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金融论文 >

基于CEO职业生涯关注的中国上市公司重组行为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30 08:04

  本文关键词:基于CEO职业生涯关注的中国上市公司重组行为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CEO职业生涯关注 资产收购 资产剥离 产权性质


【摘要】:选取2003~2012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CEO职业生涯关注与公司重组行为(包括资产收购和资产剥离)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职业生涯关注更高的CEO更倾向于采取重组行为。进一步区分企业产权性质的研究发现,CEO职业生涯关注对不同性质的企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CEO职业生涯关注 资产收购 资产剥离 产权性质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12YJA790150和13YJC790199)
【分类号】:F832.51;F271
【正文快照】: 一、引言随着我国国企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企业资产重组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资产重组在为企业迅速扩张、提高资产质量提供捷径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国内外学者如Loughran and Vijh(1997)、Moeller et al.(2004)、冯根福和吴林江(2001)、叶璋礼(2013)对并购重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冠军;于研;;高管薪酬契约对公司投资行为的影响——基于证券市场非有效视角的分析[J];财经研究;2012年06期

2 江伟;;管理者过度自信,融资偏好与公司投资[J];财贸研究;2010年01期

3 李燕萍;孙红;张银;;高管报酬激励、战略并购重组与公司绩效——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J];管理世界;2008年12期

4 姜付秀;伊志宏;苏飞;黄磊;;管理者背景特征与企业过度投资行为[J];管理世界;2009年01期

5 吴超鹏;叶小杰;吴世农;;并购败绩后撤换CEO吗?——我国上市公司内外部治理机制有效性检验[J];经济管理;2011年05期

6 冯根福,吴林江;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1年01期

7 辛清泉;林斌;王彦超;;政府控制、经理薪酬与资本投资[J];经济研究;2007年08期

8 姜付秀;张敏;陆正飞;陈才东;;管理者过度自信、企业扩张与财务困境[J];经济研究;2009年01期

9 赵震宇;杨之曙;白重恩;;影响中国上市公司高管层变更的因素分析与实证检验[J];金融研究;2007年08期

10 游家兴;徐盼盼;陈淑敏;;政治关联、职位壕沟与高管变更——来自中国财务困境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金融研究;2010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晓芳,王刚,李建;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绩效的实证研究——基于1999年沪市上市公司的资产重组事项[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2 王燕,张秋生;度量并购对企业可持续发展贡献的综合评估方法[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3 张金鑫;张秋生;李霞;;并购绩效的经验研究方法[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4 冯齐;;外资并购对目标公司竞争力的影响要素研究——来自上市公司的证据[J];北方经济;2008年22期

5 吴佳男;马占新;;企业并购绩效研究方法及应用进展[J];北方经济;2011年14期

6 阮婷婷;陈忠旗;;浙江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研究[J];北方经济;2011年14期

7 汤文仙,朱才斌;我国上市公司MBO绩效研究与思考[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8 赵国忠;控制权转移公司绩效分析[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9 姜凡;上市公司重组问题的实证分析及对策探讨[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10 魏彩慧;王慧敏;;跨国并购理论比较研究[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方召;周正;曲振涛;孙凯;;利益共谋还是监督激励——基于中国上市公司董事和高管薪酬上涨与公司绩效的实证研究[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册)[C];2010年

2 王凤荣;高飞;;政府干预、企业生命周期与并购绩效——基于我国地方国有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3 武常岐;谢宁铃;;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研究[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全球化趋势中跨国发展战略与企业社会责任”法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7年

4 骆祚炎;;代理冲突、股权流动障碍与公司并购绩效——来自2000年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的检验[A];首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5年

5 王福胜;孙逊;杜晓丽;;我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绩效的实证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姚禄仕;李胜南;;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绩效研究——来自我国证券市场的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袁建国;蒋瑜峰;;市场环境、会计信息质量与资本投资[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第十五届年会)暨中央在鄂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8 李增泉;余谦;王晓坤;;我国上市公司的并购绩效研究——基于掏空与支持理论的解释及经验证据[A];公司财务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刘浩;杨尔稼;李灏;孙铮;;公允价值计量与高管薪酬契约的动态调整[A];中国会计学会会计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2010年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宁钟;何景风;;基于产业效应视角的中国上市公司并购高科技企业绩效研究——对1999—2006年沪深两市的实证分析[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松;股票错误定价背景下我国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花贵如;投资者情绪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李国锋;港口业的跨国并购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张长海;企业影响力、会计稳健性与资源配置效率[D];暨南大学;2010年

