经科学;2005年01期

7 程兵,梁衡义,肖宇谷;动量和反转投资策略在我国股市中的实证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4年08期

8 王振山;杨柔佳;李玉兰;;上市公司年度业绩预告的信息效应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0年10期

9 马会起;干胜道;胡建平;;基于经营者股权激励的盈余管理与股价操纵相关性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财会通讯;2010年18期

10 黄应运;;股市反转投资策略效应分析——基于股票不同特征因素的实证研究[J];财会通讯;2010年2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序;周志方;;我国上市公司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投资决策价值有效性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6年

2 林茂;杨丹;;新股长期表现计量方法的比较分析——基于我国IPO样本的实证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6年

3 王劲松;王其文;;过度反应还是反应不足? 基于股指模拟交易的中外股市信息反应模式研究[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4 张荣武;沈庆元;;投资者确认性偏差与信息反应机制的实证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第25届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5 戴新民;费静;;创业板IPO募资投向变更的现状、原因及政策建议[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第十八届学术年会(2011)论文集[C];2011年

6 刘义鹃;施敏;钟马;;上市公司财务绩效稳定性和股票收益关系的实证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7 ;第十八章 涨跌停板对市场有效性的影响[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卷)[C];2000年

8 王美今;张天乐;;对“私有信息”过度自信的投资者行为分析[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4卷)[C];2003年

9 仪垂林;王家琪;;基于高频数据的套利研究——对中国股市弱式有效的一个检验[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6卷)[C];2005年

10 王兰芳;王苏生;;公开市场信号对创业投资决策和绩效的影响[A];经济学(季刊)第10卷第1期[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孟海;股市价格泡沫与投资者行为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熊剑庆;我国居民金融资产的财富效应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3 李秀玉;基于投资者保护的财务报告质量保障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4 廖佳;非独立策略投资者行为与股市异象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5 周晖;基于投资者异质信念的证券市场盈余公告效应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6 何琳洁;证券投资者行为演化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7 陈维云;中国股市波动的非对称性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8 李根;适应、演化与金融市场动态[D];天津大学;2010年

9 张亚楠;过度自信、信息与中国证券市场资产价格行为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10 杨华;沪深A股市场异象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承勇;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与荐股评级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2 徐勇强;管理者风险厌恶及其存货管理行为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0年

3 徐忠平;中小股民人格特征与投资决策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4 赵桂芬;基于行为金融理论的资产价格形成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5 贾少君;股权再融资与公司长期业绩关系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张利芳;我国B股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7 王佳宇;跟随明星基金调仓的投资策略能获得超常收益吗?[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8 张旭东;国际ETF市场异常现象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9 屈云香;基于alpha收益的数量化投资组合策略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10 陈玮;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对股票收益的影响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群峰;成博;;改进的F-O模型与股票泡沫研究[J];财经界;2010年04期

2 梁冰,顾海英;中国股票市场过度反应行为:完整牛市和熊市周期中的实证[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3 徐强;利率与经济增长率的价值平衡关系在经济运行中的表现[J];当代经济科学;2001年04期

4 李豪明;韦婵娜;武津波;史琳;;利率变动对经济影响的实证研究:以广东为例[J];南方金融;2008年06期

5 赵振全;丁志国;苏治;;过度反应对称周期研究——国际证券市场实证[J];管理科学学报;2008年06期

6 翟中伟,刘学之;我国利率政策动态效果实证分析[J];经济论坛;2005年11期

7 汪炜,周宇;中国股市“规模效应”和“时间效应”的实证分析——以上海股票市场为例[J];经济研究;2002年10期

8 肖军,徐信忠;中国股市价值反转投资策略有效性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4年03期

9 谭洪涛;蔡利;蔡春;;公允价值与股市过度反应——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J];经济研究;2011年07期

10 张人骥,朱平方,王怀芳;上海证券市场过度反应的实证检验[J];经济研究;1998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强;金融与GDP增长[D];吉林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永东,毕秋香;日内价格行为与短期过度反应:中国股市实证分析[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2 张高兴,吕良宏;我国股市中的过度反应和反应不足现象实证分析[J];嘉兴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3 杨善林,王素凤;股市中的过度反应与反应不足[J];华东经济管理;2005年02期

4 林树;李翔;;“牛市”与“熊市”的过度反应与反应不足——基于中国股票市场十年数据的实证研究[J];南大商学评论;2007年03期

5 吴玉桐;梁静国;;过度反应、股市危机与应对措施[J];现代管理科学;2008年05期

6 代文玲;;沪市A股过度反应的实证研究[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9年06期

7 史玉伟;伍燕然;;证券市场过度反应的解释与实证检验[J];内蒙古金融研究;2009年07期

8 韩新科;文东华;;分析师预测收益的市场过度反应探析[J];会计之友(中旬刊);2009年08期

9 王阳;李延喜;张佑辉;郑春艳;;投资者异质信念下过度反应和反应不足研究述评[J];科技与管理;2010年04期

10 易宣里;;股权分置改革时期过度反应的成因分析与实证检验——来自沪深300上市公司的证据[J];中国内部审计;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所地;;中国股市价格过度反应模型研究[A];2004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2 王劲松;王其文;;过度反应还是反应不足? 基于股指模拟交易的中外股市信息反应模式研究[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向明;过度反应、噪音交易与证券投资策略[D];浙江大学;2006年

2 郭强;上海股票市场异象[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志刚;沪市“过度反应”的实证与理论解释[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2 黄峰;我国股市的过度反应现象及形成机理[D];浙江大学;2003年

3 高鑫;上海A股市场过度反应的证据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4 许伟;股票日内价格过度反应的统计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5 黄江文;对我国股票市场是否存在过度反应的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6 林陈燕;我国股票市场过度反应实证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09年

7 刘晓琳;我国股票市场过度反应现象的实证研究及成因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8 张金民;信息不对称下我国股市过度反应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09年

9 郝为可;中国股票市场异象:过度反应和反应不足的实证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09年

10 赵小虎;股权分置改革的市场过度反应[D];云南财经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5931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5931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526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