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金融论文 >

影子银行体系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8-01 11:02

  本文关键词:影子银行体系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影子银行体系 信用创造 货币政策有效性


【摘要】: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以对冲、私募基金和资产证券化产品等为代表的影子银行体系成为了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影子银行体系对于整个金融系统来说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以其高杠杆、高收益的特点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影子银行体系规模的日趋扩大削弱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影响了货币当局对银行信贷的调控,造成传统货币供应量统计失灵。在此情况下,研究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现状及其信用创造机制,探索影子银行体系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对健全我国货币政策体系,更好地发挥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采用理论与实证探究相结合的方法,全面探究影子银行体系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主要内容如下:首先,概括论述本文的研究背景与重要意义,并且整理和总结国内外学者在影子银行体系和货币政策有效性方面的相关文献。其次,阐明我国影子银行体系快速兴起的原因,并对我国的影子银行体系进行了界定,同时对比分析了国内外影子银行体系信用创造模式:再次,结合我国影子银行体系与货币政策的实际情况,从传统货币政策传导渠道,货币政策中介以及最终目标三个方面深入研究我国影子银行体系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在实证研究方面,选用社会融资规模与人民币、外汇贷款的差值作为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规模,GDP与CPI的差值作为衡量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的指标,利用银行贷款量表示传统货币政策传导渠道、货币供给量M2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通过VAR模型进行定量分析,在完成ADF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协整检验以及稳定性检验四项检验的基础上,通过脉冲响应、方差分解的方法深入探究我国影子银行体系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方向和大小。结论如下:首先,影子银行体系是导致货币供给量异常波动、货币政策有效性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削弱了传统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作用,造成金融市场实际货币供应量异常波动;其次,从短期来看影子银行体系对货币政策有效性有促进作用,但从长期来看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使得物价上涨的速度要快于经济增长速度,造成货币政策有效性下降。最后,结合本文的研究结果给出相关政策建议,主要包括: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优化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鼓励影子银行体系健康发展。本文存在两个创新点。第一,不同研究者在选取货币政策有效性指标存在较大差异,本文由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出发,采用GDP与CPI之间的差值作为衡量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指标。第二,为了全面分析影子银行体系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本文引入了传统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信贷渠道,探究影子银行体系对传统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本文的不足点主要来自于数据的获取上,由于影子银行具有隐蔽性特征,数据获取方面存在困难,即便是官方提供的数据也同实际经济运行状况存在一定的偏差。
【关键词】:影子银行体系 信用创造 货币政策有效性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822.0;F832.3
【目录】:
  • 摘要2-4
  • ABSTRACT4-8
  • 1 绪论8-12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8-10
  • 1.1.1 国际背景8
  • 1.1.2 国内背景8-9
  • 1.1.3 选题意义9-10
  • 1.2 研究内容及方法10-11
  • 1.2.1 研究内容10-11
  • 1.2.2 研究方法11
  • 1.3 主要的创新和不足11-12
  • 2 国内外文献综述12-15
  • 2.1 国外研究12-13
  • 2.2 国内研究13-15
  • 3 我国影子银行体系及其信用创造15-27
  • 3.1 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成因15-16
  • 3.2 我国影子银行的界定16-18
  • 3.3 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主要表现形式18-20
  • 3.3.1 委托贷款18
  • 3.3.2 信托贷款18
  • 3.3.3 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18-19
  • 3.3.4 银行理财产品19
  • 3.3.5 民间借贷19-20
  • 3.3.6 其他影子银行产品20
  • 3.4 我国影子银行发展的现状分析20-22
  • 3.5 影子银行体系的信用创造模式22-27
  • 3.5.1 美国影子银行体系的信用创造模式23-24
  • 3.5.2 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信用创造模式24-27
  • 4 我国影子银行体系对货币政策有效性影响的理论研究27-32
  • 4.1 影子银行体系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27-28
  • 4.1.1 影子银行体系对利率传导渠道的影响27-28
  • 4.1.2 影子银行体系对信贷渠道的影响28
  • 4.2 影子银行体系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影响28-30
  • 4.2.1 对货币乘数的影响29
  • 4.2.2 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29-30
  • 4.3 影子银行体系对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影响30-32
  • 4.3.1 影子银行体系对经济增长的影响30-31
  • 4.3.2 影子银行体系对通货膨胀的影响31-32
  • 5 我国影子银行体系对货币政策有效性实证分析32-44
  • 5.1 模型的选取和变量的说明32-35
  • 5.1.1 模型的选取32-33
  • 5.1.2 变量的说明33-35
  • 5.2 实证分析35-44
  • 5.2.1 变量的ADF平稳性检验35
  • 5.2.2 Granger因果检验35-36
  • 5.2.3 Johansen协整检验36-37
  • 5.2.4 VAR模型的稳定性检验37-38
  • 5.2.5 脉冲响应分析38-40
  • 5.2.6 方差分解分析40-44
  • 6 结论和政策建议44-47
  • 6.1 结论44-45
  • 6.2 政策建议45-47
  • 6.2.1 优化货币政策传导机制45
  • 6.2.2 完善货币政策中间目标45-46
  • 6.2.3 鼓励影子银行健康发展46-47
  • 参考文献47-50
  • 后记50-5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游春;;中外影子银行体系的运作机制辨析[J];海南金融;2012年06期