5 赵黎黎;中国钢铁企业并购重组绩效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6 张岭松;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机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7 王江石;股权分置改革时期收购公司并购绩效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朱广印;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金融决策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9 洪峰;基于权衡视角的上市公司管理层薪酬业绩敏感度影响因素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10 曲春青;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公司金融决策影响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秀婷;投资者过度自信下上市公司过度投资行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孙晶;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伏晶;基于资源观的企业战略收购模式选择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戴敏霞;管理者过度自信与非效率投资关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周明;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融资关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褚洪霞;基于自由现金流量假说的并购绩效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赵鑫;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投资影响的实证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朱芳香;中国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的形成机理与实证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9 魏华;ST公司控制权转让的效率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10 毕菡;定向增发资产注入中的利益输送问题探讨[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连玉君;程建;;投资—现金流敏感性:融资约束还是代理成本?[J];财经研究;2007年02期

2 彭白颖;;控制权、现金流权与公司价值——基于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证据[J];财会通讯;2011年03期

3 王铮;投资者保护与公司治理[J];财贸研究;2004年01期

4 余光,杨荣;企业购并股价效应的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J];当代财经;2000年07期

5 王国刚,兰邦华;我国上市公司经理人员股票期权制设计的几个要点[J];中国工业经济;2001年01期

6 于东智;股权结构、治理效率与公司绩效[J];中国工业经济;2001年05期

7 沈艺峰;陈舒予;黄娟娟;;投资者法律保护、所有权结构与困境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变更[J];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01期

8 ;投资机会[J];国际融资;2001年04期

9 陈湘永,张剑文,张伟文;我国上市公司“内部人控制”研究[J];管理世界;2000年04期

10 王克敏,陈井勇;股权结构、投资者保护与公司绩效[J];管理世界;2004年07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深圳证券交易所博士后工作站 何卫东;[N];证券时报;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征,梁三龙;公司上市前资产重组行为的研究[J];中国软科学;1998年09期

2 崔世娟;郑建存;刘莉;;行业竞争环境与企业集团重组行为实证研究[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3 范海燕;李涛;;从公司治理机制的角度看企业重组[J];金融经济;2011年20期

4 王昶;;边界视角下的企业集团战略重组行为的本质、动机与模式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年12期

5 黄嘉尚;;企业重组“玩法”改变[J];新理财;2008年07期

6 李越,杨柳,金光华;信息不对称对债务重组行为的不良影响及对策研究[J];上海会计;2000年04期

7 ;资产重组跨入新时代[J];领导决策信息;2002年39期

8 李淑珍,孙乃彬;论我国企业重组面临的障碍及对策[J];北京服装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9 ;企业重组的六大障碍[J];市场经济管理;1997年02期

10 王瑛,朱亚杰;信息不对称对债务重组行为的不良影响及对策分析[J];黑龙江财会;2003年06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黄全权邋樊曦;“三条红线”严控央企并购重组行为[N];中国信息报;2008年

2 黄全权 樊曦;国资委三条红线严格控制央企并购重组行为[N];中国贸易报;2008年

3 新华社记者 杜新 刘伟 何丰伦;改制重组,竟成了企业逃债绝招[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4 本报记者 厉征;上海自贸区企业部分资产重组行为可递延纳税[N];中国税务报;2013年

5 赤择远;为并购重组开“绿灯”一石多鸟[N];证券日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朱宝琛;A股并购重组 年内交易额已达1万亿元[N];证券日报;2014年

7 本报记者 蔡惠君;两莞企并购重组或享优待[N];东莞日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李光磊;并购重组审批再“松绑” 助力经济转型升级[N];金融时报;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樊超纲;我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行为的分析与探讨[D];山东大学;2006年

2 陆恩东;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0年

3 张一雄;目标公司治理与其并购重组行为影响关系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4 杨立;并购重组行为的市场反应[D];江西财经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5931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5931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4dc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