2 陈伟;刘明;林琳;;中国影子银行体系形成模式与风险探讨[J];现代金融;2012年07期

3 ;解构中国影子银行[J];资本市场;2013年04期

4 刘满平;;科学对待影子银行[J];宏观经济管理;2013年04期

5 张菲菲;;“影子银行”连累银行理财 规范透明是发展正途[J];中国金融家;2013年02期

6 李婷;;我国影子银行的系统风险及监管[J];东方企业文化;2013年05期

7 张雄杰;;国内影子银行的风险研究[J];商;2013年10期

8 袁齐;;中国式影子银行监管的新思维[J];吉林金融研究;2013年05期

9 王雪玉;;中国影子银行 金融体系的不定时炸弹[J];金融科技时代;2013年04期

10 袁齐;;中国式影子银行监管的新思维[J];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崔宇清;;影子银行及其监管问题研究——基于影子银行工具的法律分析[A];金融法学家(第五辑)[C];2013年

2 宋国良;高超;宋成;;中国式影子银行兴起的原因及其宏观效应分析[A];第九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3年

3 尚玮;;影子银行风险防范与法律规制研究[A];金融法学家(第四辑)[C];2012年

4 徐宝林;陈澍;;中国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影响——基于2005-2012年季度数据的实证分析[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5 李真;;“中国式影子银行”:体系、风险与法律监管路径[A];金融法学家(第五辑)[C];2013年

6 梁涛;;分业监管模式下影子银行监管问题的进化博弈分析[A];市场经济与增长质量——2013年岭南经济论坛暨广东经济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安邦咨询研究员 贺军;对“影子银行”要一分为二[N];社会科学报;2011年

2 杨冬 邱晨;影子银行问题:中国式次贷危机?[N];证券时报;2011年

3 谭洪涛 蔡春 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影子银行影响金融稳定的内在机理[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4 记者 金立新;对“影子银行”监管如何到位?[N];金融时报;2011年

5 记者 马翠莲;加强“影子银行”监管和规范[N];上海金融报;2012年

6 记者 王宇 王培伟;“影子银行”魅影几重[N];新华每日电讯;2012年

7 本报记者 张小平;争议影子银行:对舶来品不宜对号入座[N];中国经济导报;2012年

8 张茉楠;影子银行挑战全球金融监管[N];经济参考报;2012年

9 本报记者 陈莹莹;影子银行“野蛮生长” 繁荣背后暗藏隐忧[N];中国证券报;2012年

10 新金融记者 张晨曲;“影子银行”考验全球监管[N];新金融观察;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于菁;中国影子银行对宏观经济影响的作用机理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3年

2 张宏铭;中国影子银行效应、风险及监管研究[D];辽宁大学;2014年

3 李睿;利率双轨制、影子银行和经济增长[D];山东大学;2015年

4 王s,

本文编号:6038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6038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245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